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内国外,愈发感觉是两个世界。前段时间去北美,中国大陆的信用卡在很多加油站的加油机上不能加油,在有些网站上不能订酒店。口罩前,没有这样的事情。撕裂、脱钩,已经活生生的摆在眼前。
说回唱片公司,我觉得对中国国内的消费,文化方面可选择的要比西方少,高质量的就更少。我们去室内乐、交响乐、器乐独奏的现场的成本高过西方很多,去的频次低很多。他们的博物馆、美术馆藏品丰富而且就在家门口,很多还是免费的,露天音乐会夏天都会搞一搞(费城交响乐团每年都要举办免费的露天演出),文化食粮丰富很多。见识的多、可挑选的的多,自然也就优胜劣汰;我看美国的书店、唱片店的分布密度要比我们高,有下滑的RR、Telarc,也有势头不错的唱片公司,比如AP。以我的观察,不是他们的唱片公司下滑,而是他们更加多样性,野蛮生长,此消彼长。
我们国内的文化消费,最大的障碍是启蒙,这个不方便展开讲原因,启蒙阶段也是蒙查查的阶段,不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这是现实,快不了也跨越不了。第二个制约是文化产品还不够丰富,好东西不多,稍微精致一点的东西就成了好东西,口水歌就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