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音機100週年 聲樂飄揚一世紀 [复制链接]

查看: 1959|回复: 6
1#
转贴自中国收音机人网站"!

朋友的孩子正在上小學,回家後問媽媽家裡有沒有收音機,媽媽找了一找,發現家裡竟然沒有收音機。是不是表示收音機不見了呢?並不是的,它只是變了形式變了樣貌,它還是一樣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也許我們並不輕易察覺收音機的改變,但無可否認,從第一台收音機誕生到現在,收音機已經陪伴人們跨過了一個世紀。是的,收音機來到2006年,已經一百歲了。


曾幾何時,很多普通人家都以擁有一台收音機為榮。那是連電視機都沒有的年代,人們透過笨重又礙位的收音機與外界聯系,即使當時的收音機要等上好幾分鐘,才收聽得到細微且偶而還會斷訊的廣播,但人們都愛把耳朵湊在收音機旁邊,滿心歡欣的聆聽“外面”的聲音。

在經歷二戰之後的西方國家,50年代正值開放時期,這個年代也是收音機的起飛年代,當時美國和日本幾乎同時間推出體積小巧、成本較低的晶體管收音機,而日本“東京通訊工業公司”(也就是現在的新力公司)致力於袖珍型收音機,更讓收音機從此正式走進人們的生活。

收音機二三事

收音機,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事物呢?收音機其實是接收聲音廣播的一種無線電設備。發展後期的收音機,大致上都擁有接收天線、調諧電路、高頻放大電路、檢波電路、音頻放大電路及電源電路等部份。天線負責接收廣播系統的訊號,然後在調諧電路里選台,經由高頻放大器放大後,再通過檢波器解調出音頻信號,然後送到音頻放大器放大,最後傳送到揚聲器放聲。

若按接收的廣播制式來分類,收音機可分為調幅收音機和調頻收音機等。若按接收的波段,則可以分成短波波收音機、中波收音機、全波段收音機等。至於按體積分類的,就分成台式收音機、便攜式收音機、微型收音機等等。

當音樂遇上無線電波

歷史上真正的第一台收音機並不是由晶體管做為主要零件,是電子管。而在電子管收音機還未出現之前,大約20世紀初,當時已經使用電子管的無線電報及無線電話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轉變,接著人們就沿著“無線電可以傳送語音,那麼應該也能夠傳送音樂”的方向開始著手研究。

1902年,美國人巴納特‧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進行了第一次無線電廣播,之後又在費城進行廣播,終於獲得了專利權。1906年,美國費森登教授用無線電波發送音樂和講話,鄰近的無線電站都接收到了費森登教授的訊號。讓民眾能夠接收這些有語音也有音樂的訊號,就必須要有專門用於接收訊號的無線電接收機,當時礦石收音機就成了試驗品。

它的結構很簡單,不需要電池,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自行制作一個來接收訊號,但是它的接收性能並不太好,而且也只供單向接收,不能用做廣播用途。

1913年,美國無線電工程師阿姆斯壯發明了超外差電路,可以有效防止兩個相近的頻率在接收時相互干擾。收音機在這個時候終於可以同時接收超過一個頻率的訊號,不過要由多個旋鈕來調頻。而同一年,法國人來維利用阿姆斯壯這項發明制作了第一台不需要使用多個旋鈕來收訊的收音機,可以說是單鈕調頻收音機的開山鼻祖。

從費森登教授的實驗,一直到來維替他的收音機申請了專利,這段前後大約10年的時間,是收音機進化史裡的“啟蒙時代”。雖然所使用的科技與現在相比,不論器材或是所使用的技術都還相當原始,但它卻是收音機歷史裡最重要的環節,如果這10年裡人們放棄了研發收音機,那麼也許“收音機”這個名詞就不會出現了。

因為回憶而甜美——電子管收音機

早期的電子管收音機在打開電源開關後,要等大約1分鐘才會接收到訊號,這個時期的收音機普遍用上5、6個電子管,輸出功率大約只有1瓦左右。雖然電子管收音機體積大、耗電多又笨重,但是人們都對它能發出聲音和音樂感到新奇無比,並把它當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劑品。

