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說句, 那要看某個牌子或廠家把如何看待自己的產品及本身的文化底蘊才可衡量.
譬如那老闆及工程師本身的出身純粹是一個電子人的話, 而且只把只家開發的器材是一件普通電子產品, 流水作業式地務求盡快出貨的話, 你自己也可想像出來的聲音大多會怎麼樣.
另一角度, 如果廠家把自己的產品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 其產品可以反映出老闆及工程師的電子知識及藝術氣質, 大多這樣的對調聲技巧是十分著重, 既有理性也有感性, 即炒飯一樣, 電子知識是白飯底, 文化底蘊才是材料及炒菜技巧, 炒得好不好就是靠自己不斷嘗試及累積經驗.
如果一件器材只用一貫的電子常識, 在線路板上每個位置計好數值後, 只要隨便裝上與線路板上數值的電子零件, 線路板也盡量做得薄一薄, 省得成本有多少就多少, 就可以達到出廠的指標/規格, 大可以出廠交貨了.
但這樣的處理手法, 你會覺得出來的聲音如何呢?
中國牌子的器材我認為很多還處於前者狀態, 包括小弟自己用開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