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奉献陋文一篇------如何与线材说不!
总页数 (4): [1] 2 3 4 » 转到首个未读的帖子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 正文
线材,是音响系统中很有争议的一环,关于线材有用无用,多长合适的争论从没有休止,如何搭配线材的讨论更是热烈。
一、线材不神秘
线,就是导线嘛。数码线传输的是数字脉冲信号,信号线传输的是低电平小电流的模拟信号,音箱线传输的是大电流的模拟信号,电源线传输的是交流电,作用不同设计也不同。
对于线本身,影响其性能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导体材质和线的结构。
材质好理解,导体种类和纯度,常见于音响线材的导体有铜、银、合金,还有镍、铑、碳素等。导体的纯度越高,声音越理想,这很好理解。市场上有很多线的导体材料名为OCC、PCOCC、PSC等,提示其使用的铜的晶体长,晶体间的界面少云云,说到底还是一个意思:加强了冶金技术,获得了更理想的导体。对于我们用户来说到不必太介意这些名字,这些名称是来说明技术和宣传的,消费之后名称的作用就消失了。金属材料纯度越高,成本越高,对于声音改善如何?一般用户没办法比较,大侠们不要急,如果能获得几个品牌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有导体纯度不同的线来比较,再请你们来谈谈吧。一般说4N-6N(99.99%-99.9999%)的铜完全可以达到音响的使用要求,N就是英文NINE的缩写,多少N不是一个国际标准也不是个行业标准,所以此6N与彼6N可能相去甚远,也无必要深究,还是个宣传性的指标,我们只要知道铜的纯度有保证就行了。
在音响线材中铜线最多,银线其次,因为银线成本高(音响产品的材料成本很低,材料成本上升一点,到用户这里价格就上涨不少),也因为银线的声音往往偏清丽,不够厚重。这里喜欢“科学”谈线的人要注意了,你们中学学的欧姆定律好象失效了。银的电阻比铜小,声音怎么会这样?我也不清楚,也许是阻抗成分分布比阻抗大小更重要,也许是银的纯度还不够?
线材的结构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单支导体的截面积和总的截面积:这部分也好理解,一般说多支细线的低频饱满,单支线的高频清晰,到具体的线如何处理看厂家的设计吧;2.线的绝缘层:不同的绝缘材料对电子有不同程度的吸收,PVC是已经明确了对于电子有吸收作用的材料,所以中高档的音响线绝对不用PVC做绝缘层,PE、TEFLON都是常用的材料,有时这些材料制成的绝缘管跟导体接触的不紧密,这样导体和导管间有一层空气起到绝缘作用,这种就叫空气+××绝缘;3.屏蔽:不论什么线,都应该屏蔽,屏蔽的作用是避免外界信号和杂波的干扰。数码线和信号线传递的信号微小,屏蔽是不可少的;音箱线和电源线可以不屏蔽,采取屏蔽可以减少干扰,高频细节更好,背景干净。屏蔽的材料和结构对屏蔽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音质,所以高档线的屏蔽往往是多层,材料纯度也讲究。国产某牌电源线的屏蔽层采用了劣质的电解铜,这种屏蔽有没有都无所谓了。对于编织线,本身已经起到屏蔽的作用,所以可以不加专门的屏蔽层,但高档的编织线一样加专门的屏蔽;4.避震:我们知道高压线会“响”,这是电流流动带来的震动,音响导线一样,使用中有来自外界和内部的震动,如果导线发生震动,相当于导线切割磁力线,更多的电磁学的东西我也不懂了。避震很重要,高档线往往采用空气管、实心管和填充材料多种方法避震,外套材料也讲究,有些还加尼龙的避震网。有人说摸摸线身就知道声音如何,我也同意这种说法,柔软的线声音会柔和一点,掂起来重的线声音也厚重,当然这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却从一个方面验证了震动对声音的影响。
此外,对于成品线来说,线与插头的接合,插头的质量都对声音有不同的影响,在这方面,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做法。我想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这些部分带来的阻抗问题可能会远大于导体本身。
二、对“怪线”说不
