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密度?WHO ARE YOU?&WHERE'R YOU?—感谢DR KUANG的艰苦求索 [复制链接]

查看: 15675|回复: 121
11#

“密度”是很难用文字来形容的感觉。
或者这么说比直观一些:既可以听到非常微细的高频细节,又可以厚实的中频质感。比如说可以清楚听到小提琴模拟录音的母带背噪,又可以听到小提琴高音区的类似鼻腔共鸣的木质琴腔质感。
有机会在你的系统上试试BOULDER带解码器的前级,那也是一件很有密度感的器材。
TOP
12#

petershao 在 2006-5-9 12:36:37 发表的内容
好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吗?


你借上面我提到的几件器材回家试试,马上就知道“密度”是什么:)
TOP
13#

第一项只要价钱和状态合理应该买,即使买回来不用,古董胆一定升值,买了不会亏。
第八项建议三思而行,因为前级这DD需要经过比较严格的调声,要做好难度非常大,除了材料,仪器和工程师外,还很讲究设计者对音乐的理解和品味,我觉得还是直接换台前级会合理一些。
TOP
14#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5-9 13:19:16 发表的内容

这种推子式的调音台是直白音色吧?
另听人说可能会有动态压缩?


专业器材都强调中性,几次试听这类高档的专业器材的感觉是:和民用的高级音响器材不同,在一套系统中,除了“密度感”外,很难感觉到它的个性存在,会很容易听到环境和搭配器材的声音特点。比如说用来搭配高频比较明亮的音箱,就很容易出现高频生硬刺耳的现象。
录音用的调音台出现比较明显动态压缩的机会应该不大。
TOP
15#

shendiaoxia 在 2006-5-9 21:39:13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5-8 23:59:09 发表的内容
第一次听在深圳某音响店试音室,面积近40方,全套NAGRA,PLL前级,845后级推天朗AUTOGRAFF,声源是高文的SACD机。
第二次听是在未经严格声学处理的用家环境,约20余方,PLP前级,高文后级,推中名琴,声源包括音乐传真SACD和金驰的大团圆。
第三次在海印某大型试音室,超过60方,PLP前级,金字塔后级,推单拿C2,声源是NARGRA的解码。



dr kuang 看来喜欢"名牌"效应哦,近来我的"ATC"7也做到了浮荡在空气中的音符,那感染力超强人很快就中毒倒地.连300B都要输半个马位的"2A3C"加**线轻而易举达到目标.



嗯,ATC是中频密度感超强的喇叭,听人声确实很容易让人中毒。
TOP
16#

kick 在 2006-5-9 13:03:17 发表的内容
密度,也正是我最近搞的方向。

密度大了,才会有感情,对吗?

我只要声音听起来动人,有感情,什么声场、定位之类的东西我准备让它滚一边去。

不过,我发现密度好了,该滚一边去的东西也会好,否则就是所谓的假密度。


同感。
TOP
17#

KENTRYFO 在 2006-5-9 21:34:19 发表的内容
正是!我刚才听音乐的时候,还想着问大家一个问题:听过信息量丰富而密度不足的声音吗?


削减中低,突出中高就很容易给人这样的错觉,不过这是“假信息量”,入门时的发烧友最容易被这个假象迷惑,这样的声音其实最不耐听。
TOP
18#

你能听到和你谈话的人的呼吸声吗?
TOP
19#

所以唱片里的人声和我们平时听到的人声有所不同。
TOP
20#

乱刀侃翻 在 2006-5-9 22:03:11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5-9 21:15:01 发表的内容
你能听到和你谈话的人的呼吸声吗?


不能,但我听到过自己的呼吸声。
多听高档极品音响是练耳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通常极品器材也只是代表某设计师个人的对声音的理解,最高明的老师还是这些大设计师所极力摹仿的自然发声啊!


我在经过简单隔音的电台直播室,离说话者不到1米也听不到他的呼吸声,但在高级收音机和音响上听电台广播就能听到。WHY?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