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via
- 论坛学士
- 130
- 130
- 2008-10-01
|
1#
t
T
发表于 2009-07-17 05:49
|只看楼主
如何来正确的评判一套(件)音响器材的音色?
如何来正确的评判一套(件)音响器材的音色?
对音色的喜好,不同的人会有各自不同的偏爱。尽管人们对不同声音音色的认同是比较主观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学及电声学的专家们通过对音频领域的研究业已取得了愈来愈多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现代HI-FI高保真音响器材对电声的转换与还原,已愈来愈接近原始声源的再现,因此,现代HI-FI音响器材能否重播与还原信源的准确音色,已经有了一些可资参照的客观标准。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的音响与音乐爱好者,对于这些专业级的电声及音频学上纯粹理论性的参考标准,一般都是无能为力,甚至是无可奈何的。发烧友们的所谓“发烧”,其实就是对所酷爱的音响与音乐那种敢于献身的契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一大批敢为人先的前辈发烧友,已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可资借鉴的发烧经验。这其中,当然包括了“如何通过主观听觉来测试和鉴别一套音响系统的音色?”。
判断一(件)套音响器材的音色,当然用我们熟悉的声音作比较了。例如,人的自然发声、歌唱家的演唱声等,因为这些声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最熟悉的,对它们的发声习惯和机理,时时刻刻耳濡目染 。听对话、听歌唱时,对于每个有着正常听力的人来说,都会着比较容易分辩出重现的声音效果是否“传真”、是否真实。特别是对那些DIY者来说,一件DIY作品是否算作成功的最关键一道关口就是语言关。您总不能让蔡琴大姐一会年轻十岁,一会由苍老几岁吧。或是一会儿感冒了,一会儿又奶气十足,爹声嗲气的了吧。但是,由于人声的频响范围较窄,因此,仅用人声为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前辈烧友们发现,用标准的(当然,这里的标准指的是那些算得上大师级的经典录音了)小提琴声、钢琴声。这些大师级的小提琴录音在通过音响重播时,很容易测试出音响器材的高频响应的质素究竟如何,如,是否有着自然悠扬悦耳、泛音绕梁的感觉,琴音有着自然朴实的(木)质感,而又不能有生硬刺耳般的唐突之虞,即发烧友们经常津津乐道的轻松悦耳的、自然流畅的“松香味”,则为上乘。最让发烧友称道的就是那张DG的《卡门幻想曲》,或者PHILIPS的《帕格尼尼小提琴》。能播放好人声、歌唱声、小提琴的悦耳之声,这(件)套音响器材还不能够算得上音色俱佳、俱全的HI-FI高保真发烧器材呢。还要测试器材的瞬变动态和频率响应特性等。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典范级录音则更是音响器材测试中,当之无愧的且必不可少的最后一道“杀手锏”了。如果,您的系统在顺利地通过了以上重播测试后,如果再能重现出诸如史坦威大钢琴录制的音乐作品里那种从高频段到低全频段的音色变化和快速的动态瞬变响应,恭喜你,您的音响器材真的很HI-FI了。值得一试的MIT的《动态钢琴》、《萧邦钢琴曲集》等……….
考验HI-FI发烧器材的重放能力,还要经受得住古典音乐的测试关。古典音乐的收录是极少通过如回音残响等美化音色的信号处理器件来“调味”的,相对于流行音乐以及其它音乐形态音乐而言,古典音乐的录音是较为原汁原味的高保真录音方式,像一些四重奏、五重奏等小型室内乐就要求器材有特别高的诸如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力,方才可以使人有投入的感觉。因此,一些经典的古典弦乐和现场爵士乐都是非常非常的能考验出器材的素质。由于这些作品在录制时收录了很多微弱的现场同步声信号,所以当用器材在演绎这些音乐录音作品时,对器材的考验就显得格外的“残酷”,如能理想地把这些微弱的信号一一分解重现出来,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空气感”和“堂音余韵”等东西就会精彩纷呈般的浮现在听音环境中,而不仅仅是我们的跟前。
……………………
|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