上面我谈了自己对线的理解,线的性能是由导体和结构决定的,线厂在这两方面下功夫是非常应该的,由此产生一些设计严谨、成本高的线,能达到很理想的声音也是件好事情。可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产品做了一些取巧的事情,采用了一些并不一定有正面作用的办法,通过夸大的宣传,来获取高额利润,这不是件好事。比如线上加小盒子的做法,盒子里面一般都是滤波的组件,某牌顶级线号称里面的阻容元件精度达0.1%,请问左右声道的导体的精度是多少?采用这种办法来获得某种需要的声音,这无可挑剔,但以自己的理想实现为由来索要高价,我要说NO!这只是举个例子,不是针对任何品牌(有小盒的线不少噢),此外我的观点对与否也请看家和用家自行评判。正是这样,某些HI-END品牌线材其设计目的是通过特殊的结构改变阻抗特征,获得独特的声音,来达到给高档音响系统调校声音的目的,并非忠实的传递信号,“可喜”的是这些线材一般的发烧友也买不起。
对于一般的玩家而言,线材应以材料和结构合理,能忠实的传输信号,不对信号增加过多的畸变为准,这类线是“正常”的线,价格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对于信号线为例,我认为,高档线4000-10000,中档1000-4000,低档数百到1千是合理的,如果价格跨级,不妨谨慎购买。对于国内的发烧友,我们应该对“怪线”说不。
三、对假线说不
假线,是音响发烧友的大敌,假线有几种,比较好的一种是HIFI线材厂变造出的一些低价的品种,这种情况下面单独说。
一种完全是山寨厂做的假冒线材,这类线材什么样的都有,有不知名的所谓“进口二手”线,有“名牌”线,这些线以镀银线和铜线为多,绝缘多是廉价的PVC。现在流行的假线,VDH的主流电源线,假线为镀银多芯线,绝缘是PVC,须知VDH本人是最反对使用PVC的,他怎么会在自己的高档线中使用PVC?问都不用问,假线!有贩卖假线的人狡辩说VDH的成品线与散线不同,似乎是VDH欺骗了消费者。假线的结构一样可以很复杂,我的一位朋友曾以十几园一米的价格购买了所谓二手怪兽“M2.4”音箱线,回来一听声音一塌胡涂,经查,结构与真线同样复杂(不然他也不会上当),材料不同。所以线的结构多么多么复杂,只是对消费者而言的。制线是工业生产,机器和工艺到位了即可。跟这种假线差不多的是进口的工业垃圾中的工业线,改头换面成了“发烧”线,这些线够粗,线芯偏硬,主要是铜线和镀银线,声音并不理想。
欺骗性最大的,是所谓“二手发烧线”,这种线使用假线身,或者同厂低档线的线身,用真的或者仿造的接插件精心制作;也有线身和接插件都是真的,却是自己组装的,制线工艺保证不了。它们价格比一般的二手线便宜,数量大,声音呢?您自己想,如果是真线身和插头而且工艺够好,应该还可以吧,就看您的心理承受能力了。这些线广州二手市场常见,以Kimber、VDH、Cardas、Taralabs、Audio Note等知名品牌的中高档线居多,价格并不便宜,而且是多档口统一价。
要避免购买假线,需要大家多看多听多走动,增加线材知识,看线材公司的资料,去代理处看真线的外观、结构和工艺,听朋友和代理的真线,多走动市场,注意正常的二手价格。切末贪图便宜,一但上当,悔之晚矣。
四、合理看待变造线
现在市场上有一类变造线。很多进口线是在台湾生产的,有些线的设计也是台湾做的,有时个别厂家会做一些低价的变造线,材料和结构合理,有的跟真线就是一样,外观要粗糙一点,价格便宜。这些线非常受工薪发烧友的欢迎,价廉物美嘛。对这些线我是怀着矛盾的心情的,我也用这种线,有时也给朋友买,便宜,声音也不错,确实不比贵线差,但它们比竟不是正路,所以我想这些线大家以合理的价格交流、自制是不错的,如果以此线充真线骗钱就不对了。
从这种线的产生也可以知道,所谓导体和结构不过是线厂的生产问题,工业生产是原料、设备、工艺加质检,研发是要费力气的,定型生产了就简单多了,线材根本不是那么神秘的。
五、对线材的作用说是
线材是有作用的,而且有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线材不会为系统增加什么,它起到的是调色的作用。如果把系统比作一副画,构图、线条这些都有了,可是色彩运用未必和谐,线条和细节可能就此模糊,色彩的失衡怕是连构图都要破坏掉了,这时用线材将色彩调和,就可以使画面和谐生动。这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线材运用更加微妙一些。线材运用的少系统未必不理想,但善于运用线材系统不会不理想。
不得不说的是,线材确实是存在着档次的,高档线比低档线多出来的是细节,包括解析力和延伸。这是因为高档线材的导体纯度更高,或者结构更复杂,能更有效的屏蔽干扰和减小震动。对于国内玩家比较容易负担的中价位系统(数万园),1000-2000园的数码线,2000-4000园的信号线是比较理想的,音箱线我不了解,欠奉,电源线的情况比较复杂。
