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EACH 150纯晶体后级套件装机说明(第一部份)【转帖】 [复制链接]

查看: 2750|回复: 1
1#
LEACH 150纯晶体后级套件装机说明(第一部份)

摘自:www.diyzone.net    作者:TONY1221
★本文欢迎转载   请注明出处为www.diyzone.net

前言:在PHASE 120 MOSFET后级全数销售完毕之后,尽管要求复刻的声音不断,但DZ选择默默的进行新款纯晶体后级的开发。新款后级必须具备高功\率、强大驱动能力、音质纯净等要求,在反复的论辩下,我们决定以Marshal Leach教授所设计的LEACH AMP为蓝本,衍生出LEACH 150纯晶体后级套件。本机采用全对称互补OCL电路架构,也是「双快枪后级」的进化版设计,至今仍广为各大HI-END厂商所竞相采用,性能备受肯定。

在LEACH 150后级完成规划测试之后,由于Marshal Leach教授在零件的选择有其特殊的坚持,因此DZ整整花费超过半年的时间来进行备料,终于顺利的在2005年的第三季将这款经典机种呈现于DZ网友面前。LEACH 150纯晶体后级套件装机说明将包含两部份,第一部份为放大器本体的组装与调整,第二部份则为单声道喇叭保护器组装、系统配线与装箱,将连续刊登。请网友在装机前反复浏览与阅\读,只要您够细心,即使是初学装机也可以轻易完成这款素质优异的大功\率后级!




本机电路基本上维持Marshal Leach原创精髓,并取消可能影响音质的限流保护电路。在串迭差动输入级部份加入恒流源电路,藉以提高CMRR强化整体性能。电压放大级仍为CE组态,简洁明快。电流增益采用三级达灵顿电路,面对低阻抗负载时,面无惧色,应付自如,可以轻易推出强大的电流!全机采用特殊的两段式负回授技术,分别在预推级输出预先高频负回授和功\率级输出使用低频负回授,因此工作上相当稳定与可靠,也为优异的音质表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PCB规划概念延续C12、PHASE 120的ALL-IN-ONE设计,整合整流滤波电路、主放大电路及功\率晶体模块于一体,大幅简化整体配线,减少组装过程的变量,因此非常适合初学装机。我们刻意预留驱动级独立供电的输入端子(+V1、–V1),可考虑升级外接驱动级稳压。当选择外接驱动级稳压电源输入时,必须将R21、R22解焊拆除。本机同样预留了DC SERVO (MONO) 结合孔位,除了可以使用原设计的以直流负回授电容C17来控制输出中点外,也可以轻松外接DC SERVO(MONO)模块来主动控制输出中点,体会另一种不同的音色表现。



PCB组装与测试
由于采用ALL-IN-ONE规划,因此PCB组装并不困难,确实按照零件表所列,一个萝卜一个坑正确地依序安装即可,老手也罢,新手也罢,只要细心就一定能成功\。请注意,晶体机容许\错误的空间相对较小,加上全机各级又是采直接交连的架构,环环相扣,要成功\的无误的安装,一击中的,除了细心再细心,检查再检查,也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总之就是:帮每个电阻找到自己的家;晶体管NPN与PNP不搞混,EBC接脚务必正确对应;二极管、电解电容极性有别,接脚极性也须正确对应,切勿倒施逆行。





D1~D4为功\率晶体偏压的热补偿组件,D1~D4封装外壳必须与L型散热转接铝板确实接触到,D1~D4金属接脚经过折弯加工后仍然是与转接铝板保持绝缘状态,建议D1~D4留到最后再安装,如此比较容易掌握与转接铝板的距离控制。



以TO-39、TO-3封装这类外壳为金属的晶体管,其金属外壳即为C极,不可与其它不相关焊点发生误短路。

TO-3功\率晶体安装步骤:晶体管-硅胶片-L型散热转接铝板-绝缘套-PCB,金属外壳(C极)再透过螺丝与PCB导通。





晶体管请务必依照标示来正确安装。

整个测试过程只要以T390两组各自独立的AC 42V供电即可,上电前,先将VR1逆时针转到底,也就是使功\率晶体静态电流为最小状态之位置,并且在正负电源供电路径各自串上10奥姆限流电阻。



以晶体管组成的OCL放大器,其测试调整方法万变不离其宗,也没有太大差异,写来写去就是那一套而已,基本简易的测试步骤归纳如下:

测量输出中点,输入端与GND短路,测量OUT对GND之DC电压,理想值是越接近DC 0V越佳。
测量输出噪声,输入端与GND短路,测量OUT对GND之AC输出讯号,理想值是越小越好。
调整静态电流,调整VR1,使10奥姆限流电阻两端产生DC 2V~2.5V压降,越高的静态电流,功\率晶体相对的越热。
测试放大作用,在输入端加上输入讯号,此时输入端与GND不可短路,测量OUT对GND之AC输出讯号,是否有对应的放大作用。
如果有时间的话,验证各级的工作点是否合乎默认值,一方面可以确认全机是否正常工作外,在遇到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故障时,也才有个检修判断依据。



调整VR1,使10奥姆限流电阻两端产生DC 2V~2.5V压降。

测试完成后,实际工作时是不需要限流电阻,请将限流电阻移除,+V端子两端短路,-V端子两端短路。

J1即为直流负回授电容C17之两端,不使用DC SERVO时,J1必须为开路状态。



升级使用DC SERVO时,J1排针需套上短路帽,使其为短路状态,再以铜柱结合DC SERVO(MONO)。(编注:标准套件已经包含DC SERVO模块,网友可选择是否加装)。

关于全机的装箱与配线,我们将在第二部份中详述。(待续)
diyzone1.jpg (, 下载次数:4)

jpg(2009/3/30 11:32:45 上传)

diyzone1.jpg

分享 转发
招聘电子工程师
  熟Layout、音响类电路设计,有经验者优先!
  有意者请发简历到iris.lin@guacamole1394.com
      或来电:0592-5860382(林小姐)
TOP
2#

回复 1# 285347854 的帖子

声音如何?
生命在于运动!音乐源于自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