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茶如此,玩音响何尝不是如此? [复制链接]

1#
手还温暖的时刻,应该有一个人来牵。茶还馨香的时候,应该有一个人去饮。
  有人这样讲:酒是纵横江湖的侠客,茶是隐逸山林的高人。 诚如是理,二者有相通处,亦自有相别处。记得有一阙《六洲歌头》有这么几
句:“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每一个人青衫薄时,无不是血气方刚,要的是快意恩仇。
做的是千古侠客梦。而经过了多少血腥争斗之后,看穿了浮沉荣辱,功名利禄,一腔热血自然归于静谧,更希望能有一方青山,一块碧水。于
其中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斗酒肆虐,最后归于一盏清茗之中。
  屈指算来,入茶道中不觉忽忽已十数年。以天下之大,自不敢说遍尝香草嘉木,却也是品过了许多的滋味。所谓的曾经苍海,只不过是一
种说法而已,生如电光石火白驹过隙,而大地永恒,时间无崖。谁又能真的经过苍海桑田?
  饮茶亦如是理,不可能遍历。那么所有经过的关于茶的一些往事,是关于茶的,或许是关于更久或者是更远的,是关于人,关于那些发生
过的林林总总的事,在记忆中存留着,不曾忘记。在岁月中沉淀凝结,成点点茶事。
  经   前前后后拥有关于茶的书应该有十多本,手头留下来仅存的只有三五本,于这中间,有一本最舍不得借也从来没有人借过的,名字
叫做《古今茶事》,只所以不舍得借给别人,是因为它是一本老书,应该是印刷于上个世纪初,倒翻,竖排,繁体字。且那个时代的印刷技术
与当下实在无法比拟,不少的字模糊不清,读起来很有一些吃力。而只所以从来没有人向我开口借这本书,应该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这件事
情细想起来很有些禅味和哲理。拥有的东西一方面是财富,另一方面未必不是一种负担。从一方面来讲是坏处,另一方面未必不是一种好处,
就像那个丢马的老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偷来的。那是一个借阅图书的小店,其中有一部分都是旧书和过期的杂志,是老板从收集的废报旧书里边挑
出来的,放在那里供人们借阅。这本《古今茶事》应该就是这样的命运。看到的时候,品相已是被糟踏的不轻了。无人问津的被扔在一个小角
落里,尘垢满面。 仗着曾读过一些繁体古文的功底,拿过来随手翻了只数页,便发现这是一个沦落风尘的奇女子,第一个念头便是拐了回家做
媳妇儿。
  袁枚说过书非借不能读的话,其实他不知道偷来的书更是能引起人认真阅读的兴趣。那是一本非常详细全面的关于茶的书,基本上囊括了
自唐宋以来,关于茶的种类、产地、加工、保存,还有各地水的质量,关于饮茶器物及方法,还有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关于茶的秩事。共分三辑
,第一辑专著,第二辑艺文,第三辑故事。试列其目录如下:第一辑:《茶经》,《茶水记》《十六汤品》《采茶录》《茶录》《试茶录》《
宜和北苑茶录》《品茶要录》《茶谱》《茶疏》《茶解》《考磐余事 茶》《本草纲目 茶》《煮泉小品》。 第二辑:《文》《时》《词》《句
》 第三辑:《方法》,《水泉》,《地域》,《店室》,《宜政》,《品名》,《效能》,《饮酬》,《时文》,《嗜习》,《器物》。
  再之后,又有了更多的关于茶的书,包装豪华,印刷精美,但却总感觉不及这本书有味。缺少了一种时间冲洗后的苍桑感。 个人以为还有
两本值得一读的,一本是日本一个叫天苍岗心写的薄薄的小册子,对日本的茶道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一本是《中国品茶地图》比较详细
的介绍了中国各省的名茶,产地及一些历史典故。
  器   中国茶道自唐宋发展,兴盛于明,据传鼎盛时期,饮茶所需的器具竟有一百七十余件。其繁杂程度可想而知。目前品茶所需器具,
不外乎茶壶,茶盅,茶托,茶海,茶签,茶匙,茶夹,茶炉,闻香杯,公道杯,受污,等十余种而已。但就是这十余种工具,现在的人们很多时
候也不耐烦去一一使用了,更多的时候习惯用一盏随手泡,沏了来喝而已。只是我不是很清楚这样还算不算“品茶” 。
  算起来,手头的茶具也有六七套,有石的,陶的,瓷的,紫砂的。第一套茶具也是一直使用到现在的一套茶具,是一位至交的朋友相赠。
那时,初涉茶道,而友人的友人送于他一套茶具。便转送于我。凭心而论,并不是特别好的茶具。是一套陶具,一壶、一海,四托、四盅、四
杯。壶以沏茶,盅以啜饮,杯以闻香。茶盅与闻香杯内涂层是低温粙,沸水中煮过,片片开裂如均瓷状,留香持久。美中不足的是陶壶上垢较