信号线和音箱线的作用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认同的。数码线,是个被忽视的线,这根线的作用和不同品牌声音的差异怕是要令一些人吃惊了,确实差异非常大,不亚于信号线,它对音源性能的发挥十分重要。好在数码线只需要一根,往往也没有高档信号线结构那么复杂,价格要友善的多,希望使用分体音源的朋友充分重视起来。电源线的争议是最大的,我一直认为电源线是器材电源的一部分,因为电源线是每部机器单独使用的,不是共用的。电源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和降低电源的内阻,同时电源线应该具有屏蔽层,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也可以避免电源干扰其它器材。我们用的器材不论是信号变换还是放大,能量都由电源提供,电源的性能直接影响整机性能。同一根电源线在不同器材上都会表现出同样的声音取向,所有的发烧电源线都具有改善延伸、扩展声场、改善泛音清晰度的作用,程度不同而已,到中高价位色彩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电源线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绝不是有些人想象中那么简单。当然电源线没有什么神秘的,没有某些宣传说的那么复杂。使用电源线要注意搭配,不是什么电源线用在任何设备上都理想,同一系统中更忌讳随便加入不同品牌的电源线。此外,低档电源线同其它低档线材一样往往具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有一些也是很好的,要注意鉴别和搭配),2000以上的电源线效果一般都很好,1000左右也有不错的产品。电源线可能是线材中最不理性的一种,但是它的作用不可以忽视,越是高档的设备电源设计越严谨,电源线的作用往往也越明显。
尾声:以上是我对线材的一点理解,我以为低价位系统的线是个传输的保证,对中价位系统线是保证与调校并重的,高档音响系统的“一线定生死”我也是认同的。这篇陋文主要面对中低价系统的玩家,高价系统本人也不懂,故上述言论对错与否都请各位网友和厂商代表宽容谅解。
__________________
哦?~哦哦?~~
最后由 电视 在 2003-06-09 16:51 编辑
2003-06-07 10:56
yddy1
特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来 自: 四川
发贴数量: 1197
会员积分: 13
细读一遍,好贴子,收入硬盘。
提醒新斑竹加分哈!
__________________
多一种爱好,就多一种快乐,信不信由你!
2003-06-07 11:13
老唱片
特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1133
会员积分: 35
引用:
--------------------------------------------------------------------------------
最初由 yddy1 发表
细读一遍,好贴子,收入硬盘。
提醒新斑竹加分哈!
--------------------------------------------------------------------------------
别给这家伙加分,他成天给吹水的人减分,加什么!
帖子写的到实在,就是教训的味道多了点。也挑他个毛病如何?
2003-06-07 11:21
懒虫摆摆
版主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来 自: 九寨沟&都江堰&成都
发贴数量: 1871
会员积分: 110
谢谢电视大斑竹来hifi做客~~~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啊~给小弟也上了一课;
好帖子~
以后要常来啊~
2003-06-07 12:32
chz52500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2
性 别:
来 自:
发贴数量: 612
会员积分: 6
国产名牌音响厂家,近年来都自己造线,这样的线早足够,已经可以足够帮助理解音乐的表达。
追求几千元线的人都是偏执狂,为听音响而听音响,不是为音乐而听。
真正听音乐的人,注意力都在音乐本身。
器材偏执狂对音乐理解不深甚至一窍不通,听的重点和核心是声音那极其细微的变化。本来对三大件的高要求还可以理解,但慢慢越走越远,偏执的极端表现就是对电源,咸菜的极端苛刻要求,不几千上万不入耳。那样表明他们已经走火入魔。
2003-06-07 12:37
电视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934
会员积分: 36
这样说不对,优秀的线材下面出来的音乐起伏流畅,不是低档线和一些国产线能比的。
电源我一直认为是器材电源的一部分,作用不小。
“真正听音乐的人,注意力都在音乐本身。”这话对,但他们也注重线材、器材声音的正确性和搭配的合理性,音乐本身都畸变了,爱好音乐的人还不重视,如何谈听音乐?
