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们是从搭配JBL4425开始实际对比试听的:
[upload=jpg]Upload/200652911104678312.jpg[/upload]
这对JBL4425,无论是中频密度、低频的形体,都优胜于JBL4412不少,同时,其比较难驾御好的特点,亦是检验功放控制力的绝好喇叭之一。因当时没有给这对4425配上超高单元,因此,喇叭在16K以上频段的信息刻画力几乎是尽失的,在对此箱的特性心中有数之后,开始了功放A、B对比试听历程。Cello350,速度比较快,高频细节显得比较丰富,中高频段做得相当通透,音乐线条非常清晰流畅,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美感。在播放人声以及钢琴、大小提琴为主的软件时,人声比较有感情,不过胸腔音部分丢失,人声不够完整,小提琴泛音比较纤细,但钢琴、大提琴的形体感似乎有压缩,初步感觉,Cello350的优势不在中频段上。低频的表现,初听Cello350的层次感不错,但量感似乎不尽人意,特别是超低频,在播放何训田的《神迹》时,有一段由遥远天边泛起而来的“天籁”之音(由轻至重的超低频),没能很好地反映出来,在大口径喇叭的演绎之下,低频下潜力之不足往往会被无情地暴露出来的,这番表现,让人觉得,Cello350的低频“优秀表现”,确实是被某些枪手吹得言过其实了!轮到热好身的小弟后级作品出场,在这对4425的演绎之下,应该承认,高频信息的刻画相对起Cello350就显得没有那么丰富,反而给人有内敛的感觉,因此,相对于晶莹剔透的Cello350,小弟作品的中高部分透明度,当时觉得也许需要调整一下。在中频厚度、中低频的密度,特别在场感、动态气势、超低频再现能力上,在4425的演绎之下,小弟作品就比较有优势,这些就不打算多说了。
接着,我们将搭配音箱分别调整为HARBETH的LS3/5A和CELLETION sl6这两对书架箱:[upload=jpg]Upload/20065291229418538.jpg[/upload]
这时候,有点出乎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一致觉得,Cello350,真的不太适合于搭配这两对书架箱。之前其在大箱中已经显露出来的中、低频弱项,在这两对书架仔的演绎之下,确实是显得过于瘦了,下部音乐形体的不足,令以表达人声为强项的书架仔,没有能够很好地交代好人声的底蕴,很遗憾地有“鸡仔声”的现象发生了。客观地说,搭配HARBETH的LS3/5A和CELLETION sl6这两对书架箱的表现,小弟作品被在座DX一致认可,不过小弟也不打算细述了。
我比较喜欢从现实当中去寻求答案,因为,小弟深深地知道,很多天价鬼佬器材,在国内同胞眼中是神,而在善于洞察的眼光底下,这些“神”,往往会被无情地请下殿台。请看这台Cello350内里的真面目:[upload=jpg]Upload/200652912523569902.jpg[/upload]
观其内里,做工是没说的了,鬼佬做事一向比较认真细致,这点不能不说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台售价在7W价位的功放,到底值否这个价,见仁见智,小弟也不打算发表意见。从技术含量来判断,我觉得,简而精的理念被很好地灌输在了机内,从音色表现来看,设计师追求的是干净、高透明度的风格,而非强横、大度的风格。机内只用一个大功率变压器、一套主滤波电源来同时对两声道功率放大板供电,这个相比起两个大功率变压器、两套完全分离的主滤波电源分别对两声道功率放大板供电的结构来说,很明显是有的妥协之举,但由于设计师不太注重凸显低频的能量感,这个单电源两声道供电方式,亦未尝不可。从相对简洁的主放大板上,我们看到了金封中功率管的影子,大功率管是摩记金封15025对管,这些因素,也是比较配合设计师追求高频通透、清晰、自然的理念的,电路板上大量采用了美国DALE的发烧电阻,但价值高昂的以色列无感片状电阻就似乎不见踪影,这也许跟制造成本限制有关,但以大量采用以色列无感片状电阻于电流功率放大级、音色风格相似、线条造的更纤细优美的乐林高班系列功放来看,售价已达天价的Cello350,此等“妥协”值得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