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录音出色的凯特尔贝管弦乐小品 [复制链接]

查看: 2458|回复: 7
1#
[upload=jpg]Upload/200651418432947430.jpg[/upload]

又是一个好天气,听听这盘每一首都只有3-5分钟的小品,录音出色又卓越,我又一次感到了惊奇。

这是DECCA以LONDON的名义出版的用四相位技术(phase 4 stereo)制作的一个选集,共有18首小品,其中第1~9首由英国凯特尔贝(Ketelbey)作曲,艾里克•罗杰斯(Eric Rogers)指挥皇家爱乐乐团和合唱团1969年2月录制于伦敦著名的金斯威大厅。

这盘CD共计只听了5-6次,几乎每一首都震撼我心,因为录音好得很,印记最为深刻的是下面几首。

1)在修道院的花园(In a Monastery Garden)

这一首的5分21秒有两个构思,首先由乐队的齐奏铺垫出修道院的庄严,一听见鸟声的啁啾,那肯定就是清晨了,长笛和乐队交相辉映,催你早起嗅闻院外晨早的习习清凉,看看阳光还未苏醒时溪流的原色,轻轻地绕着青草而行,不然青草的原味会让你的味蕾发出赞美呢。在晨曲般的圣歌还在酝酿的前夕,赶快享用鸟儿还在眷恋着的那份清幽吧。

男声的咏唱是另外一个意境,随着教堂的钟声和管风琴表达出来的庄严,即使对宗教没有特别的皈依之感和了解之愿,想必在这几声类似圣咏的唱诗之后,心灵一定会受到无比清醇的净化和洗礼,会情不自禁地融进这个境界之中。

这两个构思交相辉映,在咏唱的间隙,竖琴与弦乐和长笛再一次陪衬着鸟鸣,此时的弦乐优美极了,真像是一首抒情的诗。之后男声齐唱的再次高歌,管风琴呼吁出更加圣洁的空间,那几声发自内心对于圣主的崇敬,用多么辉煌的字眼在这里都不会失色,雄伟得简直就是一首在渺渺空旷之中用虔诚和忠诚而发自肺腑的神圣的赞歌。宗教的神奇在此时此刻,真的让我无比着迷。

3)在埃及的神秘之地(In the Mystic Land of Egypt)

伊始的进行曲风格,让人觉得像是对于从亚洲沿着西奈半岛向埃及跋涉的歌颂,旋律舒缓之后,好似见到了金字塔逆光在夕阳之上璀璨生色,阿拉伯的响铃呈示沙漠的民族特色,此时进行曲风格再次出现,有着渗透力的男声,吟唱出对古埃及悠久深远文化的一种赞和以及对于象形文字的意蕴深远和真知灼见的崇拜,齐唱的整齐,非常富有穿透力又意味深长。

5)在中国的寺庙花园(In a Chinese Temple Garden)

一种截然有别于其他所有作品的下行音的开场,无比深邃的开头听起来就懵懵懂懂,不看曲名的时候就感觉这个音乐可能和中国有关。果然,中华民族的大锣一响,男声的歌唱,立即就把我们的思绪粘结到了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祖先,唱调的创意太中国了,凯特尔贝先生来过我们世世代代居住过的地方吗?如果没有,他凭藉什么可以如此理解我们的思路和我们的文化呢?

因为他的理解准确极了,我们就同意他的演绎吧。悠久的历史与深沉的底蕴都被他悟彻到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都被这位1959年去世的英国人用他的乐思表现出来,弦乐把由男声首先颂唱出的主要乐句多次演示之后,民族的噪杂和无序也表露出来了。我尤其沉醉于弦乐的几次反复,以西洋乐器展示的,不正是我们用民族乐器无法恢宏的气势吗?

浏阳花鼓的曲调富有挑战性,人生的杂乱在花鼓的调性中给人的感觉很焦躁,也许这是凯特尔贝先生对于我们先人的小脚和长袍的认知吧,花鼓的曲调用了两次并且在最后结束的部分予以渲染,让我们感觉到在这首曲子里,我们的哲学和文学,我们的唐诗和宋词,都是彻头彻尾地寓意深长。

可惜,凯特尔贝先生没有能力悟彻出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沧桑和苦难,但如果真能了解了,这首曲子也许就是一首交响诗了,5分50秒的曲子,岂可容纳那么多的中华?

6)心灵的殿堂(Sanctuary of the Heart)

一开始的旋律就十分舒缓,乐思较为单一,以弦乐为主的抒情带有几分歌颂的意味,铜管的鼓吹,也许是能量的扩充,与弦乐一起赞美伟大的心灵放射出万丈光芒。

8)幽灵的旋律(The Phantom Melody)

以弦乐为主,虽然听了这个旋律,我并没有看到幻觉或魂灵的影子,暂且按照凯特尔贝所命名的名字去想象吧,既然这是标题音乐,我们就体会这个标题好了。

9)在波斯市场上(In a Persian Market)

这是一首名闻遐迩的曲子,手敲击的鼓,手摇曳的铃,男声的直率,男声的粗犷,都闪现出穆斯林的市场独有的氛围和特色的气息。

此后的弦乐起伏有致,好似在诉说民族的憧憬和渴望,这一段是我十分乐意反复复习的旋律。尽管与歌唱的曲调在衔接上显得有些突兀,但是它的表白真的涵义着众多的民族性和融合性,把历史和现实沟通得相得益彰意境深远,可以说,这一段旋律优美到了极点。

以上这些曲子里面,所有的唱歌都来自男声,也许在凯特尔贝先生的理念里,这些描述东方的音乐里,不需要女人。


(此碟出处,购自广州,承蒙陈晓小妹友情推介,谨以致谢)。
分享 转发
TOP
2#

[quote]栩栩如声 在 2006-5-14 18:49:56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51418432947430.jpg[/upload]

我个人认为这张不如飞利浦出的那张.
TOP
3#

李源 在 2006-5-14 21:48:23 发表的内容
好文,顶!

好生意来了!
TOP
4#

好文,顶!
TOP
5#

究竟这个好,还是EMI的好
TOP
6#

好东东!!!
TOP
7#

这张后面的小提琴小品更精彩啊
TOP
8#

就音效而言,这张录于六七十年代的CD不及飞记那张由英国逍遥乐团演录的那张,但由于是四相位录音,定位不错,而且还多送包括查尔达斯等9首抒情小品,超值.
最后编辑w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