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各位大侠,请品评博良时代1。5号音箱 [复制链接]

查看: 2599|回复: 6
1#
资料上说该箱子低音没有分频器,下潜到47,不知道能不能爆,听鼓声有没有震撼的感觉。整体音色请大大们也评一下?
分享 转发
TOP
2#

UP
TOP
3#

TOP
4#

上善如水的和谐世界--博良时代1.5音箱
来源: 《实用影音技术》
2005-5-31 9:57:51 作者: 魏珏 责任编辑: Rachel
这次评测的时代1.5音箱,是集博良电子三项专利于一身(自动风冷铷铁硼磁路、特殊阻尼的锥盆、True-Sandwich的箱体结构)的音箱产品。
时代1.5采用的是丹麦Scan--Speak的D2905/9300丝膜高音单元,中低音单元是博良的专利产品75芯铷铁硼磁路的 BL601。时代1.5采用了低音无分音器直通,这可能是国内首款如此设计的音箱。其高音采用了二阶分频,进一步体现了“简洁至上”的设计哲学。

为了体现出“上善如水”的设计风格,我接上了“驻社机”——德国的Accustic Arts PreamP-1/AMP Ⅱ前后级放大器。

这次评测的时代1.5音箱,是集博良电子三项专利于一身(自动风冷铷铁硼磁路、特殊阻尼的锥盆、True-Sandwich的箱体结构)的音箱产品。
博良时代1.5音箱

时代1.5采用的是丹麦Scan--Speak的D2905/9300丝膜高音单元,中低音单元是博良的专利产品75芯铷铁硼磁路的 BL601。时代1.5采用了低音无分音器直通,这可能是国内首款如此设计的音箱。其高音采用了二阶分频,进一步体现了“简洁至上”的设计哲学。

为了体现出“上善如水”的设计风格,我接上了“驻社机”——德国的Accustic Arts PreamP-1/AMP Ⅱ前后级放大器。

  时代1.5在Accustic Arts Preamp-1/AMP Ⅱ前后级放大器推动下,笔者仍觉得它的极低频有自我克制的情形——不很明显。不过在低频部分,时代1.5已经有很杰出的表现。许久未听的《阿姐鼓》居然有模有样,电子合成效果鼓出一阵阵的声浪,圆滚滚肉感丰厚,在两只音箱之间跳来跃去,最后高潮乐段来临也不会觉得时代1.5承受不了。opus 3的低音大提琴协奏曲音色变化多端,独奏者在一个呈∏形排列的小型乐团前方,若没有充足的中低频支撑,听起来就会索然无味。而时代1.5呢?它的低频量感并非像不要钱似的乱洒,但是清晰、控制紧凑、线条干净、下潜稳重,而且弹性十足,像一个肌肉扎实的小伙子,有种年轻的力与美。

  换上一张Gypsy公司出品标榜“发烧音效”的小提琴录音作品(录音器材十分讲究,全为顶级与昂贵的东西,如在瑞典以手工制作的 Didrik DeGeer麦克风、Neumann M50s麦克风,全采用MIT线材等),小提琴高频圆滑柔和,有一种很精致平滑的小提琴质感,音符丝丝缕缕漂浮在空中,把空间残响、定位、结像力与擦弦细节表现得都很好,但若你想要一份高贵甜美味道,则略奉欠。另外,时代1.5还奉送很宽广的音场与清楚漂亮的前后层次排列,音场的规模感比许多同级产品来得更庞大,听起来好像乐团随时都跑到音箱外侧去了。

  至于人声表现,中频段连贯异常平顺,丝毫感觉不出是两路分音的系统。邓丽君的甜嗲,蔡琴老歌的沧桑,崔岩光的妖娆,演唱者的个性一展无疑,空间感很突出,丝毫没有夸张的感觉。以崔岩光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女高音在拉出高音C时的特别运气,若调教不好的音箱,高频延伸会有壅塞感或平衡感不对,听起来容易刮耳。时代1.5的情感表现力相当丰富。它的暖度与丰腴感或许不如一些产品,但肌肉的纹理线条绝对更立体鲜明,而且是温和的描绘出来,从来没听过很冲的突兀感。

