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評論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elvisbar
心得分享~
今天先比较与黑檀木角锥的差异~

试听软件: paganissimo小提琴与吉他

这张专辑录音没话说,小提琴的质感、泛音、吉他的清脆度、空间感与细节
只要每次系统变动,用这张专辑都可以轻易听出差异...
分别使用「油压阻尼避震角锥」与原先的「黑檀木」角锥试验

1. 先从指拨吉他琴弦的细微拨弦声与空间感来比较细节呈现的能力
使用「油压阻尼避震角锥」明显可以得到较优的解析力与较佳的高频延伸。
这里的差异蛮明显的,猜想这与「黑檀木」角锥使用久了角锥尖端会被喇叭重量压平而导致与下方接触时呈现「面」而非「点」有关
2. 再来比较小提琴擦弦的质感、泛音呈现与圆润度
「黑檀木」角锥在表现小提琴擦弦时的「木头味」感觉较佳
而「油压阻尼避震角锥」在擦弦时则较有光泽
在泛音呈现上「油压阻尼避震角锥」感觉轮廓较明显
圆润度方面,两者表现相当。令我蛮意外的是「油压阻尼避震角锥」并没有因为金属的材质构造而表现出一般金属角锥常见的小提琴刺耳的高音,反而在中频的厚度与高频的圆润度表现极佳。这或许与角锥内灌「阻尼油」的特殊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3. 最后比较两者间在长时间聆听上听感上的差异
「油压阻尼避震角锥」与「黑檀木」角锥都能表现出音乐本身该有的宽松感,也因为「油压阻尼避震角锥」在细节呈现上的优势,整体感觉声音会较开阔。另外或许是「外观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之故,似乎「油压阻尼避震角锥」比「黑檀木」角锥聆听时多了那一分的「贵气」。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rphy_min 在 02-15-2006 09:27 AM 曾经这样说过:
陈先生你好
关于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使用状况如下
在昨日开始使用于书架型喇叭当喇叭角锥使用.
先前是用陶瓷角锥加上花梨木角锥垫片垫于喇叭下方.
先听了大提琴试声音,低频部份比较清晰不糊。也较能潜的下去.
声音线条变得比较清楚.韵味较好.
第二用爵士女声测试,发现音场变得比较清楚。各乐器位置更加清晰可辨.
音响性有提升.
以上是昨日使用概况.日后持续提供你使用心得.
谢谢
MURPH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proweiwei
今天收到 好东西买就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02-09-2006 11:13 PM 曾经这样说过:
不好意思
过年这阵子有点手忙脚乱
其实已经有了初步的听后心得
也拍了相片准备给您参考
却一直静不下来写
我是用在triangle celius 202落地喇叭
原先使用紫檀木椎,每支下方四个,没有角椎垫,下方再垫上黑金石
换上去后,三个点形成的绝对平面理论上应该是可以减少垫材不平所造成的震动
接下来用手去推推看,喇叭当然应声晃动,心脏差点没跳出来
但接下来神奇的事发生了,喇叭竟然又回正了
再来更用力推了几下(当然于能到暴力的程度),
我发现顶多是角推移了一点位置,但最后都会回正
如果我的看法没错的话,这正可藉此卸除外力
不像原先用的角推直挺挺的,似乎很稳,但一用大点力可能就会让喇叭失去衡跟着倒地
再来是声音的表现
以前听一个朋友说器材不怕听,就怕比
平常听的好好的什么都OK,一比起来就疑神疑鬼心神不宁
今天晚上我可是好好的领教了一番
晚上把两组角椎来回试了不下二十来次(我还是用在triangle落地喇叭上)
我用这几张唱片来测试
1.杜普蕾,海登大提琴协奏曲
2.Eric Bibb的Just Like Love
3.Podger的维瓦地小提琴协奏曲
4.Cyndee Peter的Musi From the Heart
新椎的吉他声音非常突出有力,Bibb的歌声也浑厚结实许多
连带那股韵味也强上不少
听流行爵士就是要这种感觉
放另张唱片
有了更清楚的感觉
新椎对个别乐器的形体感或是说声音的厚度确有神效
个别器乐的声音听起来都比较有重量,质感很迷人
再放张唱片
新椎又毫无疑问地在完全胜出
将Peters混厚磁性的嗓音完全发挥
魅力十足
旧椎听来就嫌单薄了些
至此有个初步心得
新椎确实有效将中频的厚度提升了许多
也因此让声音显的较有质感
不论是重在低音的大提琴或重在高音的小提琴均是如此
至于在爵士流行人声的音乐方面
旧椎就完全没得比了
绝对是新椎强上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方新锥旧锥指的是Stand Art的第五代及第四代的阻尼油压角锥]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kmg
当然是收到了,效率一流
试听之后,只有一号表情...
什么中频更好,什么低频线条更棒...就不再说了
倒是后来要出门,手指硬是没办法把开关按下去
害我MEETING迟到了10分钟...
期待我的2SS2中
连泡面都没了,以后只能吃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BOK
至从上个礼拜收到dennis-chen兄的”第五代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后
由于音响电源还没搞定,再加上最近实在是太忙,一直都没有时间
测试,直到近几天比较有空,可以好好的试试这组角锥的表现.
测试器材:
讯源ROTEL RCD-1072
扩大机Pioneer VSX-AX5i-g开启MCACC自动空间校正模式
喇叭B&W DM-603-S3
试听空间为三坪左右的房间
测试片:
因为我没有什么象样的发烧片,所以随便拿几片来试
1响韵严选2004
2TACET 2004
3B&W至尊发烧示范天碟
4BEST VOICES III
我旧有的角锥为LOGIC全实心金属角锥(以下简称L锥)已使用将近四年
图:

