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复制链接]

查看: 5419|回复: 18
1#
相对于常见的HiFi音响,全频音箱和号角音箱应该是两个异类,他们都有着突出的有点,也都存在价格高,玩不好容易难听的各种问题。

一次机缘巧合,有机会把全频箱和号角箱做了一次对比。

对比环境,水滴CD+R1.1+cyber300B pse。
号角箱,B&O M15。
全频箱,AER+Lowther。

这对全频箱要特别说明,因为其中一只AER单元翻修了,因此临时找了个Lowther接上听,呵呵,很难得的体验,甚至两个声道的声压还是不同的,因此对比非常的非正式,不过并不影响我们体会到全频单元的独特素质。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12 12:54:56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关注之中,请快上听感啊。聆听不同软件的听感。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3#

回复: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呵呵,没抢上沙发
TOP
4#

回复: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M15号角箱的高频号角单元来自北欧,低频单元来自深圳制造。准确的说应该是中高频号角单元。分频点为1K,不少的中频也都是出自这款号角单元。

这让我想起来西湖的大箱子,赫赫然放了两个号角上去,而且从后面的聆听感觉,号角的中频的确是很有特点。
TOP
5#

回复: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聆听的软件包括:

主测试碟: Chesky的无敌测试天碟,著名的三盲鼠。
人声      : 大粒墨、雪儿、童丽
低频      : 多手仔、潜江月(好像是阿姐鼓的制作者做得一张,低频很夸张)
交响      : 白头翁、拉二、古乐版四季。
TOP
6#

回复: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首先说一下,两个音箱整体给人的感受。

号角箱做不好容易高频给人沙石感,这款M15设计初期的时候我也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但是经过分频器一再的调整,终于现在有了一个非常流畅舒适的中高频。号角高音的特点非常突出,极其快速,质感强烈,声场宽阔深远,透澈(不是通透)。

M15的低频虽然产自深圳,不过它的瞬态表现还是相当不错,质感也表现很好。或许真的是因为单元足够大吧,真的是宽松大气的不得了。

整个M15的设计,虽然中频没有ATC那样的完美,但是全频流畅自然,完成度很高。

M15整体抛开高中低频不谈,最大的特点是宽松大气。如果使用高档的晶体管机推的话还会有难以置信的乐器真实感和现场全息声场。如果使用胆机推,则会另有一番多汁美味。作为一个ATC的用家来说,唯一一点不足,的是整体能量感在高低频分部的很开,中频不太引人注意。

M15准确的说应该是新派声音,高速高解析力清淡的风格走向。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12 15:05:00
TOP
7#

回复: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这两个产品好象都是在欧博经销,都是不容易玩好的东西,不过素质应该很不错。
TOP
8#

回复: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比较可惜的是AER只有一只了,另一只是Lowther,而且因为某些问题,lowther显得声音要比AER大,因此这次听得结果Lowther的成份居多。

就Lowther来说,高低频的确还是延伸有限。这点来说,AER的高频应该已经达到了足够的延伸,不过可惜这次无法领略AER的真正实力了。

Lowther、AER等全频箱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推不好的情况下,声音直白干涩,无法入耳。这一点相信不少人都感受过,我同样感受过,以至于很多次都失望而归。
□很大的原因是AER需要难以置信的煲机时间,而且煲机的初试阶段需要很小心的用细声来褒。因为最后的高频取决于初期褒箱时造成的纸盆的分裂情况。AER、Lowther的高频是依靠纸盆的分割震动产生的,分割震动的分割形式极大的决定了高频的效果。
□其次,另外一个原因,是AER有很高的灵敏度,极高的解析力和密度。因此CD、功放有哪怕一点点的问题,都会在这里面表现的一清二楚。AER、Lowther绝对不是随便都可以玩的音箱,对于这样一个单元,任何器材的选择都要谨慎又谨慎,任何味精糖精在它面前都变得如此不堪。同时AER也并非越小功率的功放约好,并非3W就可以完全推好。虽然2A3可以推的气壮山河,但是完全推满之后的声音还是不同的。推饱未推饱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声音是否直白干涩,推饱的声音很饱满不会干涩。

其实它最高的就在于密度,这里的密度不是厚度,而是乐器的质感的表现能力。大粒墨的声线是软吧吧的还是极其过瘾就要看密度感了。而实际上也正因为如此,因为大粒墨的声音在AER上的表现牢牢的把听众抓住。我至今梦中还回荡着AER、Lowther播放的美丽人声。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12 14:14:37
TOP
9#

回复: 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原帖由 夜魔侠 于 2007-10-12 13:49:00 发表
这两个产品好象都是在欧博经销,都是不容易玩好的东西,不过素质应该很不错。



是的,我正是在欧博的试音室听到的这两个产品。

刘总对号角箱和全频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评价,“不是一样的东西”。呵呵,很正确的回答。其实这两个东西才是真正的无法对比出胜负来。
TOP
10#

回复: 非正式聆听对比号角箱M15和全频箱AER+Lowther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7-10-12 12:27:00 发表
关注之中,请快上听感啊。聆听不同软件的听感。


多谢关注,我会尽可能的把我的听感表述的清楚,不过可惜的是时间原因,最后我没有在AER、Lowther上播放交响乐。而且也没有必要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