这个论坛上老唱片和大饼都是这样的人,你问问他们,线烂他们受得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哦?~哦哦?~~
2003-06-07 13:35
thinks
普通会员
注册日期: Jan 2003
性 别:
来 自: 深圳
发贴数量: 73
会员积分: 5
受教、受教……
电兄可否再深入一点
2003-06-07 16:32
ziqingc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2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886
会员积分: 15
好贴!见解独到.
线不是神,但它能通神!
2003-06-07 16:41
老唱片
特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1133
会员积分: 35
引用:
--------------------------------------------------------------------------------
最初由 chz52500 发表
国产名牌音响厂家,近年来都自己造线,这样的线早足够,已经可以足够帮助理解音乐的表达。
追求几千元线的人都是偏执狂,为听音响而听音响,不是为音乐而听。
真正听音乐的人,注意力都在音乐本身。
器材偏执狂对音乐理解不深甚至一窍不通,听的重点和核心是声音那极其细微的变化。本来对三大件的高要求还可以理解,但慢慢越走越远,偏执的极端表现就是对电源,咸菜的极端苛刻要求,不几千上万不入耳。那样表明他们已经走火入魔。
--------------------------------------------------------------------------------
电视版主说的没错,我对器材,尤其对线材有些讲究,决不是为了那些“发烧级”的“示威碟”。包括蔡琴在内的很多名盘,其实我都委婉批评过他的HIFI性。音乐的确是音响重播中最重要的,也是我特别在意的。关注线材,不是什么三D感少了、音场窄了多少等等,相反是因为当时系统声音不正!
说的具体点,就是旋律不流畅,音乐的感情没有了,也就是声音中那极其细微的变化感受不到了。很多人都说是高频过亮,要什么堡箱子,也有说是功放,是音源等等问题,但有位朋友说可能是频段衔接不好,不妨尝试换条线。结果这一试,试出了一片新天地。
从那之后,我都坚持这样的观点:线材不是万能,但在音响中作用不可小视的。
大家也知道,我对硬件的兴致,远远逊色于对软件的兴趣。但并不因此对喜爱硬件的朋友存有偏见。软件硬件的关系已经多次说了。这里既是谈到了线,也就说说我的偏见。我觉得线材既是高烧一族的情侣,也是普通发烧友和爱乐者的好朋友,因为他给了你小钱可能办成大事的可能:调声必须的一种选择!
2003-06-07 16:44
老唱片
特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1133
会员积分: 35
音响线材是否对音响有作用呢?这是一个伪问题。
我们到电台电视台的录音室,那些搞专业的都会说到线材问题,尤其他们都对一些发烧友讲究线材的做法很不理解。他们往往指着自己的线说:我们用的都是很普通的。
我们注意观察过他们的电源情况,发现了他们看上去很普通的背后那些不普通的地方。从电源的处理到最后的配电箱以及布线,可以说没有几位个体发烧友家居可以做到的。我问,为什么这样的,他们都说,这是保证啊,每个环节都是高完成度的专业等级保证啊!
