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忆中的北小 [复制链接]

查看: 1332|回复: 1
1#
        记忆中的北小   (外一篇)

原贴地址: http://user.xici.net/b568260/d45886684.htm
    
在印象中,大家似乎都以为南京市B京D路小学是一流的吧?那里的素质教育、人文关怀、科学精神、教研氛围全是一流的吧?

过去时啦!

N年前,南京市大搞“分数教育”,全市学校都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唯一办学目的,只有B京D路小学坚守“素质教育”阵地,真真正正搞素质教育,开展各种各样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不仅仅看着那一点点分数。在所有小学校长都在为本校有考上一个外校名额而沾沾自喜的时候,B小的袁浩老校长说过一句置地有声的话:最好的学生不一定要上外校,我们B小不是外校的分校!

现在呢?一切都是为了考外校,教师苦不堪言,学生苦不堪言,真正懂教育的家长苦不堪言!唯一人窃喜而已。      

君事天下,而非天下事君。校长是为学校服务的,而不应该利用整个学校、所有教师、全部学生为其一人所用!现在的B小,全部弥漫着一种拘束、压抑的味道:教学生读经----培养“听话”的孩子,不思考的孩子;用一个瞎编的教育理论(我对所有的唯一理论都持抵制态度,因为专制!)灌输给老师----培养“听话”的老师,不思考的老师;把有能力、有自我的老师挤走,留下位子给只会唯唯喏喏的人。然后一人言,众人为;一人得,众人累。      

以前学校的网站有留言版,家长有意见可以在上面写,当然有表扬,有批评。对批评,老校长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没什么。现在呢?早关掉了留言版,因为现在不要(不敢!)听批评。前段时间网站上有个“情智阅读”,目的是“洗脑”,让老师每周读上面的文章,围绕“情智”写感想;可自从有了不同意见,连文章也不敢让老师写在网上登出来了。是谁心虚呢?      

还有那个什么“XX沙龙”,敢真正讲自己的话的老师有几个?以前也许还有,现在呢?全是“好好好”,“对对对”,真是一片祥和吗?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本账。上面要听“歌功颂德”之言,下面老师抑人鼻息,能不低头吗?不低头的人,就请走吧!虚伪的脸对老师,口必称“人性”、“仁爱”,实际呢?老师也只能学着虚伪、努力适应罢了吧。      

有老师言:现在的B小像集中营,一言堂,训练大木偶教小木偶。        
   真是怀念昔日的B小,活动丰富,学生自由,老师虽然累,但能学到新东西,能有真、善、美的向往,心情愉快;真是怀念昔日的老校长,真是所有老师心中尊敬、佩服的人,坦坦荡荡,平实伟大;还有昔日的校园,那曲径通幽、别有洞天,那青青的草地,那如雪的白玉兰;------原来,真正怀念的还是昔日B小的教育、实践:求真!!!






有  的  人



                ---给B小同仁二三言



                    有的人走了, 他还在;
                 有的人在,  他已经走了。

        ……

----题记
  


一、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给B小校长:

客观的说,您上课的确很好,用南京话讲,就是“有两把刷子”。但遗憾的是,您上课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展示自己而已!您所展示的那一、两节课,是以牺牲任课教师教学的联贯性、莘莘学子学习的联贯性为代价的。您想,这样的课堂,就是“小脸再红”、“小手再举”,对于实际的课堂的教学、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又真正起到什么作用呢?要么就当一个好老师,踏踏实实地拿一个班来教,(也有校长是这样做的,而且效果也不错),然后一段时间后对这个班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让老师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服;要么,就当好一个校长,认认真真地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这一点,我们下面再慢慢讨论。

学校要“以人为本”。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二,要落实在行动上,不要只是做个幌子。只有从心里真正尊重老师,学校才会有生机。平心而论,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报酬与其付出也是不成正比的。相对于比较清寒的物质待遇而言,更多的教师更要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尊重。现在,B小教师的“累”不是肉体上的,或者说肉体上也累,但并非主要原因,主要是精神上的受压抑。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依马斯洛的理论,更需要的是一种“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真正尊重教师,把教师当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广而言之,才能培养出一个个独立的学生,才能避免“大木偶训练小木偶”!

南京的教育大环境的确是功利性强一些,但作为真正懂教育的专家,您是不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小环境呢?学生的一、两次考试分数真得那么重要吗?非得在教师会议上排班级考试的老师名次吗?有更好的方法啊!更人性的方法才会更有效啊!

您的QZ理论,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在您看来)。但是不是合理到、珍贵到“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呢?我想,不至于吧!恩格斯好像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玫瑰有玫瑰的美,月季有月季的美,人们愿意欣赏自然界中这么多美丽的生物,但为什么要让大自然的最精华---人类的思想---只有一统呢?美,“在于参差不齐”(罗素语)。大一统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干嘛还搞一言堂?学校的沙龙上,让老师真正各抒己见,真正做到“思想的碰撞”,崩出思想的火花,而不要先定下调子,用“唯一”压住,不强奸老师的意愿,那多好啊!兼容包并,百家争鸣,大胸怀才有大成就。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会思想的人。读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只会听话的人。也有一个关于罗素的小故事,说罗素教学生,用英国课本时讲英国对一战的贡献有多大,用美国课本讲美国对一战的贡献有多大。有人问:学生怎么学?到底听谁的?大教育家罗素说:如果学生学会怀疑,就是我教育的成功。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很明显:少把大家当二傻子灌输,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思考!

最后,建议您做人要坦诚。把学校当学校,别把它当XX。现代社会追求的是多赢的局面,而不是只要自己过得好。“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相信您在师范念书时也学过。要老师做什么,您先带头做。比方说,要老师做好操,您先做个认真做的样子出来,领导身先士卒,老师才有目标。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别搞特殊化。多走走路,安步以当车,有益身体健康;少赶赶饭局,年岁渐长,饮食清淡一些比较好;中午累了,就在桌上趴一会儿,想想老师还在班上奉献呢!
  

二、    “God只助自助之人。”----给B小老师: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但社会上比教师辛苦的工作、辛苦的人还很多。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公平、权利,要自己去争取。我们的嘴巴,应该说出我们自己的声音。God,只助自助之人。
  

三、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几句补充: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

2、    本人所言,句句皆有根据。本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公民一切权利。

3、    我就是B小的每一个老师,B小的每一个老师都是我。少掩盖,多把老师放在心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人心里都有天平!

4、     建立阳光校园,健全监督机制,杜绝绝对权力,避免最坏结局。

5、  共同努力, B小的明天才会更好!


推荐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
分享 转发
TOP
2#

原贴地址:http://user.xici.net/b568260/d45886684.htm,XICI人气已过20000。建议有小孩要上小学的家长好好看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