&.src=ph
去年就有想换角锥的想法,本想换木制角锥来换换口味,但一直找不到理想的
直到看到dennis-chen兄的”第五代Stand Art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以下简称S锥)
虽然同样是金属,但看过其设计过程后决定再用一次试试看..
废话不多说,现在就来试试这两组角锥的表现.
第一张响韵严选2004
这张唱片内有两张CD,一张是音乐,另一张为人声.
两组角锥分别比较后,L锥在第一张音乐的表现弦乐较亮.硬,中频偏薄,但音场感觉较大.
第二张人声的部份较为突出,有点盖过其它的声音
S锥第一张弦乐具有质感,较为活泼.
第二张人声感觉平淡,有点松散,(不知是录音还是我器材的问题)
两张的音场都有向后退一点的感觉.
TACET 2004
这张唱片录音不错,L锥的表现..
弦乐亮.硬,还盖掉中频的泛音,在某些频段上有点刺耳
S锥的表现不错,弦乐有光泽,延伸性,整体音像平衡
B&W至尊发烧示范天碟
这张是专为B&W喇叭特性而做的,可以表现出B&W喇叭的优点..
L锥的表现.高频依旧过亮,泛音太多,有点吵;人声被盖掉,有点薄
S锥的表现.音域平衡,过多的泛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弦乐的质感与延伸,人声的厚度与圆润.
BEST VOICES III
这张全系列都是以人声爵士乐为主,录音也不错..
L锥的表现.吉他声仍偏硬,人声较单薄,虽然在咬字和唇音还是听的到,但
感觉上好像少了点什么…
S锥的表现.吉他声的质感,高频的泛音与延伸性,人声的厚度都有不错的表现
咬字与唇音我可以感觉到那一点点的韵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oh**** 在 02-22-2006 10:59 PM 曾经这样说过:
已收到
幸好有赶上这一批
谢谢了
另外提一下
因工作上有接触过OILES及新日铁的房屋制震及免震系统
就有体认到若能用到类似的阻尼物做垫材
效果一定很棒
此垫虽不尽相同
但亦有您所投入之心血
正愉悦地使用
谢谢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eqp
下午无意间在myav看到陈兄卖场的网页,,
对于你用阻尼隔震的原理应用在音响架还有角锥感到很好奇
这些理论小弟也稍微懂一些,,也对陈兄能做出这些产品感到佩服
晚上特地从桃园杀到内湖跟陈兄买了六颗角锥
回来测试了一下,,先把我原本在用的quadral phase-s书架喇叭拿出来试
这组喇叭原本高音就比较亮,,低频表现也比较弱
我用艺妓回忆录的第四首测试
在装上角椎以后,,原本比较亮的高音变的比较柔一点
整首曲子快速的拨弦声,,整体定位跟凝聚力加强许多
受限于喇叭本身的先天条件,,对低频的量没有显著的提升,,
曲中时而出现极为短绌的击鼓声,,明显变的比较集中,不再像过去那样松散,,只能说提升了低频的质,,如果早点上市,,我这组喇叭可能还可以多听个一两年还不会想换
接着换上最近刚买的ae aelite2测试,,也可以感受到高音变柔顺,,低频更扎实
其实在小弟的系统,,两组喇叭听小提琴的弦音总是比较亮,不耐久听
但是装上这组角锥后,,偏亮的声音不见了,,木头声跑出来了
真的是好用的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