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2年的经验,一个「赞」字 评Manley 500单声道后级(下) [复制链接]

1#

拿下许多世界第一

David Manley的一生行谊表过,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产品本身。老实说,我对于Manley的型号一直记不住,一方面自己记性不好;另一方面可能也是Manley的型号几年下来已经累积相当多。型号虽然记不得,不过我对于Manley的几项世界首次露脸的东西倒是蛮有印象的。




例如,他们是第一家采用KT90真空管的厂家,到现在送到我家的500 Monoblock上面还是插着KT90。他们也是第一家推出1000瓦真空管后级的厂家。还有,第一家把真空管用上数字模拟转换器的也是他们。对了,您听过以300B管子做的前级吗?您听过可以切换单端输出与推挽输出的后级吗?他们也各有一部,咸信这也是世界第一家。在David Manley的理念里,「最好的产品是他们的目标,负担得起的价格是他们的诚信原则」。David Manley并没有乱说,就以500瓦单声道后级来说,在美国的售价一万出头美元。以这个价钱要买到同样瓦数的高级晶体机?我恐怕很难。

新的输出变压器让声音更好

在售价上Manley坚持大家要负担得起,在声音表现上David Manley当然认为自己的声音最好。而在设计上,David Manley也有二项坚持。一是坚持以自己的秘方在自己的工厂内绕输出变压器。二是坚持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的造型。


关于变压器,这是好声的秘诀之一,尤其是最近二、三年David Manley在输出变压器上又有突破,新的输出变压器的确比旧的还好(我自己的老Manley 350就已经换上新的输出变压器)。新的输出变压器有什么好?据David Manley说一般输出变压器都是由内而外分别绕在一边的铁心上,这样会形成二边的差异。而Manley的绕法是采用双线圈并绕,二边会很精确。老实说,我没绕过输出变压器,因此并不真正了解其中差异。反正,我的350换上新变压器之后,声音的确变更好了。

至于几乎没变的外观,我认为这是节省制造成本的考虑。您看看,我的Manley 350与新的Manley 500几乎就是面板改成金色而已,其他没有什么改变。甚至因为新的输出变压器体积比较高,旧机箱装不下,干脆就把顶盖开孔,让变压器冒出头来。关于造型不变,我没有非议。因为我认为声音好听、售价合理远比造型华丽还重要。




500 Monoblock应该就是这样的机器。每声道500瓦,到底要用几根功率管呢?不多,每声道10支KT90或6550就可以了。十支而已,那么是在真空管屏极加上高电压啰?没错,他们采用的是高电压、低电流的方式,一方面得到大功率输出,另一方面增长功率管的寿命。而在输入级方面,采用了常见的12AT7WA,驱动级则用了高电流的6414。从电源滤波电容的体积来看,500 Monoblock提供了很大的电容量,以提供瞬间大功率输出的要求。

独有的回授斜率调整

在面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电源开关,以及旁边的一个红色舌型开关。这个舌型开关做什么用途呢?往下扳时是Soft Start/ Warm Up,往上才是正常的输出。为什么要有这个装置呢?如果我们一下子就给屏极加上高压,恐怕会缩短管子的寿命,所以在开机时,先让屏极保持低压状态。当把开关放在Soft Start的状态时,会不会有声音?会!它仍然会唱歌,只是比较小声,而且听起来还不到好声的地步。




再来,我们还会看到面板正中央的三个调整钮,这三个调整钮就不是一般真空管后级会有的,因此可说是他家的卖点之一。先看上面那个调整钮,它写着「Read Bias」,这是给您用来将三用电表插入读取功率管偏压用的。如果偏压距离标准值太远,则可以自己动手以长塑料起子旋转真空管旁的可变电阻,以调整正确的偏压值。

第二个调整钮「Feedback」」,这是用来调整回授量的。回授也可以调整?是的,事实上它是跟着第三个调整钮「Slope」而调整的。先说这个Slope斜率有何作用?这是特别设计来搭配音箱的极高频衰减增强用的。请注意,所谓衰减极高频并不是把堂音除掉,而是要让音箱与放大机搭配起来时在高频段更平顺。这个斜率调整分「最大」、「标准」与「最小」三段,您把斜率放在那一段,就也要把回授同样放在那一段。这样才会让放大机仍然保有最适当的回授量。或许您会问到底要怎么用这二个调整钮才是正确的?我的经验是不同的空间与音箱就会有不同的调法,您不一定要将它们放在「标准」这一段。

最后,面板上还有一个三极/五极输出切换。当以五极管输出时,每声道连续输出功率达到500瓦。当以三极管输出时,每声道输出则是275瓦。不要以为275瓦不能听,事实上当您切换听时,会发现声音只小了一些而已。为什么?因为人耳要感觉声音的大小变成原来二倍时,扩大机功率的输出要有十倍才行。所以,在试听时我大部份时间都放在三极管输出位置上,这样就已经无坚不摧了。事实上,就是因为以三极管输出时,听小提琴令人觉得更美,所以我才会如此做。

真空管机难做平衡线路

绕到500 Monoblock背板,您可以看到它还附有XLR平衡输入。看到XLR平衡输入,您不要以为线路板就是正半波、负半波各一组线路板。这样的平衡线路作法在晶体扩大机比较容易,对真空管而言就比较困难。为什么?平衡线路难就难在每组线路板都要绝对一样的输出,否则就无法达到平衡的好处。要晶体扩大机达到绝对平衡就已经不容易了,岂能奢求真空管能做到?如果这样做,500 Monoblock每声道将使用20支功率管,您说那会是一副什么景象?暖炉吗?