朝代的更換,電子管收音機逐漸的被晶體管收音機取代,而晶體管收音機的型態與功能,也隨著人們的口味和需求而不停的被改良。現在雖然電子管收音機已不復見,但是很多收音機收藏家都把它當做收音機中的極品,這並不完全因為它是古董,而是它代表了一個年代,一個歷史中可能不被記錄在案的紀事,又或是,已經逝去的那一段最好的時光。

晶體管收音機——如果沒有你,日子怎麼過

1948年,美國工程師約翰巴丁等人發明了電晶體,收音機的體積終於因為電晶體的出現而可以減肥成功。1954年,美國Regency公司生產了全球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TR-1,緊接著日本東京通訊工業公司(現名Sony)在1955年也推出了TR-55。這個時候收音機的發展已經相當全面化,除了可以多頻率接收,體型和重量都大大的減低,而且價格也比較平民化。

人們不再認為收音機是笨重的家電,並對它開始“產生情愫”。看準這個商機,全球各地開始大量生產晶體管收音機,除了搶先一步的美國和日本,其他國家例如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甚至是亞洲國家例如中國都投入開發晶體管收音機的市場。即使在60年代電視機漸漸普及化,收音機和空中廣播還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主要生活消遣。

當我們同在一起——集成式收音機

80年代,全球開始走向電腦化,而收音機也隨著時代的變遷,漸漸朝著電路集成化、顯示數字化、聲音立體化、功能電腦化、結構小型化等各方向發展。

也許你會察覺家裡雖然沒有擺設著一台收音機,但其實收音機仍然無所不在。它藏在你的電腦裡,你的MP3隨身機裡,藏在手機裡,藏在百貨公司的天花板,藏在捷運裡,它隨時都在你的左右,或者,就在你的口袋裡。

早期的電子管收音機和晶體管收音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被淘汰,如今已經很難再找到一台完整無缺的收音機。它們身上斑駁的歲月痕跡,也許隱藏著一個時代的文化背景,也許附戴了你和我都不知道的史料文物價值,也許它正委身在一堆不起眼的垃圾堆裡,默默地等待著知音人。

單二極體礦石收音機(Crystal Set)

在“Radio”這個稱號還沒出現之前,當時的檢波器就是現在人們口中的礦石收音機。礦石收音機結構的主要成份,是具有導通性質的礦石,其中又以方鉛礦和黃鐵礦最為人知,不過因為聲音極差,後來人們又發展出單二極體礦石收音機(當時被稱做Crystal Set),在一個圓管上緊密纏繞電線,再配合可變電容就能夠接收訊號。

電子管、晶體管收音機時代

1912年,舉世聞名的第一艘巨型游輪“鐵達尼號”因故沉入海底,除了雷達技術,人們開始意識到用來收訊及聯絡的收音機,在緊急事故中所扮演的重要性。收音機的技術開始全面迅速發展。

近代收音機

走過了電子管和晶體管時代,收音機不再只是單純的接收和廣播,而且功能越來越多,品質也越來越精進,人們開始把收音機的配置多元化,例如配置電子顯示器、時鐘等,又或者加入更多功能,例如錄音、播放音樂卡帶等。

為了激發人們的收藏慾,很多人在收音機上動手腳,把它變得可愛討喜,或者趣怪別緻,也有特地為某些用途而經過改良的收音機,讓人看了忍不住想買一台來擺設。還有,也別忘了隱藏起來的收音機,它隨時都在你的身邊喔!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6822838249266.jpg[/upload]

  
■ 這款Crystal Set就比較接近後期的收音機外型。
TOP
3#

好贴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68228364574315.jpg[/upload]

  
■ 第一款晶體管收音機,由美國Regency公司制作,1954年出廠。這款收音機可說是扭轉了收音機的命運。
TOP
5#

不知不觉我们常听的广播也100周年了
TOP
6#

.....可以說是單鈕可以說是單鈕調頻收音機的開山鼻祖。

错!!那时哪来调频,調幅技术才刚刚应用
TOP
7#

呵呵这个没研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