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军工技术打造的极品级 AVID 唱盘 [复制链接]

1#

对于音响产品而言,黑胶唱盘是不是很简单?无论阵型庞大的重量级制 作或者小巧轻薄的入门级产品,结构无碍乎就是底座、转盘和唱臂几大样而已, 档次的区别大致可以从重量来分辨。 但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难做好,就好比貌似更简单的音箱,不就是喇叭单元加上箱体和寥寥几个元件的分频器吗?可是但凡动过手的音响迷,都知道要做出好声的音箱是难之又难的事情。 相比较而言,黑胶唱盘对技术要求就更高了, 不但需要精密的机械加工, 还需要对材料物理谐振特性有足够的认知深度,并且精通于电子控制技术,才可能生产出一款有水准的唱盘。


事实上黑胶唱盘在世界上存在了几十年, 但能成为经典一直被人记住的并不多, 英国 LINN莲的LP12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初代产品上市40多年后的今天, 依然在不断改良生产, 成为音响领域当之无愧的常青树。 而另一个同样来自英国的新晋品牌 AVID, 通过其不凡的设计能力打造的全线产品, 也在近年成为热议的话题。下面我们先来认识 AVID是一个怎样的品牌:

AVID品牌成立于1995年, 厂址位于 Cambridgeshire Huntington 附近的 Kimbolton。 AVID的设计与制造从不妥协,以确保做出最好的产品。 自有现代化厂房设施,高科技电脑辅助设计, 积极投资材料研究, 将过去的留声机以先进科技进化为精密的现代唱盘。 其他机械、电子机械与电子设备也投入生产。AVI D所用产品研发均针对全球市场,高水准的制造质量和专业能力受到全球消费者所尊崇。而且更以优秀的设计、加工能力,成为世界上多行业领域企业所采用的专业咨询、设计与代工制造商,范围拓展到音响、汽车、医疗、军事等产业。






在 HiFi 领域,AVID 坚守“真实、不增、不减”的使命,坚持以追求真实重播音乐的理念,唾弃不真实、夸张的 Hi-Fi 元素,经过二十多年长期专研,研发出一系列创新设计的产品,收获市场认同而业绩逐年成长。现在,AVID 的产品线设计整套音响重播器材领域,包括黑胶唱盘、唱头放大器、功放、音箱等产品线均有涉猎




AVID 一贯坚持生产完美性能与耐用度的产品,追求的精确与正确应用在许多方面。例如高精度 CNC 加工中心,可以控制准确度在几微米范围;电源供应器的电容都采用人工挑选的方式;每个零组件在整机组装与测试前,都经过严谨的检测;制造的公差容许值极小;所有零件都可和自家产品的其他器材通用。拥有军工技术背景的 AVID 所打造的旗舰唱盘,到底有何奥妙所在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独特的软盘悬挂设计

我们发现英国人崇尚软盘设计,比如 LINN LP12 就是典型的软盘,和德国人崇尚的硬盘设计(比如 Clearaudio)可说是各有所长且各自精彩。AVID 的核心业务是黑胶唱盘,在设计上的考究和独到的悬挂避震设计,令人对软盘有重新的认识。




AVID 提供多个唱盘系列产品选择,而 Acutus 则是旗舰唱盘型号,最早于十年前就推出了基础型号,而前段时间则研发出最高级别的电源供应器和驱动马达(十年的进化之路,可见厂方锲而不舍、力求完美的钻研精神)。因此,现时 Acutus 同时提供三个不同版本选择,包括基础版的 Acutus SP、进阶 版 的 Acutus Reference SP 与最高阶的 Acutus Reference MonoSP。三个版本的唱盘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外置电源供应器和驱动马达的级别高低。AVID 认为 Acutus 唱盘的设计已经代表厂方现时的最高水平,而他们研究表明,其实对于供电系统的提升更能显著改善唱片重播的潜力,但打造极致的电源却需极高的成本,因此 AVID 干脆设定了三个不同档次的选择,供玩家根据自己的预算和要求选择。


我们熟悉的 LINN 是通过底座内置三点弹簧悬浮的方式构成软避震结构的,其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调校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专用的支架支撑后才能调校。而推出年代较新的 AVID 则设计了两层底座,底层三瓣式底座采用精密铸造方式制造,外沿设计了粗壮的悬浮脚座,对整体唱盘作前二后一的三点式支撑。精妙之处在于三个脚座内颇为复杂的结构,首先是每个脚座各内置一个螺旋弹簧作垂直方向的避震,其次再通过惰性胶圈作水平方向的限位固定,从而令转盘轴承底座悬浮于支脚底座上,彻底隔离了从机架等环节传导的震动干扰。




而上层的副底座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工艺制作,连接了唱盘轴承和唱臂座,其船型的结构结合内部加强筋设计,也是杜绝谐振的理想结构。这个设计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将垂直摆伏锁定在 2.5Hz,转动时的水平摆伏控制在 4.5Hz 以内。整个副底座通过三点悬浮于三瓣式底座的脚座上,AVID 在脚座底部设计了细牙的螺旋水平调整装置,可轻松地调校唱盘的水平。因此 Acutus转盘经按压会产生上下浮动,但合适的阻尼控制很快就能令唱盘稳定下来。另一精妙之处,是由于转盘副底座与唱臂座相连,转盘和唱臂可视为在相同的平台上工作,因此Acutus 唱盘在播放的时候即使转盘大幅上下浮动也不会影响唱头的循迹拾音工作,丝毫不会出现跳线失控等情况。






