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试分析紫砂壶泡乌龙茶
作者:这一人
茶叶要变成茶汤,可以有多种方法。这里包含用不同的器具,不同的水温,不同的时间。但万变不离一个“泡”字。
在中国茶的泡法上,前人总结了很多极具科学与文化的茶艺,既实用又妙趣横生,演绎出洋洋大观的中国茶文化,让无数茶客从派生出来的各种茶艺表达方式中获得愉悦。我们论坛中讨论的许多话题,是在前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实践的体会。这是一种有意思的尝试。虽然无法预料这种尝试本身有多少价值,但起码可以说是茶文化现象的一种延续,其中还不乏有益的探索,说不定,若干年后再看这些话题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不过这是后话了,不提。
乌龙茶是经过发酵的茶叶,从芽到叶的生长过程,倾注了茶农的心血:一方面,茶农要靠老天保佑,希望茶叶生长有雨露的滋润,有阳光的温暖,使茶叶生长得丰腴健壮;另一方面,茶农要凭经验观察,适时采摘,适茶加工,希望用好心情来阿护茶叶,用好手段来制造茶叶,不惜程序的烦琐,让茶叶经过九死一生的工艺过程,呈现在茶客面前。所以有人会说,茶叶的炮制过程,其实是一首悲天怜人的颂歌。
论坛中的品茶帖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才说茶叶无香气,他就说香高韵顺;你才怪茶叶无味,他又说回味绵长。这种看似很矛盾的结论其实很正常。所谓人各有道,各人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并不能说明谁懂得多和少,只能说明茶的缘分问题。
我们讨论的紫砂壶泡乌龙茶,就是要从壶的特性和茶叶的特性去认识和了解茶汤的含义。
二、泡茶的技巧
泡茶是很讲究功夫的。这个功夫不是花在时间上的“功夫”,而是技巧上的功夫。
一般来说,茶叶的头三泡都能泡好,那是因为茶叶在最初的热水作用下所释放出来的茶汤,基本属于精华,再差的茶叶也有三泡香。关键是三泡后的感觉。应该说,任何茶叶都是越泡越淡的。但是功夫好的茶师能把茶叶的泡次增加,而且茶汤味道不会明显变差。这就在于泡茶时掌握水温与浸泡时间的比例的技巧了。
紫砂壶经过温壶后,壶体含有温度,使得茶叶在紫砂壶里的浸泡能保持相对高的温度,茶叶就能够顺利舒展,沁出茶汁。这是因为茶叶的制作过程中经过了干燥贮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让茶叶欲死还生的过程,每个茶叶制作师傅都很明白“做”茶的香、走水等功夫,尤其乌龙茶,程序繁复更是明显。泡茶是把干茶还原为鲜嫩茶叶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家用了几道功夫把茶叶变成现在的样子,你可以用同样的功夫把茶叶还原到当初的样子。所以,第一泡茶的水温要最高,相对应于茶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高温干燥。而到了三泡后,水温就可以低一些,70℃的水温效果不会比100℃的差多少,而这正是相对应于茶叶制作的摇青走水阶段。
如果说头三泡是品尝茶汤的香、味、韵的话,那么后三泡就是品尝茶汤的润、爽、甘了。
用紫砂壶泡乌龙茶最忌讳开盖闻香,这与盖杯不一样。因为当你已经闻到茶汤的香气很强烈的时候,茶叶已经被泡过头了。这就像做茶叶的师傅在摇青过程中已经把茶叶摇得非常香,而且把委顿的茶叶摇得树立起来又弯下去一样,这样的茶叶叫“摇过头”了,喝起来的感觉偏熟香(地瓜贮藏的窖味、或称“臭青”味)。所以,当感觉香气在热气的升腾中溢出,壶表面水渍接近蕴干,还没有达到香气最盛的时候,约10~15秒,就要出茶汤。如果等到香气最盛的时候出茶汤,那就什么都晚了,苦涩不必说了,香也漏了,糊了。茶也老了。鲜活的感觉没有了,茶汤不能喝了。
第二泡,直接加水至壶满就可以加盖了,壶表面浇淋。由于有了第一泡的热水浸泡,茶叶基本舒展,但又未完全舒展,此时茶叶处在热水的激活状态,所以,浸泡时间应该短些,这是使茶汤不变苦涩的关键。
如果水温已经降低了,那么第三泡的时间就要回复到第一泡的时间长度。如果水温没有明显降低,则不必延长浸泡时间。千万不要随意增加水温!我们冲泡绿茶都知道要80℃的水温,如果用100℃会变涩,对吧,冲泡乌龙茶的原理也基本相同。除了第一、第二泡要把茶叶舒展开用高温以*出香气外,后面的几泡就可以考虑不要那么高温了,茶汤也就不涩了,还会发甜,只是没有了高温,茶汤的香气变淡了。
这是从茶叶的角度考虑。另外就是从水的角度去考虑。泡茶最忌讳用“千滚水”,就是让水一直处于“开”和“滚”的状态,水的营养、活性物质基本被破坏殆尽,这样的水,你就是不泡茶,喝白开水也没有好的感觉。解决香气变淡的方法是,尽可能不用空调或者风扇,房间不宜大,出茶汤尽量快,这样就比较能唤起喝茶人的香味记忆,容易营造香韵氛围。我们在选择茶壶时,有个基本条件,就是出水顺畅、滴水不漏。出水顺畅就是为了茶汤从壶嘴吐出的美感,滴水不漏是相对于泡茶养壶不容易留下茶渍污垢。有人在购买茶壶的时候,茶壶装上半壶水,按住壶盖,倾倒茶壶,以壶嘴不漏水滴作为茶壶密封性能的试验。
有了前三泡的铺垫,第四泡开始要重新烧开水了,此时最忌讳壶盖盖在壶上,最好拿开,让茶叶透气,以免闷熟闷死,缺乏张力。开水烧好,第二轮冲泡开始。由于茶叶基本膨胀,茶壶中开水的量变少,*出茶叶香气的余地也少,所以浸泡时间可以稍微延长。此时的茶香从面香转为汤香,新鲜的茶汤混合了原来滞留在茶叶上的茶汤,有点像绿茶泡法里的剩余茶汤。所以茶色显得更加浓亮。
喝茶最好的感觉,往往不在头三泡茶汤。而在三泡后你还会感觉到茶叶的滋味与香韵的存在,最好的感觉就是你一个晚上喝的这一种茶叶,泡了无数泡之后,茶汤的感觉还是美好的,这时,你就会说茶好了。同时也说明你基本知道泡茶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