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密度?WHO ARE YOU?&WHERE'R YOU?—感谢DR KUANG的艰苦求索 [复制链接]

查看: 15696|回复: 121
11#

以前记得看一本杂志上的读者问,他用DVD机器听加洲旅店这歌,整个音场是平面的,用CD放有很有层次,感觉人声在前,配器在后
编辑回答这曲子的DVD他看过,唱的人和伴奏的人一字排开,正确的声场就是平面的

哈哈,这张DVD我也看过
TOP
12#

乱刀侃翻 在 2006-5-10 15:12:15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5-10 9:01:01 发表的内容
是大提琴哼鸣的录音段!


终于明白你的意思。器材拥有高密度重播的能力并不等于唱片本身录制的某些声音不具备高信息量时器材也要重播出高密度感!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地重播音乐那才能表现变化的美。华丽需要质朴的对比,一些所谓不食人间烟火的系统根本无法传达录音本身的神韵,美则美矣,始终隔着一层。


所谓过犹不及啊
就如同小提琴的演奏,如果过份炫耀技巧,终不能成为大师

自己想想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有时候是要一点偏执的,全心的投入,才有动人的感染力
TOP
13#

KENTRYFO 在 2006-5-11 20:30:09 发表的内容
乱刀侃翻 在 2006-5-11 14:29:56 发表的内容
scfan 在 2006-5-11 14:26:42 发表的内容
密度,只是一个指标,不存在谁有谁无的问题,有的只是谁多谁少,谁好谁坏的问题

就着声音说太玄了,打个比方,HIFI好比摄影,镜头越高级,出来的PP密度越高,质感越强


对极!
摄影中的玩脚架差不多也等同于调声。


刚好有朋友意欲玩摄影,其实也可以问一个问题:选择镜头或脚架时,除了商业品牌和价格因素外,我们还要考虑什么因素?


这个我弄不明白了,从来没听说过脚架还能调画面的
摄影镜头倒是核心,对于色彩和分辨率都是很重要的器材

但玩摄影和音响是完全不同的,器材只是工具,对于构图,设计,交流都是很重要的,现在是很多菜鸟哪着高级的L头加专业机身,左右没东西拍只能去拍拍微距去唬唬更菜的菜鸟

好的照片其实也是文化和技术的综合体现

如果要买摄影器材,其实先要知道自己是用来拍什么的,然后考虑的除了品牌和价格,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便携性,很多拿了单反但技术进步不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太大了,携带不便,所以用得少(包括我,嘿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