慢,且不坚固。但因为是最早的,多数情况下一直以这套,屈指算来,养了也有十多年了。就如初恋的情人般,纵是有些许的不如意,却总是
难以割舍抛弃。
  还有一套喜欢的玲珑壶与玲珑杯,一壶双杯。杯壶皆双层,中空镂花。一壶可置于掌中。满斟恰好是两杯。不论水温多高,杯与壶都不会
烫手。使用极方便,缺点是容量过小,且紫砂成色有杂。后不知被那位朋友偷走两杯,仅剩一壶。我一直想找到那位偷走了杯子的朋友,把壶
送给他,以成全这套茶具,可惜的是,没有人承认。 余者碌碌,无需多言。
  前些时间去一位人民公仆家里,看到一套茶托,制做极工,采用于江西婺源龙尾山所产之石,与歙砚采用同样的石材,雕琢极其精美繁复
。第一眼看到,以为是石砚,再看才发现是茶托。必须承认这个东西很漂亮,但是我却并不喜欢,因为这个东西做茶托,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至少我以为。茶事之中,蕴有深义,而这种深义却是应该通过普通平凡的形式表现出来。他应该是一种苦心经营的简单,大巧之后的拙,大音
之后的稀声。如同执手相看泪眼的沉默。
  严格的说起来,现在的紫砂茶具,都不能算帮是正宗的紫砂茶具,制作人或许可以具备比大师还要高的技艺,但不幸的是,他们不可能具
备大师们当年所拥有的条件了。
  紫砂的泥料,主要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紫泥是产于陶土甲泥矿中的一种泥料,本山绿泥烧成以后呈黄色,是甲泥矿
内的夹脂;红泥又称朱砂泥,是夹在陶土嫩泥矿中的泥料。甲泥和嫩泥是宜兴日用陶长期大量使用的原料,紫砂泥因此称为“泥中泥”。在宜
兴陶原料的开采中,紫砂泥所占的比例非常少,大约只能占到千分之一左右。 并且这所谓的千分之一,现在也极难得到上品。这对于当代的制
壶大师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真正上等的紫砂泥。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记得曾看过一个记录片,一位国家级的制壶大师珍而重之的拿出一把壶,言是其最珍爱的作品,因这把壶用了其祖父传下来的几钱真正的
紫砂土。其祖父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遗产是一点点紫砂土,经过了父亲再传到他的手上时,只剩下三两,而在这把壶中竟使用了若干钱这正宗
的紫砂土。所谓寸壶寸金的说法,丝毫不为过的。
  说到壶,不得不提一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伟大的导师发起的文化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各地。很多制壶大师也被打倒,下放生产一线劳
动制壶。一些老茶客喜欢搜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紫砂壶,其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淘到某位大师的作品。
  沏   能沏出一壶好茶,和许多有关,与茶有关,与温度有关,与火候有关,但于其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水了,陆羽茶经中曾有言,十
分水七分茶,可出十分汤。而十分茶,七分水,则汤至多七分。
  于是古人对于沏茶之用水,自是异常重视,陆羽曾历经名山大川,将天下之水分为十等,乾隆出巡,随侍带有制做精准的银等子,以测量
各地水质,清朝皇亲贵族要饮用北京郊区玉泉山的水,就是乾隆测量对比全国各地水质之后的结果。 若真的把茶比做隐逸山林的高人的话,那
么把水比做什么?我还真的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比方,或许比做红尘知己?
  水有三态,一沸,二沸,三沸,一沸如蟹眼,二沸水如涌泉,三沸如漫瀑,茶经有云三沸已老。从一沸至三沸,只不过短短一两分钟时间
,而水竟然已老去。煎水之际,常有某种莫名的感慨,自嫩至老,竟然只是一瞬。
  曾经有过一段异常闲适的日子,虽然那段闲适有些刻意经营的味道,但的确那段时间里,心情慢慢的平和空逸。那些日子里,品茶是必不
可少的事情之一。几乎每周都要品上一次或两次。兴致到时,曾驱长车,踏深山,探幽谷,只是为了寻一汪清泉。以用来沏一壶好茶。在某些
方面,真的应该羡慕古人,他们不用费那么多的功夫。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无法领略到现代科技所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事实上,我一
