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11288
- 论坛发烧友
- 2
- 2
- 2008-10-23
|
hua11288论坛发烧友
1#
t
T
发表于 2008-10-23 21:30
|只看楼主
          LP超低价格清货Rega(君子)P2 100%全新原包现货!明盘4180/台
LP的复辟浪潮 进入本文正题――VPITNTHR-X唱盘与VPI12.6唱臂的评论之前,我想先借这个机会,对国内近几年Hi- Fi圈内的LP热潮及有关话题谈一点自己的感想。与国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听LP开始形成睥Hi-Fi文化不同,国内基本是自90年代才开始接触到音响发烧概念的,那时,又正逢CD全面取代LP一统江湖的阶段,因此许多人从发烧伊始,接触的都是数字音源系统,虽然当时CD机的音质还只是一般,但对听惯卡带的耳朵来说还是颇有耳目一新之感,一下博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不过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也逐渐发现了CD的不足之处,像数码味浓、音质干涩不耐听等等,在低的音源系统上这些现象更为明显,为了取得更好的音效,不少发烧友又在音源升级上作起了文章,诸如将入门级CD换为中档机型,进一步的再加入发烧级的音频解码器,或重金购置万元以上的一体化机型以消除低档机生硬睥数码味,与此同时,音响工程师也在音频技术这一方面不断地努力提高,CD解码芯片的解析力先从16bit提到了20bit,然后到24bit接着SACD与DVDAUDIO又竞相登场,也许到了以后,CD也会慢慢地被取代,进而谈出市场主流。 不过在2000年前后,国内逐渐出现了LP复辟的浪潮,到最近几年愈演愈烈,不公国外厂商LP产品被更多地介绍与引进,国内也有欧博开发LP唱盘,加上周边的唱头放大器等等,可以说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虽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内有LP唱盘,但那时大多是配套组合音响的低档产品,使用压电唱头,简易的自动唱臂,还谈不上与Hi-Fi有什么关系,而这次LP复辟起点就比较高,入门级以二手而论是Dual CS 505-3,Thorens TD-160等的天下,颇具发烧意味,新品则集中到Rega P3,Pro-ject的Debut,Thorens TD-295,Clear audio Champion等机型的身上,欧博的1.0唱盘也是其中不错的选择,以上的唱盘中,除了Pro-ject的Debut要稍弱一点外,其余的几款水平都不错,寻常数千元的CD唱机在音乐性方面已不是对手,听感上LP占有很大的优势,也难怪这次LP复辟的浪潮会得到不少发烧友的拥护了。 国外的厂商对LP的研究比较透,有很多著名的产品,像SME、Thorens、Linn、VPI、Clearaudio都出过不少经典的型号,中高档的产品普遍比较贵,如唱臂方面有采用正切唱臂设计的,唱盘及驱动马达也用很高级的零件,售价当然不菲。自1990年后LP被CD逐出市场主流,头悬生死之剑的LP生产厂商们在重压之下,反面静下心来用心研发,SME、Clearaudio、 Linn、等的设计师通过各种努力,使LP的水平比上世纪80年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让LP的重播艺术进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这也许正是LP复辟的一个国际潮流的背景,烧友们不可不知。Rega RB250与RB300唱臂 对许多初入LP大门的朋友来讲,最关心的还不是高档的LP产品,而是价格适中的入门级新品。在这一类的产品中,前面已讲过,集中在Rega P3,Clearaudio,Pro-ject的Debut,以及欧博的1.0唱盘等身上,在这些入门级新品的唱臂选择方面,则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都喜欢用Rega的RB300和RB250唱臂,所以我想对Rega的唱臂多介绍一点。 君子的这两款唱臂知名度很高,在君子自家的产品中,P2用RB250,以前的Planar3与现在的P3用RB300,再加上目前很多LP厂家都向君子定购它家的OEM的这两支臂(Clearaudio的Champion用到了RB250,Level12则用了RB300,欧博的1.0也是OEM的RB250),只要想到价廉物美的LP唱臂,很多人头脑里都会浮现出它们的身影。在1983年以前,最好的低价唱臂是Rega的RB200,售价47英镑,RB200是支S臂,老实说有日制品的味道。但在1983年,RB300出现了,它的出现使入门唱臂之争再无悬念。