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马大猷院士: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 [复制链接]

查看: 2184|回复: 6
1#
[转帖]马大猷院士: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
 

科学时报 2007-6-11     作者:马大猷

 
 
    我国春秋战国经过长期战乱,后期就有了和谐的思想。《礼记·礼运》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这就是说,未来的世界应该是奉行大公无私的价值观,选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来管理的,整个社会讲求诚信与和睦,人人各得其所,没有无谓的争斗。这不正是和谐吗?这不就是人们企盼的世界大同吗?

    现在,全球人口60多亿、民族2000多个、宗教几百种,有各种不同的信仰和见解,非常复杂,矛盾、争吵甚至战争都不可避免。就是现在,虽然60年来没有大战,但小战不断。中东几十年来由于以色列问题战乱不停,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几乎都已被卷入纷争;几个大国大规模插手,使局势更为复杂。在这种局面下建设和谐世界的问题,恐怕要作长期打算。

    建立和谐世界,首先在国家。几个倾向于和谐的国家领导,在国内推动和谐,同时与其他国家建立和谐关系,可以形成初步的和谐区域。1992年成立的欧盟就是这样的区域。他们经过共同努力,已成立统一的议会和不少经济组织,虽只是局部的初步融合,却很值得注意。现在,南亚、南美等都有类似的融合努力。总的说来,和谐符合人们的要求,假以时日,总会逐渐形成若干和谐区域,最后将组成和谐世界。

    “和”是中华民族的本色。古人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和”的实质是恰到好处,这一直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根本。从唐朝提“儒、释、道”直到民国,三教信众都在户籍上注明,兼容并蓄,从无争执。几千年来,中国共有15个朝代(包括民国),战乱不少但最后总是归于和平统一,并且很多成为一时盛世。现在提出和谐国家,是很自然的事。

    社会和谐,首先需要满足和谐的基本条件。法国人的理想是自由、民主、博爱,孙中山的理想是民族、民权、民生。在民国时代,由于军阀混战、政治腐化,社会比较混乱,但自由民主的思想已比较深入人心,任何做皇帝、搞独裁的企图都很快破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纲领,赢得全国人民拥护,最终建立了人民共和国。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公布了共同纲领,到1953年,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法治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建成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当时虽然国家积贫积弱,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努力建设,生活蒸蒸日上。可惜只实行了几年,1957年“急速进入社会主义”,法治就夭折了。随后左倾措施不断出现,公民权利随之消失,到“文革”时达到极点,社会秩序完全被打乱,经济几乎崩溃。直到1977年,打倒了“四人帮”,邓小平复出,组织批判了“凡是派”,主导了教育科学战线的拨乱反正,恢复了高考,人大通过了新《宪法》,并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重要政策,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才调动了广大人民投身建设的极大热情。

    十几年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新矛盾。比如贫富差距加大,教育、医疗费用猛增;官商勾结,钱权交易的大案要案不断发生;人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煤矿、工厂事故不断,因事故死亡的人数常被隐瞒。这些现象导致不少人士深以为忧,怀疑改革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市场经济是否推行了私有化、自由化。这些怀疑显然都是错误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不是改革的缺点,而是它的不足。过去的改革只是在经济方面,而且只限于中低水平,忽略了提高和其他的重大问题。高级、重大设备靠引进和抄袭,重要研究工作只有跟随和诠释,这是问题和矛盾的原因。根本的问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够,高级科学技术没有相应发展。发展科学技术需要科学知识,而基础研究是新科学技术知识的源泉,这正是我们最紧迫的需要。

    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中国科技十年赶上日本》(《科学时报》2005年10月11日A4版),这个观点毫无夸张,完全是有根据的。

    以日本为例,1945年战败投降,战争中遭受极大破坏,战后还要赔偿,直到20世纪50年代,经济比我国还要困难。但是日本政府认为,只有科学才能解决问题,于是规定大学教授必须做科学研究工作,不准创收,经费由国家负担,产品要精益求精。20世纪70年代,日本出口的还只是低档廉价商品,1980年左右就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以后不少重要商品逐渐超过美国,科学水平也大为提高,到2003年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科学研究需要时间、科学发展需要积累,不可能要求短期生效。

    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在19世纪末才注意科学研究,到1941年就有能力赴欧洲参战,并成为打败希特勒的主力。美国1950年以前得到诺贝尔奖的只20多人,到2003年已达到274人,占全世界的70%,科学、经济均达世界顶峰。

    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过去虽然条件有限,但有基础研究的传统,即使现在,院士、高级教授和研究员也都有相当水平,少数人并未丢下基础研究工作。虽然我国现在科学水平尚低,但给予提高水平的条件,发展应该比美日更快,10年赶上日本的科学水平完全可能。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和支持基础研究工作,假以时日,我们必将建成科学大国、经济大国。