顶 级 的 Acutus ReferenceMono SP 采用特别设计的 24V 交流马达,其分离式的设计能避免震动影响唱盘。马达内部轴组件由多个元件组合成,以降低内部震动,马达中使用配对过的双线圈设计,由独立的电源供应器供电。其实驱动马达采用半分离外置式设计,但仅通过一组限位胶圈将马达“固定”在底座特定位置上,从而确保驱动皮带获得最合适的张紧力。原厂设计了双皮带驱动带轮,目的是减轻一条皮带驱动的负担,令驱动更轻松可大幅降低马达和皮带的摩擦震动。


倒置式轴承系统

Acutus 转盘的轴承系统设计同样比较考究,其采用倒悬式支轴设计,支轴用不锈钢精密加工的锥形,顶端设计了圆坑,安装了高硬度的钨碳化物滚珠,以单点方式支撑由Acutus的转盘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主体,在其上再覆盖一层秘而不宣的材料, 从而采用不同材料的各异的物理谐振特性杜绝任何微弱震动的干扰。 AVID认为转盘无需过于厚重, 太重了只会加重轴承的负担和磨损,也令平稳驱动变得更为困难,从而得不偿失,因此控制在合理的重量才是正确的选择,这点和同样来自英国的 LINN不谋而合。但转盘虽然不算很厚却也重达10公斤, 可见材料的密度非常高。Acutus原厂提供 SME唱臂座, 客户也可选购不同的臂座。 这次试听搭配了久负盛名的 S M E V锥管轴承唱臂, 其优异水平无需再多介绍了吧。 而唱头则是德国 Clearaudio的旗舰 MM头 Charisma, 这款唱头采用钻石针尖,声音细致度和密度感巅峰了我对 MM唱头的认知。



同大功率后级的电源供应器

作为厂方的旗舰, Acutus Reference Mono SP比较其余两个入门进阶版本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体型如同大功率后级的 Reference Mono Power Supply电源供应器。此款全平衡电源设计。


很多朋友都会以为这是一台输出功率500W以上的后级功放, 用这么大一台供应器为小小的驱动马达供电, AVID是怎么想的呢?其实电源供应器就相当于一部电源再生工厂,在电路前端采用 DSP线路对输入交流电作波形和电压的重整, 后端则是真正的双单声道平衡设计的输出供电组,各别供电给予驱动马达的两个线圈,从而确保驱动马达获得最强的扭力和最稳定的运转工作,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降低了Acutus的运转噪音, 获得前所未有的稳定性。如此庞大的供应器内采用两个1kVA的主变压器, 两个电源控制级,两组大型滤波电容,两组软启动电路板, 就如同大功率平衡功率放大器一样的配置, 所有的这次我们试听的是Acutus Reference Mono SP,采用的电源供应器体积相当庞大,不提醒的话计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静若深海、动如脱兔

试听搭配英国EAR834P 唱 放、 Chord CPA8000前 级、SPM14000MKⅡ单声道后级功放与 ALBEDO Atesia旗舰音箱, 其它器材我们都很熟悉了, 这款2017年才在慕尼黑音响展上发布的旗舰Atesia采用3.5路7单元设计, 采用 Accuton新一代 Cell Concept顶级系列单元,包括1寸纯钻石膜球顶高音、两个5寸陶瓷中音、以及四只8寸陶瓷低音, 箱体外部由高级皮革包裹, 美貌与靓声并重。




以 Acutus Reference Mono SP重播多张 Clearaudio重新母带处理复刻发行的名家名版唱片, 这套系统所展现的音质透明度、细腻度与音质的密度感都是 Hi-End极品级水准的。 即使是在音乐舒缓的乐段,那极低的底噪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聆听黑胶,连其中细微的乐器**与弱奏的细节都历历在目, 鲜明的细腻度再现能力,以及泛起的充沛空间泛音所营造的活生现场感,比我听过的绝大部分顶级数码播放系统都好不止一个层次。而当音乐行进中的强弱力度变化, 以及各声部乐器的音色鲜活感,也彰显了顶级黑胶系统应有的魅力。 当阿格丽姬手下的钢琴演奏出普罗科菲耶夫与拉威尔的钢协,那雄厚又通透、灵动又从容的音质,权威又具霸气的乐器形体与柏林爱乐的鲜明层次与弦乐群张力, 已是 AVID唱盘极低底噪与挖掘出丰富细节的最佳证明。




再来卡拉扬棒下穆特演奏的莫扎特小协,那华丽的琴音极富质感相当诱人, AVID不会有迟缓肥厚得发腻的低频, 也不会给你闪亮璀璨的耀眼高频, 但重现的声音轻快甜美、活生自然,它的音质通透、细节丰厚、动态凌厉、气氛鲜活。用这套唱盘听黑胶我最想做的,就是一张张黑胶从头听到底,不愿离开这个满室飘满音乐芬芳的试音室了。














作者:学明
分享 转发
TOP
2#

学习了
中港进口包税清关,10年从业经验。微信电话:18927400946 小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