今天一位年轻的试线好手告诉我,理性来说,线材二大客观作用,一是调整平衡,一是改善能量。这种变化,作为发烧友没有感觉,我觉得的确还没入门;作为音乐人不在乎,他只能是新手。声音中和音乐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音色的变化。
曾经说过这个事,一位听3/5a 的朋友换了NBS一款电源线,连夜打电话给我。第二天我们实际试听才明白他何以如此兴奋,因为伯姆和维也纳爱乐那个“田园”从来听到的都是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今天突然晴空万里,这位听软件的朋友当然一面惊诧不已,一面感叹自己误解了伯姆这么些年。原来是线材原委,家里藏着宝都不知道啊。
可以列举线材与其他器材实际搭配获得好声的例子也很多。例如森海塞尔 HD600 并不象HD580容易伺候,尤其容易造成中低频缺憾,他需要好耳放合适的音源,还需要Cardas这样的线。传统英国喇叭Spendor换用银线后表现钢琴的颗粒感和重量感,让人对这个喇叭刮目相看。
现场聆听的实际,也可以列举来说明这个变化。曾经在同一个现场听过傅聪和石叔城弹钢琴,而且从他们下午练琴一直到晚上演出都听了。傅聪的年纪大点,但对音色的变化极其敏感,对钢琴的音色要求十分“苛刻”,石叔诚则要求不同。
按傅聪他自己说,很多年轻人的技巧都比他好。现场年轻人,学琴的孩子都觉得傅聪一般,还是刘诗昆、殷诚宗好;懂琴的大人都微笑不语。一位专门收藏钢琴的朋友对我说,殷诚宗最出色的时候也听过,只有傅聪才是世界级的钢琴家。
钢琴可算是打击乐器里最复杂的,也是最悦耳的乐器。钢琴所以比其他打击乐器令人兴奋,还是他运用不同的力度带来的多变音色。他所有的技巧,其实就是对音色的认识和感悟。说的明白一点,所有的技巧就是最后对琴声的控制。也许这是钢琴大师和钢琴伴奏员的根本区别,尽管二者都会弹琴。
2003-06-07 16:45
老唱片
特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1133
会员积分: 35
我这么说线材对音响的作用很大,并不等于我认可线材的价格就要这么高。
音响线材的价格为何这么高啊,很多人不大理解。厂商经销商会说,每个产品定价,除了开发研究,市场推广和生产经营之外,他的技术含量也是不可忽视的。线材的价格这么高,他有那么高的技术含量吗,具体表现在那些地方呢?
我的肤浅理解和认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材料,比重只占一倍
材料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是太高,以生产线材来说,原料和设备好就成,一般要求只是N度高。可惜,我试过的不少国内好线,还很难在这点上做的更好。理由其实很简单,原装进口与精选材料未必是同一等级。日本松下与北京松下插座的材质与整个品质还是差别很大的,虽然都是全资的松下公司产品。国内厂商把斯坦威的另部件买回来组装,还是发不出斯坦威的声音。从钢琴来说涉及到调整调律,对线材来说,还涉及到下面的二点。
二是结构方面,比重不少于二倍
结构很重要,而且他的名目很多,变化也大,这个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厂家在结构上动脑筋的缘故了。广州某地就有专司这个诀窍的大虾,编制的线材实验的结果,只要你有长耳朵的,还是得承认的,当然价格除外。涉及到结构方面,其中可以理论化或神秘化的东西很多,像我这样不卖线材的人,只要记住结构有很大关系即可。
三是连接方面,比重至少超过三倍
连接有秘诀,秘诀何在?大家都注意了,接口要紧、插头插座要牢等等。其实,三根连接线头裸露的长短、接头的品质、连接的方式等,决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那样简单,把他们总当做是一些雕虫小技。如此轻视,可是要耽误你的调声:花小钱不干,那只好流大汗多出血去升级了。
所谓技术含量,就是他的附加值,正是这里一二三关系构成的总合,音响线材的价格就这么被玄乎地抬高了。
线材没有最贵就好;线材合适就好。既不可轻视他,也不必盲目追求极品。很多人试了不合适,我觉得正常,这个就是搭配问题,价格再高的线材,不搭配你的系统,当然还是不合适。搭配要合适,线材基本的品质保证还是必须的,音响的基本保证主要表现在他的价格,线材也是如此。
保证线材品质,价格虽不必都要几千几万,但决不只这位大虾说的几十几百。如果一套声音有保障的HIFI系统以三万为限,不是总价格在二、三千以内的线材可以搞定的。一分钱一分货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受骗上当,可是要另当别论了,因为那可不是线材本身的过错啊!
2003-06-07 16:47
电视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934
会员积分: 36
看看,还是老家伙厉害,这一套一套的,你不把他伺候高兴了他都不告诉你!