著名的炮管造型,一体成型的唱头盖与Linn“高刚性”(Maximum Rigidity)理念如出一辙,而它的轴承(Bearing)甚至可以与Linn Ekos唱臂一拼,简简单单的设计却带来了健康充满活力的表现,它最让人称道之处是中性染色极少的音色,也许Linn Ittok会更好听些,但这背后实际是更多的音染。那么它刚推出时卖多少钱呢?90英镑,Linn Ittok是253英镑,后者已步入了中价唱臂的行列人。 RB250于RB300后设计出,可以看作是简化版的RB300。先说RB250与RB300的区别,RB300的臂后重锤材质比RB250好,RB300是铜制重锤,RB300与RB250都不可调VTA,这相当要命,RB300是动态平衡唱臂,RB250是静态平衡唱臂,换句话说RB300的重锤只参与唱臂平衡调整,针压由弹簧取得,而RB250的重锤则还要参与钉压调整。再说缺点,Rega的唱臂管线不喜欢设专用地线,将它并入信号线负端,就是说,它的唱臂信号线与CD一样,只有两根红白RCA线,再加上它的管内线又不太好,造成如果电源稍有干扰,则电流感应声很大,我感觉厂家对屏蔽的考虑远远没有德国与日本厂家考虑精细,是个遗憾。最后说它的唱臂数据,RB250与RB300有效臂长237mm,但超距我看到有两种说法,一为15mm,一为17.54mm,没关系,既然定了有效臂长,你就量量从唱臂转轴到唱盘中心轴的距离,如是222mm的,超距就用15 mm,如是220mm的,就用17.54mm,那么它的两点校正数据为内圈60mm,外圈115mm,用家可根据此数据自制唱臂调规纸,认真做好水平循轨角与超距,使这两支唱臂发挥出最佳水准。 《TAS》与《Stereophile》 《TAS》中文名叫“绝对音响”,《Stereophile》为“发烧天书”,同为美国音响杂志,也是公认的影响力与水准最高的丙醇英文Hi-Fi刊物。《Stereophile》是第一本美国地下音响杂志,创办人号称“怪老手”的地下音响教父级人物J G Host,他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Stereophile》,为音响评论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概念与术语,贡献很大。《TAS》的人是Harry Pearson,说起来也很在趣,HP是《Stereophile》的订户,但因为迟迟示如期收到杂志,愤而创办了《The Absolute Sound》杂志,自立山头,从1973年2月起出版第一期《TAS》,30多年来也为音响评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两家刊物的风格各异,《TAS》就是HP个人风格的体现,音响个性非常浓,整本杂志完全体现他的音响理念,杂志的软硬件榜单也由HP一人选出。《Stereophile》则显得中庸一些,他的榜单分A、B、C等多级,更大众化,也有不少拥趸。<>30年来历经停刊复刊,目前创办人HP以不再担任主编,退居幕后,主编由Robert Harley接任,J G Host也已从《Stereophile》退休,但二人在音响评论界仍然是最具影响的人物。本文要介绍的VPI TNT HR-X唱盘与VPI12.6唱臂的原文即源自于《TAS》的2005.1期,执笔人为Anthony H. Cordesman,水准不俗,所以译出以飨读者。 VNT TNT HR-X唱盘与VPI12.6唱臂 我不能说VNT TNT HR-X唱盘与VPI12.6唱臂是世上最好的组合,但它至少是我所听过的唱盘、唱臂组合里最好的,我知道可能有些朋友会倾向于更具动态感的顶级SME组合,或者Graham、Triplanar自家独特的“音染”风味,没错,这种区别与竞争是真实存在的,但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依赖于聆听参考标准的不同。 在顶级LP组合身上,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要付出很多金钱才能收获一点点的现实。有很多超级组合宣称自家型号一直处于不停升级“进化”的过程中,但他们“升级”的承诺也常常仅是一个承诺而已,我希望你够幸运,会找到一款自己喜爱、真正得到升级效果的产品,而非口头上的一个承诺。 我可以告诉你,VPI的设计师Harry Weisfleld就很好地利用了VPI之前的一系列产品,将它们改进为更高级、协作性更好的LP唱盘与唱臂组合。在LP系统中,真正彻底的音效提高是不会欺骗你的,当然,在细节方面的精细感知度要建立在个人聆听经验的基础之上,具体到HR-X唱盘,它的升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唱盘底座由三层压克力―铝盘-压克力的结构组成,每一层之间用GE硅酮作为阻尼物(中间的铝盘作为唱臂与转盘的安装基座,可以带来更小的噪音)。相对于VPITNT其余系列的一体成型的压克力盘座,HR-X唱盘的共振与音染都会更少。 