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差异,最主要是EMI加入了人工混响,让录音听起来现代点,少量的EQ设定让录音听起来更明亮,“高频”更突出(实际是电子噪音)。
俺的音响听起来Naxos没有任何输过老参考的地方,不知道为何上面几位有这些结论。就柴小这个个案来说,首先老参考的Levin做得就水准不差,水准在Walter之上,但是如果比较Levin在Pearl的其他工作,就会发现他在Pearl的工作严谨得多,没这些杂七杂八的人工味精和过度的CEDAR过滤(仅有极轻微的混响)以及额外的EQ。而Mark早年的在Bidulph做的柴小就已经输不了老参考,10年后为Naxos重做的更为精湛了。
从我还没买到Naxos起,就听到不少朋友说老参考的Heifetz更好,实际上若干年过去,反复聆听那些老参考和Naxos以及Bidulph,俺未发现Naxos有上面说得如此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