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在乱翻郑延益先生的《春风风人》乐评集时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由科达伊的无伴奏想到。
摘录部分内容:
但是近十年来,大提琴家多起来了,其中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因素极其重要。一个是因为雅诺什·史塔克,另一个就是他的独树一帜的柯达依《无伴奏奏鸣曲》这首曲子。它被认为是大提琴自巴赫以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这首曲子难到至今为止,唱片仍然只有史塔克一个人的版本是正宗的,有二三个其他人都试过灌录较易的版本都失败了!科达伊是在33岁时写作这首曲子的,他当时自己也非常重视它,认为它将成为大提琴文献的第二里程碑,它的预言应验了。史塔克在15岁时曾为科达伊本人演奏过此曲。1967年时,在他未去世之前科达伊对史塔克说:“如果你去掉第三乐章的渐慢(ritard),你的演绎将成为‘圣经’。”
史塔克第一次灌录此曲是在1948年的78转唱片。1950年当他将此曲录上LP时轰动了世界乐坛。当时我吓得目瞪口呆,不能相信这是一只大提琴,用二只手、四个手指(实际上是五个手指)演奏出来的,即使是在小提琴上,能这样演奏的恐怕也没几个!也想像不出某些地方是怎么演奏的!右手在拉,左手三个手指在按弦,两个其他手指却在拨弦弹伴奏,所用的音域包括了大提琴的最低音到超过指板的最高音,所用的和声、音调、曲式、滑音、拨弦、双音靠马奏法(Ponticello)、颤音,都是大提琴文献中从所未有的,我从来没听过如此震人心弦的曲子和惊人的演奏。在LP上市后,有一位评论家在留声机杂志上如此说:“如果你想开始学大提琴,我建议你先去听听这张唱片,如果听了以后,你还有这个胆子去学,那我佩服你!”可见当时的效果的确如在乐坛上丢下了一颗炸弹!史塔克足以自豪的是38年后的今天他仍然是唯一能精彩演奏此曲的独奏家,罗斯特袼波维奇和马友友都没有。不知道为什么,演绎这首曲子,需要钢铁般的手指和弓子(史塔克强调大提琴运弓力量要来自上臂),
但这还不算,最难的恐怕是掌握这首曲子的风格,整个曲子都似一首散板,不懂得匈牙利民歌风格的人就无法用所需要的自由速度(Rubato)演奏此曲。史塔克的确有钢铁般的手指,他本身是匈牙利人,再加上科达伊本人的指点和肯定,他的演绎是典范的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你听了这张CD觉得震惊的话,那你应该设法去找一张1950年的LP听听,更辉煌了不起,特别是末乐章。史塔克生于1924年,1950年时他是26岁,1970年已46岁,不论弓子的发音或手指的把握性都已稍为差了些。幸亏我至今保留了这张LP的录音。记得LP是Niva版。史塔克还有一张极其精彩的,《浪漫风格的西班牙音乐》(RomanticMusicofSpain)小曲集,西班牙风味道地到十足,他的钢琴伴琴庞默尔(LeonPommers)显然是西班牙人,两人合作天衣无缝,如有一天哪家公司能把这两者(1950年的录音)合成一张CD,200元一张我也买!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自己忽略科达伊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