到此为止,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接下来我们要探索500 Monoblock的声音表现。老实说,要比较真空管机的表现还真不容易,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必须正视,那就是管子问题。


有时候,甲机比乙机好的原因可能出在甲机用的真空管比较好。有更多的时候会出在用来比较的机器真空管已经老化而不知。在试听500 Monoblock时,我就遭遇这个问题。按理说,我的Manley 350也是数年前David Manley的得意之作,应该还可以与500 Monoblock一搏。但是实际聆听的结果,竟然是完全不敌500 Monoblock。当时我就在想,会不会是管子的问题?因为输出变压器应该是一样的吧(我已经换过新的)?线路设计上也不会有太大差别才是(Manley就是这一套)。可是,实际听起来的差距确是如此大!到底为什么?


后来,我想了又想,归纳出几个可能。

第一、500 Monoblock上面所用的管子可能比我的旧管子要好。

第二、我听500 Monoblock时用的是三极管输出,它的音质的确比较好(其实用五极管时也比350好)。

第三、线路设计与零件应该有小幅更新。我们都知道,扩大机只要经过设计师微调,声音就会更好。YBA老板就是此中高手。

第四、难不成500 Monoblock上面使用的输出变压器比我换的还要高阶?

对了,聆听500 Monoblock时,我推过Mirage M1与Magnepan MG 3.5。推MG 3.5时曾经用它推全音域,也曾单独用它推中、高音与低音。无论怎么用法,其结果都是一样的:500 Monoblock的声音表现比我原来的350要好上一大截。

比350胜出一截,情何以堪?

到底500 Monoblock好在那里?先说小提琴。「希伯莱遗产」那张才放上去没唱多久,我就知道350的大势已去。唉!任何人都可以听得出来,500 Monoblock的小提琴更柔美、更有质感、更松软,更甜。




请记住,我的350已经换过新的输出变压器。与还没换变压器时相比,它已经好上许多了。现在竟然输得那么惨,真是情何以堪。我可以这么说,我用350来推MG 3.5的低频段时,并不会感到可惜。然而,要我用500 Monoblock来推MG 3.5的低频段时,那就暴殄天物了。

小提琴如此,钢琴呢?无论是钢琴的温润感、透明感、钢琴颗粒的浮凸立体感、低音弦余振的感觉,500 Monoblock都要比350好上许多。「希伯莱遗产」里的钢琴,「爵士四季」里的钢琴,阿格丽姬那张「动物狂欢节」里的钢琴莫不如此。感觉上,500 Monoblock的钢琴要比350的钢琴品质高上一级。这些年来,David Manley并没有原地踏步,他是真的有进步。

在人声的表现上,500 Monoblock显得比较柔性,也比较丰满些,不过差距并没有小提琴与钢琴来得大。在这方面,我为350扳回一城(不!应该说没有再失一城)感到高兴。毕竟,人声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环。在铜管与木管的表现上呢?500 Monoblock要比350更有光泽些,乐器的形体感也更浮凸些。至于打击乐器,我觉得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非要500 Monoblock不可的感觉。

再来说到高、中、低频的量感与控制力。我认为控制力方面没有大变化,量感方面低频变得柔些。不过,在极高频与低频的延伸上,500 Monoblock就显得比350来得更轻松自然。


整体而言,500 Monoblock表现得更具有平衡性,也因为这样使得音乐听起来更美更自然。500 Monoblock的透明感有没有更好?有!更阴柔更自然。500 Monoblock的瞬时反应与速度感呢?没有更快的反应,反而我觉得350还比较粗犷些。我想,这说不定是我用三极管输出的关系。解析力有没有更好?有!这方面500 Monoblock也有小幅进步。空间感与各种声音的细节呢?也是500 Monoblock比较好。音场表现呢?请注意,500 Monoblock并不像Audio Research那么粗犷,所以音场也没有那么磅礡有力。不过宽深都已经够了。

十年磨剑有成

综观所有「音响二十要」的表现,500 Monoblock并非全盘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整体听起音乐的感觉,500 Monoblock真的就比350要好上一截。与十年前的旧产品相比,我觉得500 Monoblock好像一个艺术家修练得更沈潜、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新的产品去掉了稍粗的感觉,也去掉了许多肌肉蛮力的感觉。整体而言就是更精致些,因此听起小提琴与钢琴来就更自然更美。写到这里,心里还真觉得有一点对不起David Manley,因为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年前。不过这也不能怪我,谁叫他家的产品要这么耐用不坏。在此我顺便证明,David Manley说他的产品是专业级的耐用,此言不虚。




在一片赞美过后,我要提出一个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那就是500 Monoblock的音箱接端。包括350的音箱接端亦然,我一直觉得二个端子距离太近了,而且很难施力扭紧。每次我用粗大的音箱线以及粗大的Y型端子时,我都要用绝缘物将二个音箱端子隔开,以免音箱线不小心踢到松动产生短路。难道Manley就不能改用更大更牢固、可以轻易扭紧的音箱端子吗?像Mark Levinson的音箱端子就很好用啊。希望下回我再评Manley器材时,这个困扰已经获得改善。



作者:刘汉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