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已上图) [复制链接]

查看: 7919|回复: 39
1#
音乐是能够感动人的,音乐是能够打动人的,音乐是能够感染人的。这就是音乐性。
学生学小提琴非常认真,有模有样的,老师要求学生唱出演奏的曲子,再用小提琴同样的“唱”出来,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进步很快。
这样的“歌唱性”其实就是“音乐性”的体现。没有“歌唱性”的演奏是低水平的机械演奏,缺乏情感色彩,当然难以表现出“音乐性”,失去了“音乐性”的“音乐”也就是失去了音乐本来的意义,难以感动人,难以打动人,难以感染人。
情感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基础。

发烧音响是用来重播音乐的。人人知道校声的重要性。校声的目的就是要使音响“唱歌”。让音响“唱歌”就是要让音响有“音乐性”。无论针对一件发烧音响器材,或是一套发烧音响系统,校声的重要和必要可想而知。同样的电子元件,同样的技术指标,甚至同样的音响系统,为什么在不同的人手里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声音效果。无论进口、国产,有的器材或系统可以做到中性平衡,音色准确,但却没有“歌唱性”,缺乏情感色彩,显得机械木纳呆滞;有的器材或系统往往以某种固定音色以及高昂的价格去诱惑初入门的爱好者,美其名曰“温暖甜美”或“高贵娇艳”,这种不平衡的不准确的固定音色或味道从开机到关机保持不变,根本无法恰当表达内容丰富广泛的音乐题材,其实质根本无音乐性可言,实是一种“音响性”而已;而有的音响和系统却可以充满“歌唱性”地去表现出“音乐性”,充分表达出音乐作品的丰富情感、意境和思想。我想其实就是校声在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音响器材或系统的校声必须具备相应深厚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很难想象听不懂《二泉映月》、《黄河》、《梁祝》、《二小放牛郎》、《白毛女》、《江河水》、《鱼舟唱晚》、《茉莉花》、《思乡曲》。。。。。。。的音响设计师会有“歌唱性”的发烧音响作品。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悠久的音乐和文化的积淀,以及广泛的音乐群众基础。所以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在中国造发烧音响器材的校声上体现出来。环境和文化起着深层次的作用。
目前国产发烧音响品牌在历经十数年的连续发展和市场洗牌,都已拥有相当高度的品质保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都有着各自相当成熟的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对音响产品设计校声的理念。如欧博、G&W、音乐时空、德颂、新德克、斯巴克、八达、声雅、美星、金琅、惠威、国光、TB、杰作、小旋风、何氏、风之声、钟神、原创、山灵、科宝、何华、志平、关氏、小丫。。。。。。
      日前有机会听到国内发烧老厂“八达”新出的激光唱机HD-23,便是让人兴奋不已和赞不绝口的优秀的音乐音响作品。我说这台唱机是会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其声音表现有着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和强烈的艺术家气质,高雅、灵性、成熟、感情丰富而又理智。其超常的音乐表达能力,超一流的音乐性、音色准确度和分辨能力,让人对国产发烧音响的素质和高超的校声水平倍增敬佩之感和自豪之情。
有人说音响在电子领域技术含量是比较低的。的确如此。但是发烧音响是音乐的载体和传播者,自然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中国向来不缺乏文化,不缺乏音乐。所以中国造发烧音响并不缺乏高水平校声的文化和音乐基础。这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不难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造发烧音响是重量级的音乐和文化的传播者。
IMG_0028-01.jpg (, 下载次数:98)

jpg(2007/9/22 19:36:26 上传)

IMG_0028-01.jpg

IMG_0025-01.jpg (, 下载次数:104)

jpg(2007/9/22 19:36:26 上传)

IMG_0025-01.jpg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07-09-22 19:36:26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咋没人顶,这个东西到底如何,说的这么牛,理论都很好,声音呢?
TOP
3#

回复: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好文章:victory: 有哲理搞清楚音响的目的是‘歌唱性’才能真正体会玩音响的乐趣。
常州hi-fi发烧网:
www.czhi-fi.com
网上商店:
http://shop20760332.taobao.com
0519-86652959  QQ:278261810
TOP
4#

回复: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图!?
平生只有双行泪 半为苍生半美人
TOP
5#

回复: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日前有机会听到国内发烧老厂“八达”新出的激光唱机HD-23,便是让人兴奋不已和赞不绝口的优秀的音乐音响作品。我说这台唱机是会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其声音表现有着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强烈的艺术家气质,高雅、灵性、成熟、感情丰富而又理智。其超常的音乐表达能力,超一流的音乐性、音色准确度和分辨能力,让人对国产发烧音响的素质和高超的校声水平倍增敬佩之感和自豪之情。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07-09-21 21:13:10
TOP
6#

回复: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国内音响设计师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远远不够,可能是国内音响用料虽好,外观设计也不错,但是声音始终无法达到Hi-End级别的最主要的原因。
TOP
7#

回复: 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7-9-21 21:54:00 发表
国内音响设计师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远远不够,可能是国内音响用料虽好,外观设计也不错,但是声音始终无法达到Hi-End级别的最主要的原因。


什么人才是“文化素质”高呢?你调查过国内外设计音响的人才学历了吗?
动不动指责别人“文化素质低”或“偏低”者,大约自量就是属于“偏高”的了!
TOP
8#

回复: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我大本毕业, 去应聘音响工程师, 不要我, 说要初小以下的, 扫盲班毕业的最好.

怪不得国内音响设计师素质差
TOP
9#

回复: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必须坦率的说,目前国内理工科教育出来的,普遍在人文艺术教育上有缺失。
作为音响工程师,能识谱能演奏乐器甚至能组团上台表演的都少之又少。
不懂音乐、不明白音乐内涵的人文意义、历史背景。
不熟悉真乐器的声音质感、乐团在舞台的构成、声像特点等。
只是靠有限的检测器材和听罐头音乐积累的所谓听感来设计制造音响,就想出现Hi-end效果那才真的叫见鬼了!
TOP
10#

回复:让音响“唱歌”的唱机——八达HD-23

中国的教育,自古至今都是功利主义教育。
古人习八股,只是为了仕途。
琴棋书画只是有钱人充门面的东西,离全民的素质教育差的很远,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全民的教育体系。
到了现代,教育又沦为多快好省出劳力的手段,什么素质教育、艺术人文在中小学、大学能得到多少体现?
说到职业教育,又不能做到像德国、瑞士那样一板一眼,行之有效,在制度上充分保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结果大学生是多了,可具备职业素质,能熟练操作机床、机电设备、能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有少之又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