老唱片谈线跟我谈线与傅聪和石叔城的不同有点象,老唱片的“音色”控制真是比我强多了。很多大玩家和DIY高人对线材的理解很透彻,可惜他们就是不肯轻易说,好容易说一点观点也是点到为止。骂线材指责线材是没有用的,线材是死的,人是活的,骂个痛快后除了自己还是不懂,也让高人们懒得谈吐,三缄其口了。
讨论不怕观点错,观点全是对的就不要讨论了,最怕不深入、不平等、不尊重人,搞强加于人、凌驾于人的态度。线材讨论当以此为戒,其它讨论也应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
哦?~哦哦?~~
最后由 电视 在 2003-06-07 17:21 编辑
2003-06-07 17:19
老唱片
特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1133
会员积分: 35
我哪敢与你大版主相提并论啊,什么理论啊秘籍啊,我搞不懂,也没兴趣。音响啊音乐啊,第一会响,第二声音好就成。我的要求不高,没别的啊,声音正,音乐有表情就得。
这里的高烧不少,你那研究成果申请专利了吗?申请了能够公开让大家分享分享吗?
2003-06-07 17:30
向我开炮
版主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来 自: 沈阳
发贴数量: 1183
会员积分: 118
文章不错,回复更精彩。线材可以算是一道大菜的味精,好与不好权凭自已口味。有的人甚至不喜欢味精于是用鸡精……
__________________
唵嘛呢叭弥吽
2003-06-07 18:41
ziqingcs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2
性 别: ?
来 自:
发贴数量: 886
会员积分: 15
引用:
--------------------------------------------------------------------------------
最初由 向我开炮 发表
文章不错,回复更精彩。线材可以算是一道大菜的味精,好与不好权凭自已口味。有的人甚至不喜欢味精于是用鸡精……
--------------------------------------------------------------------------------
炮兄:
你能否说说线材中味精与鸡精的区别.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系统地给咱辅导辅导,我这代大伙先谢了.
敬礼!
再谢!!
2003-06-08 00:43
全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现在时间是10:58.
总页数 (4): [1] 2 3 4 »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速回复主题
标题: (选填)
选项:
自动分析URL地址
邮件回复通知
显示个人签名
发贴后返回论坛
显示可打印版本 |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 订阅该主题
论坛跳转:
请选择: -------------------- 悄悄话 用户控制面板 看谁在线 搜索论坛 论坛首页 -------------------- 家 电 类-- 家 用 电 器-- 家 庭 影 院---- 投影机专版-- Hi-Fi 音响---- 极品音响沙龙-- 白 色 家 电-- 手 机 论 坛-- 摄影爱好者-- 国产家电精品-- 电 脑 论 坛-- 二 手 家 电娱乐、休闲及其它-- 音乐与唱片-- 电影与DVD影碟-- 游 戏 论 坛-- 情感与时尚论坛-- 汽 车 论 坛随身听讨论区-- 随身听论坛-- 随身听交易区---- 随身听和小家电交易中介服务专 区-- “电器评介”杂志专栏---- 网友佳帖精选-- 给家电论坛提意见-- 休 闲 茶 座论坛精华区-- 论坛精华区---- 《家用电器》精华区---- 《家庭影院》精华区---- 《Hi-Fi音响》精华区---- 《随身听论坛》精华区---- 《音乐与唱片论坛》精华区---- 《摄影论坛》精华区---- 《游戏论坛》精华区---- 《电影与DVD论坛》精华区---- 《汽车论坛》精华区
给此主题评分:
选择一个分数... 5 .. 不错 4 3 .. 一般 2 1 .. 很差
论坛规定:你可以发表新主题
你可以回复主题
你可以上传附件
你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HTML代码禁止
vB代码允许
表情符号允许
贴图代码[img]允许
管理选项:
-- 主题选项 -- 开放/关闭主题 移动/复制主题 编辑主题 删除主题/帖子 合并主题 分割主题 置顶/撤销主题 标记/撤销精华
< 联系我们 | 论坛声明 | 《家电论坛》 >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2.2.8
Copyright ©2000 - 2002, Jelsoft Enterprise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