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复制链接]

查看: 5320|回复: 18
1#
这几年致力于空间处理,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总之是必须的。器材不论贵贱,发烧不管大小,处理空间不分先后,重在参与是一定会获良好的,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喜悦。空间处理,无外乎扩散、吸收、反射三个手段。虽然这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但我们可以逐一的剖解每一个手段的作用和奥秘。再把这些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平衡的、台型正确的声场。听到优美、自然的,我们非常热爱的音乐。
      先谈谈天花板的处理,我们用天花板的三分之一面积粘贴156式扩散板,贴在皇帝位与音箱之间的顶上。
      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是为重现来自音乐厅穹顶的空间残响与尾韵。我们知道在现场聆听音乐会时,应该留意到丰富的空间残响与尾韵是来之音乐厅的穹顶部位,而我们一般的居家层高不会超过3米,再加上某些频段的不平衡,这些残响和尾韵及堂音则会消灭殆尽。声音就会干涩,高频延伸就会不足。通过顶部扩散处理,来保留这些唱片中存在的细微元素,否则,大面积的天花板会有大量的直接声反射下来。造成听感上有来自上部的压迫。通过扩散,有一种豁然开朗,空间非常高大,宽松,丰润的质感。例如:蔡琴民歌第一首“是谁”的准字,字音一落,有约二秒的尾韵是来自顶部的,而不是前面。现场感则十分强烈。
      由于156式扩散板主要负责处理的是中、高频段。所以不能过多的粘贴,否则会增加太多的中、 高频亮感而无法处理。可以在天花板的四个角各贴一块,以防墙角驻波。待续……

      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二)
      上篇讲了关于天花板扩散处理的目的,方法和要求。现在来讲下一步该怎么做。声场的高度问题解决了,在听感上除了有较强的空间感、质感和丰富的细节外。还有一种中高频非常平衡的量感偏多的现象。这时候,我们可以来取两侧墙吸收的方法。去调整声场的宽度平衡,同时吸收部分中、高频而留下的则是高频延伸。我们把声场的宽度量化成七等分,左起音箱外则为极左,音箱处为左,音箱与中心点之间为中左,中心口型位置为中,以此往右推。
       要求是从左至右声音非常平均,不能有某一处特别突出或反之。当乐队全奏时能清楚的听到所有的乐器的声音。
       材料可以用泡棉或挂毯或用厚窗帘做成木框内放置泡棉。面积约1至2平方,分二至三块,挂于两侧墙的上下中心处。
       方法是:前后移动泡棉(不能上下移动),裁剪面积大小,配合音箱之间的距离和内拗角度的调整。吸收过多,声像会过于集中所有乐器会粘在一起,吸收过少,结果还是一样。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是配合;二是仅仅调整左右平衡,而不是其他。所以这样调整不可能一次完成。会是几次,几十次。
       用EMI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去听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或飞利浦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之间有无距离,是否清晰。
最后编辑wxc123456 最后编辑于 2007-11-09 10:46:07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高以下为基,
TOP
3#

回复: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请继续....
[em26]人生就像是强奸,你既然无力反抗,何不好好的享受呢?[em26]
TOP
4#

回复: 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原帖由 wxc123456 于 2007-11-8 10:55:00 发表

      这几年致力于空间处理,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总之是必须的。器材不论贵贱,发烧不管大小,处理空间不分先后,重在参与是一定会获良好的,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喜悦。空间处理,无外乎扩散、吸收......





     请教:最近正在装修,正为天花板头痛,因为我的听音室内为了宽点打墙了,导致靠右边有一条梁(离右边边墙70公分,梁不能打的,梁有30公分比天花板突出了)。假如把梁搞平弄天花就只有2.6米的高度了,不弄又觉得有点不舒服,这样的空间该如何处理?
TOP
5#

回复: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搬着板凳学习.楼主配上图就更好了.
TOP
6#

回复: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王老师的好帖
这贴已置顶,可在哪儿续贴,更醒目、更方便阅读。
TOP
7#

回复: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王老师是第一次正儿八经上网写作 有些东西还不熟悉
TOP
8#

回复: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怎么没图捏?
TOP
9#

回复: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很想知道客厅天花板有没有好的处理办法?
TOP
10#

回复:谈谈hifi音响的空间处理(续一)

顶上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