    社会和谐需要科学技术、需要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需要的主要不是经费,因为理论研究所需经费有限。基础研究真正需要的是以人为本,研究人员必须自己想出问题的关键,才能顺利加以解决。因此,基础研究必须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创造力,保证他不受任何干扰,也就是要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或按我国的提法,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即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里既没有左,也没有右的问题。为了发展科学技术,保证我国科技和经济大国的前途,为什么不能实行这一方针政策呢?这也不是难得不得了的问题。激光照排发明人王选提出的要求不过是“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如此而已。

    除了科学技术,建立和谐社会的主要条件还有人民生活问题。我国农村现在还有赤贫人口2900万、低收入人口5600万,共计8500万人(2005年),占农村人口的1/10。城镇低收入和失业人口也还有不少,所以说不上和谐。同时,我国产品出口国外时常和当地产品有矛盾、引起争执,这也是不和谐的因素,需要努力克服。现在,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只能保证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这很不够。社会和谐要求合理,最低工资应在此基础上适当增高,以此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对失业者或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则应给予职业培训、教育提高以及合理失业救济。应该鼓励并优待小型工商业、私营企业、地方传统工艺等多种经营,使人人能够自给。街上有些摊贩,是自寻职业,应该鼓励,适当管理,不应排斥。所需一切经费应由中央政府负担,这些钱并不多,不会影响国家财政;同时还能增加我国内需,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合理的最低工资水平,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学术自由和合理最低工资,三者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另外,现在社会上不礼貌、不诚信的现象很多,如不讲卫生、在公共场所喧哗、说脏话等,都是不文明的表现,为文明世界所不齿。事实上,礼貌、诚信等不是天生的,而是学来的。国家有责任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多下功夫,这是文明国家所必需。

    当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条件,宪法和法律是法治国家的根本;真正的社会和谐需要人人遵守宪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人民的权利和生命财产安全,祛除特权现象。

    在亚洲,许多国家关系良好,中国首先走上和谐的道路号召力很大,组成区域性和谐比较容易,并可进一步对其他地区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
 
 
 
[ 2007年6月11日 ]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回复:[转帖]马大猷院士: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

马大猷院士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我国声学奠基人,把他的帖子转到这里,让我们了解这些泰斗们是怎样看待问题的。供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回复:[转帖]马大猷院士: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

我国15项纳米技术标准提升产业竞争力  

科技日报     作者:付毅飞


    6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工作会上,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表示:自2005年4月国家纳米技术标准委员会成立至今,我国已正式出台纳米技术标准15项,其中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4项。可以说该工作已走在世界前列,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程津培代表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作了委员会工作报告。他说,当前我国纳米材料领域优势比较突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纳米器件研究工作部分进入先进国家行列;纳米生物与医学研究起步虽晚,但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在纳米表征、毒理学及生物安全等新领域,我国的研究工作基本与国际同步。

    程津培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目标,认真落实“纳米研究”重大科学研究部署,突出战略重点,加强顶层设计;继续加强纳米科学技术平台建设和人才团队的培养;大力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白春礼作了关于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学术报告,全面介绍了国内外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点。在总结“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后,他指出,我国具有高附加值的纳米技术产品较少;另外,中国纳米技术专利数量虽然位列世界第四,但其中大部分属于材料制备方法,而国外专利大部分在应用方面。他说:“提出的方法虽然多,如果不能实现应用也是不够的。”

    白春礼介绍了我国纳米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他认为首先应发展纳米材料和纳米测量中的基础标准,应集合全国的力量,形成我国在纳米标准领域的特色优势。此外他还表示,应向纳米器件及其原器件的基础研究、新型医用纳米材料和纳米药物、纳米材料可控设备、纳米表征检测技术等方面发展。





[ 2007年6月8日 ]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回复:[转帖]马大猷院士: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

吴大猷就认识,这个马教授就不认识了,看文章水平就和一般报纸记者差不多。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5#

回复:[转帖]马大猷院士: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

纳米?还差不少呢啊~~~~~~

最主要最主要的还是计算机.....有了自己的计算机芯片,其他一切都好说...
TOP
6#

回复:[转帖]马大猷院士: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

科技?还好意思提啊?
TOP
7#

回复:[转帖]马大猷院士: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条件

一切皆因利字当头,国家是这样,百姓也是如此.

因取财方式及手段的高低,而分出三六九等,实则都是一样.

但经济发达,人民富足,则管理水平就要高一些,社会构架及法律就要完整齐备一些,人性化就要好一些,修养就要好一些,文化传播就要广一些......这也是事实.

不和谐,也有宗教信仰的因素在内,但撕开外衣,还是只看见一个利字.

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断层,现在过半数的人们都在被西方的文化所左右,并且急功近利是当今人的最真实写照,这样的心态下,缺乏最起码的道德观,道德底线不断下滑就是不正常中的"正常"现象了,这现象其实在我们这个发烧圈子里就已经被充分体现出了...

一个被利益所驱动的社会是可悲的,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我们无能为力,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莫去伤害别人,人落难时伸一把手,力所能及实现一份社会责任感,我们能做的也只能这样了,剩下的,好好玩自己的音响吧...管它和谐是不是被强压制出来的。
最后编辑迷糊 最后编辑于 2007-12-18 01:06:1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