直不能判定这能不能被称之为幸福),但他们至少可以很轻松的在未被污染的环境中,很容易的找到一眼清泉,溪水,至少有一眼甘冽的井。
而我们却只能用带着漂白粉味道的自来水沏茶。自来水,很轻松。只是饮起来口感却重的多。无奈之下,只好用那种被称之为“纯净水” 的液
体。是的,那很纯净,他们说纯净到没有任何细菌,但我知道,若果如是,则水中也没有任何应该有的微量元素。但事实上是:鬼知道那些液
体里究竟有什么。更加无奈的是:你没有更多的选择。
  曾经有朋友至山东公干,临行问要不要捎些什么,我送于朋友一只25公升大壶,让带一壶豹突泉水。朋友归来的时候对我讲,那泉早快干
了,所谓的泉水是人工用水泵往上抽出来的。我和朋友一起骂了一声靠。不过据说近些年情况有所好转。据说而已。
  饮   茶经有云饮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此中有深意,茶道应该是更接近精神而非感官。当某种事物向艺术的方面靠拢的时
候,他本身质的东西已是在其次了。我们知道做菜讲究的是色香味。在这里,味排在最后。亦是同理。
  但是,“神” 和“趣” 属于形而上的东西,如同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所以我们无法对之做出更多的诠释。但幸而这神
和趣是建立在“饮”之上的,那么还是来谈谈饮。
  单纯的归结于味觉之上的饮,是茶与味蕾的一次亲密接触,它只关乎如何使最多的味蕾接触更多的茶, 绿茶之味,在于纯,红茶之味,在
于醇。若说绿茶是青春靓丽的活泼少女,她的魅力在于单纯的浅薄,与未谙世事。而红茶则是仪态万方的成熟少妇,雍容华贵热情似火。使人
欲罢不能。
  近些年风行的普洱,有些被炒作的成分在里边。个人一向以为,品茶亦如学艺,需自最基本之处始,以后逐渐进步。未到某一个层次,很
难真正的欣赏到那一个层次的韵味。普洱的味道在于返朴归真。若真的欲达到这个境界,需一路品饮而来方可。如绝顶的武林高手,自吹毛利
剑,自重剑无锋,而后竹木之剑,直至最后妙手空空,却有剑气纵横。
  普洱之境界应自是最后的无形剑气。以无味溶百味。 每每看到一些附庸风雅的“品茶” 爱好者装模做样的说到某茶如何如何并且总是说
不对路的时候,总是从心里有些不屑。这些人并不具备这样的水平,偏偏要装成有这样的水平,何其累人。直到某天,我把这些人拿来和那些
口口声声喊着“为人民服务” 的人们做比较,那一瞬间我就原谅了那些附庸风雅的伪茶客,我甚至感觉这些人简直可爱的像天使。你看,品茶
真的能叫我们学会宽容。
  一直很自得于自己的一个小发明,那便是以苦丁沏观音,有朋友曾戏将这个发明取名为鸡尾茶。具体方法是加热水的时候,放入洗过后的
苦丁,等到这水沸后,用来沏铁观音,其味厚重甘冽,且韵味悠长。妙不可言。
  还有一个关于普洱的饮法,很是有趣,特拿出来与朋友共飨。原理:普洱茶经过压制,所以茶水一定要控制好渗透析出的速度,保持汤色
的一致。方法:控制冲泡时间。道具:飘逸杯步骤:1、茶叶取泡杯容量三分之一,沸水冲之。然后弹指20下,倒掉洗茶水。2、洗茶二次,本
次弹指15次,再倒。3、第一次冲泡,弹指14次。4、第二次冲泡,弹指13次。5、第三次冲泡,弹指12次。6、第四次冲泡,弹指11次。7、第五
次冲泡,弹指10次。从第六次起,每次增加一弹指,最多到20弹指。据说,好茶18泡。能到12、3次已经算不错了。
  实际上,这些方法已很早不用。最早的时候,用表,之后沏茶用沙漏,再之后,弹指,再之后,凭感觉而已。我在这里说了这么多,但关
于茶的“味” 却基本上没提。那不仅仅是因为我表达能力的低下,更重要的是,是那一盏茶中,他所蕴着的滋味,直达生命中的最深处。那最
深的,无法言说。
  早有哲人告诫我们:可以言说的孤独,都不是最深的孤独,同样的,可以言说的味道,都不是最深最本真的味道。那些东西应该在于意会
之间,而决不是言传。
  你我之生命,均如茶,亦曾青涩,亦曾甘冽,而年华似水,一次次的高冲,一遍遍的滚烫,一泡再泡,到最后无所释放,慢慢淡了滋味,
浅了颜色。最终是白水一杯,归于淡泊。然而,那无味中,含着百味。那平静淡然的笑容里,有着曾经的苍桑。不可言说,不可言说。每想至
此,赵州禅师的那句话便如当头棒般想彻在心间:“喝茶去!”
  喝茶处,且到: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asker=wangwang&shop_nick=%CE%D2%B0%AE%CC%EC%B5%FA
                         13953891680  一起谈茶说乐!
[url=][/url]
[url=][/url]
123.jpg (, 下载次数:16)