  时代1.5播出的钢琴琴弦共震余波荡漾,音符颗颗清楚且有弹性,低频延伸自然且线条凝聚。但对高频能量有些克制,可能设计师他要的是干净、有层次的效果吧,喜欢较沉静不刺激的声音。

  音箱设计包含着设计者对声音美学的认知与判断,极富个性,在音色上时代1.5音箱表现出清如明镜,充沛如泉,坦坦荡荡的特性,潜力不可估测。

  接下来轮到你了,假若你喜欢速度快、低频干净、中频凝聚、高频不要太突出的音箱特性,那么这一对时代1.5音箱十分适合你的要求。假若你喜欢“中性”而不要有“染色”的音箱,那么这一对时代1.5音箱也相当适合你。

  时代1.5在Accustic Arts Preamp-1/AMP Ⅱ前后级放大器推动下,笔者仍觉得它的极低频有自我克制的情形——不很明显。不过在低频部分,时代1.5已经有很杰出的表现。许久未听的《阿姐鼓》居然有模有样,电子合成效果鼓出一阵阵的声浪,圆滚滚肉感丰厚,在两只音箱之间跳来跃去,最后高潮乐段来临也不会觉得时代1.5承受不了。opus 3的低音大提琴协奏曲音色变化多端,独奏者在一个呈∏形排列的小型乐团前方,若没有充足的中低频支撑,听起来就会索然无味。而时代1.5呢?它的低频量感并非像不要钱似的乱洒,但是清晰、控制紧凑、线条干净、下潜稳重,而且弹性十足,像一个肌肉扎实的小伙子,有种年轻的力与美。

  换上一张Gypsy公司出品标榜“发烧音效”的小提琴录音作品(录音器材十分讲究,全为顶级与昂贵的东西,如在瑞典以手工制作的 Didrik DeGeer麦克风、Neumann M50s麦克风,全采用MIT线材等),小提琴高频圆滑柔和,有一种很精致平滑的小提琴质感,音符丝丝缕缕漂浮在空中,把空间残响、定位、结像力与擦弦细节表现得都很好,但若你想要一份高贵甜美味道,则略奉欠。另外,时代1.5还奉送很宽广的音场与清楚漂亮的前后层次排列,音场的规模感比许多同级产品来得更庞大,听起来好像乐团随时都跑到音箱外侧去了。

  至于人声表现,中频段连贯异常平顺,丝毫感觉不出是两路分音的系统。邓丽君的甜嗲,蔡琴老歌的沧桑,崔岩光的妖娆,演唱者的个性一展无疑,空间感很突出,丝毫没有夸张的感觉。以崔岩光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女高音在拉出高音C时的特别运气,若调教不好的音箱,高频延伸会有壅塞感或平衡感不对,听起来容易刮耳。时代1.5的情感表现力相当丰富。它的暖度与丰腴感或许不如一些产品,但肌肉的纹理线条绝对更立体鲜明,而且是温和的描绘出来,从来没听过很冲的突兀感。
时代1.5播出的钢琴琴弦共震余波荡漾,音符颗颗清楚且有弹性,低频延伸自然且线条凝聚。但对高频能量有些克制,可能设计师他要的是干净、有层次的效果吧,喜欢较沉静不刺激的声音。

  音箱设计包含着设计者对声音美学的认知与判断,极富个性,在音色上时代1.5音箱表现出清如明镜,充沛如泉,坦坦荡荡的特性,潜力不可估测。

  接下来轮到你了,假若你喜欢速度快、低频干净、中频凝聚、高频不要太突出的音箱特性,那么这一对时代1.5音箱十分适合你的要求。假若你喜欢“中性”而不要有“染色”的音箱,那么这一对时代1.5音箱也相当适合你。
TOP
5#

我用的是时代一号,能量书架箱中相当强.声音大气.能爆,功放质素要好.听鼓声真的不错,低音分析力很好.,
TOP
6#

时代1.5号的统一零售价是多少米?
TOP
7#

博良时代1.5(5800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