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吹水公07年在168露面后,凭借扎实的业务水平,勤劳的发帖,豪爽的待客风格迅速在国内发烧友中崛起,个人影响力甚至波及到港台国外的华人发烧圈,乃圈内当红第一偶像。吹水帮也一跃成为第一发烧帮派。仰慕已久,趁着3月份去广州出差的便当,联系了吹水公,以求登门取经。吹水公很爽快的答应,并指点路途。
3月7日下午,从大巴从广州天河客运站到顺德大良站,由于时间把握不准,到站时水公和帮主阿苏已在站外苦等了半小时余,短暂寒暄,送上事先备好的廉价土特产少许,直奔水公毒巢。
此行来的也巧,水公刚刚对系统进行了7小改,一大改,进门就看进一对一人高的ROCKPORT MIRA,中间还有一个半米出头的贵丰合并后级,造型甚是出色。先听我带来的几张CD,几张碟都是欧美版和日本版的原版CD,我听的很多遍,非常熟悉,结果除了最后一张Josh Groban的专辑播放感觉比较平衡外,其他几张如sarah brightman ,Celin Dion的演唱会都暴露出录音失衡的问题,显得过亮不耐听。而这些问题在我自己的系统上都是不明显的。
随后换上水公的百万计LP登场,听了几张碟,印象最深的是一张60年代出的LP都轻松战胜水公的德国发烧CD,这也是我第一次听LP,感慨这几十年技术的进步仅仅是录音的载体方便性,而不是声音提升。LP的声音听起来更为宽松,丰满度大大超越CD,无坚硬感,可以明显的感受声场上填的很满,而CD虽然效果也不错了,但是一对比,确是输的很惨。要说LP的不足,一是碟片难买,要是想听新出的一些内容,恐怕是有钱也买不到了;二是操作不方便,没法象CD那样遥控选曲;三是如果保存不好,沾上灰尘,播放的过程中会有炒豆声低噪,而且非常明显。
说到为什么这么佩服水公,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公一直通过PK的方式来选择器材,这也是我最推崇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很多人买器材因为条件原因没法做对比,只能通过杂志,朋友推荐等方式,这就带来了局限性,甚至以为越贵越没错 ,举例说大部分烧友视FM为神器,听过的没听过的都说好,因为价钱在那里,杂志上也是吹上了天,能拥有是身份的象征,可真的是好到没话说么??水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打破了很多我们错误的思维:一是水公玩了很多年,现有的器材都是PK后认为好留下的,很多PK的结果也不是他一人得出的,而是公认,现在水公也以PK器材为乐;二是水公有财力,几乎所有大陆港台有售的主流器材都用过或者PK过了,难道自己的耳朵比不上杂志的文章么,三是水公有时间有精力也好折腾,个人玩家身份,以钻研器材为乐。这3点注定水公一定玩的上道。
他的器材我就不多说了,除了听音室太小容不下大米啦充分呼吸,其余以我的水平是挑不出刺的。不知不觉听到6点多,水公热情挽留吃饭,说有两个桂林烧友和江湖大侠老浦东一起来,正好大家见一见。晚上一起7个人在包厢碰面,第一次见到老浦东,颇和想象的不同,以前的印象是常在网上骗人,真人的感觉倒是很随和,虽有50多岁,神采焕发,心态年轻,若他说自己是台湾老板,骗几个女服务员一起回去怕也不难。借用一下阿苏的照片,6个人一起喝了一瓶马爹利XO,一瓶不知名陈年白干,外加2瓶啤酒,而且喝的速度很快,几圈下来已经没了,桂林大哥开场豪爽,尾声已经语无伦次了。由于本人事先声明一瓶啤酒就倒,所以水公没有强求,整晚只是添了两口XO,趁他们喝酒加紧吃菜。晚宴结束,水公又亲自酒后驾车,送我到顺德城外的的士站,并亲自谈好回广州的价格。老浦东和桂林烧友则先去水公毒巢打盹了。
此行甚是愉快,但怕是不久又要破费做升级打算了。有水公如此烧友,实乃圈中人福分也。
-
-
干杯.jpg
(, 下载次数:7)
jpg(2009/3/12 0:34:31 上传)
-
-
马爹利.jpg
(, 下载次数:6)
jpg(2009/3/12 0:34:3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