jpg(2009/3/17 21:25:35 上传)

123.jpg

124.jpg (, 下载次数:19)

jpg(2009/3/17 21:25:35 上传)

124.jpg

125.jpg (, 下载次数:16)

jpg(2009/3/17 21:25:35 上传)

125.jpg

126.jpg (, 下载次数:18)

jpg(2009/3/17 21:25:35 上传)

126.jpg

最后编辑发烧碟王888 最后编辑于 2009-07-13 22:37:11
分享 转发
TOP
2#

呵呵
TOP
3#

上好茶!
TOP
4#

太牛了 !
TOP
5#

牛人。
TOP
6#

呵呵  不敢牛
TOP
7#

楼上可以谈谈,炭火,酒精,电火沏茶有什么味道上区别,我喜欢喝岩茶。
TOP
8#

汗。。。。。。
TOP
9#

炭火,酒精,电火沏茶有什么味道上区别?不能说没有区别  只是区别甚小,主要原因是水都是一样的桶装水。炭火持久,酒精绵软,而电火则也不是很差——坦率说,自己平日都是电火。只有回到老家,采用木头生火,用多年的老壶,味道与在市区大不同。呵呵
TOP
10#

涨学问了多谢。
TOP
11#

原帖由 发烧碟王888 于 2009-3-18 14:35:00 发表
炭火,酒精,电火沏茶有什么味道上区别?不能说没有区别  只是区别甚小,主要原因是水都是一样的桶装水。炭火持久,酒精绵软,而电火则也不是很差——坦率说,自己平日都是电火。只有回到老家,采用木头生火,用多年的老壶,味道与在市区大不同。呵呵
      心情不一样,茶味亦不同!
TOP
12#

对  所以我的主张是  闲心时听乐  无聊时品乐
TOP
13#

功力到家了,玩得有味道了,茶和烧分不开。
玩hifi的乐趣在于—自己快乐!
能和朋友一起分享更是快乐!
TOP
14#

上茶!
TOP
15#

原帖由 发烧碟王888 于 2009-3-19 13:20:00 发表
上茶!

好嘛!上茶!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09-03-19 14:48:41
TOP
16#

原帖由 发烧碟王888 于 2009-3-18 21:04:00 发表
对  所以我的主张是  闲心时听乐  无聊时品乐
    心闲时静坐品茗赏乐,烦心时运动放飞心情!
TOP
17#

时光兄弟的几杯茶拍地可是出了韵味!
TOP
18#

呵呵
TOP
19#

照片拍得很漂亮哦
TOP
20#

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