2、以前盘座中央的片夹式结构已被片镇所取代,片镇用以连接新式的圆环形片夹。这种片镇与圆形片夹的组合结构等同于真空效果,无躁声与空气干扰问题,而且还避免真空吸盘结构设计可能对唱片造成的损坏。 3、新型压克力转盘安装在3英寸长的倒置主轴承上。转盘外延伸出的盘架是半特龙(Teflon)半聚甲醛(Delrin)的自编织结构,绝无躁声。整个系统结构是非常稳固的。 4、HR-X使用了一对马达飞轮以及一低速的交流同步马达,这些马达以每分钟250转驱动14磅重的倒置轴承。以飞轮来驱动转盘是很合适的,它工作起来非常稳定,不会出现“打摆”效应,而且飞轮皮带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小抖动的过滤器,一些小的抖动在它这里都忽略不计了。 5、新型HR-X皮带一体成型铸造,材料为黑色合成橡胶(Black Nitrile),传送速度非常精确,可杜绝外来抖动与速度变化失真。 VPI 12.6唱臂,唱盘,它的升级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VPI 12.6是无阻尼单点式唱臂,双层安装系统,稳定性与坚固性都更强。VTA(垂直寻轨角)的调整更为方便,你可以轻易地将唱臂锁定于唱臂支轴的两个不同高度位置上,钟情于更好的细节或是低频表现,由你来定。相对于以前的JMW 12.5唱臂的一个重大改进,则是12.6唱臂去除了阻尼物,因为唱盘上新式的圆环形片夹结构已经能够很好地解决唱片不平的问题,将唱片的垂直移动影响降到了零。去掉了唱臂阻尼后,能得到更好的音乐活生感与空气感表现。 2、这支12.6唱臂减轻了有效质量,这样与中顺服度的MC唱头总成的协调性都有提高,在12.6唱臂上使用Black bird, Dynavector XV-1S,还有Benz LP唱头等等,你会很难相信还能有这么大的提高。 在HP近来的一些评论中,他提到VPI TNT HR-X唱盘与VPI 12.6唱臂是HarryWeisfleld最好的作品,在我看来,这对组合的确是模拟音响设计中美国厂商的顶级产品。为什么它们听起来会那么好呢?简而言之,同其他的唱盘、唱臂组合相比,它们听感上音染更少,音乐更为真实、流畅,即使在重播一些表面有些不平的唱片时,噪声也大为减少,能更直截地表现出音乐本身的魅力。 VPI TNT HR-X唱盘与VPI 12.6唱臂可以提供给你很安静的背景声,这并不是说它的讯噪比是我所听过的机器里最高的,但它的迷人之处在于所再现的低频下段没有染色。唱片的细节很清晰,低频动态更为透明,高频段的动态相应也更加清楚。从重播钢琴和弦乐来看,它的速度感很好,也很稳定,从电声乐器唱片上,你也可以感知它对再现低频有天限,但包括Telarc、Reference Recording在内的软件商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测试低频的LP唱片,我从来没有在一套LP音源上听到如此清晰的低频细节与超强的动态,以唱片中的打击乐冲击力而言,效果的确是令人震惊的。它的中频听起来透明,极富音乐性,非常精致,具有一种舒适的和谐与宽松感,密度感很实在而又很饱满,整体音乐构架衔接流畅自然,让人赞叹。 VPI 12.6唱臂对各种唱头的适应性也很好,无论是高顺服度的MM唱头,是低顺服度的MC唱头,用在这支唱臂上都有很好的表现,寻轨清楚准确,相对来说,我觉得很像SHURE的高顺服度MM唱头虽然也不错,但还不足以表现出这套组合的实力,我更愿意推荐Van den Hul、Koestu、Sumiko等其他的MC唱头,用上这些唱头,你将会领略到它惊人的表现。VPI 12.6唱臂对唱片表面噪声的控制非常出色,即使是40年前的LP唱片也听不到爆豆声,背景宁静无比,这一点足可与CD与SACD等数字唱片相提并论。 下面是使用这套唱盘与唱臂需要注意的几点。首先,虽然VPI 12.6比VPI以前的唱臂对振动更不敏感,但它还是需要柔软的臂管内线与单独的接地线,这样能安全避免线身过硬造成的振动影响以及接地不佳的哼声。其次,TNT HR-X唱盘不是弹簧悬浮设计,而是使用可充气的气袋悬浮,气袋过一段时间后会有漏气的现象,影响唱盘水平,用户应经常进行检查。第三,唱盘圆环形片夹的放置要小心,一定要与唱片垂直,使用时请仔细操作。最后一点,TNT HR-X唱盘与12.6唱臂无疑是外观最漂亮的LP组合之一,就算不从追求完美音效的角度出发,而从现代音响美学设计来看,这套唱盘与唱臂都是你最值得投资的现阶段最高成就的模拟音源组合。 020-32783072 13828420954Q Q:437824471
-
-
100_2925.JPG
(, 下载次数:163)
jpg(2008/10/23 21:30:24 上传)
-
-
100_2926.JPG
(, 下载次数:166)
jpg(2008/10/23 21:30:24 上传)
-
-
100_2927.JPG
(, 下载次数:157)
jpg(2008/10/23 21:30:24 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