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550|回复: 282
31#

壮家汉 在 2006-4-30 9:57:25 发表的内容
相位传真 在 2006-4-30 9:48:49 发表的内容
低频的质量的确是由泛音决定的,但是并不是泛音的响度,而是泛音的时间延迟。

我听过4寸的书架箱放大提琴的时候比12寸落地箱有感染力!

这就是说这个4寸的书架箱低频泛音要比12寸的低音相应要快速。

同样的中频的质感,乃至高频的延伸,都不是频率响应要突破多少,而是泛音谐波响应快速的缘故。

相位兄高见!
汉子一直在琢磨真声和音响声的真正差别在哪里,后来悟透了(自认为的),汉子认为最大的差别在于基音与泛音的相位差。音响声的基音和泛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位失真。

音响器材系统出来的基音与泛音之间的相位差非常严重!——这是肯定的,我在想:一方面并非全部失真的来源,另一方面相位失真的环节在很多地方纯在,第三方面各环节、各种失真间又在做互相的影响,之后,恐怕耳朵比仪器准确。期待下来继续讨论.......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32#

最终,何处相位失真、何处明显失真都是一种震动的失真和能量分布的失真!呵呵......
TOP
33#

lampad8 在 2006-4-30 18:56:40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兄好记性!还没呢,没有找到小磁铁
几时有空再来指点一下啦,小弟又换了点器材,呵呵

当日在你家里听到的一对老款单拿c5(?)被推得天翻地覆!甚为惊叹!但是脚架和线材等成为了进一步调声的瓶颈。不知现在的系统状况如何?
——哦,不要在这谈了,否则影响楼主的思路就不好意思了。
TOP
34#

我到过你家,当然更乐意介绍了,就是小磁块的效应您已经尝试了吗?谈谈效果如何?
TOP
35#

我用的有《tutti!!》、telna的《1818》、前面提过的柏菲黄滨帕格里历大炮小题琴、《江姐》、《泰坦利克》原生碟、《日照琴皇》、《动态琴皇》、tis《爵士活佛》、帕尔曼的《巴克小提琴无伴奏》、EMI绿色封面打孔纸盒的不知名双钢琴录音、《天方夜谭》多个版本........
TOP
36#

lampad8 在 2006-4-30 22:15:34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4-30 19:13:00 发表的内容
lampad8 在 2006-4-30 18:56:40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兄好记性!还没呢,没有找到小磁铁
几时有空再来指点一下啦,小弟又换了点器材,呵呵

当日在你家里听到的一对老款单拿c5(?)被推得天翻地覆!甚为惊叹!但是脚架和线材等成为了进一步调声的瓶颈。不知现在的系统状况如何?
——哦,不要在这谈了,否则影响楼主的思路就不好意思了。



呵呵,是听众5,   兄说的对,线材已全部更换(见签名),系统声音更平衡大气了.

不信线材作用的朋友欢迎来听一下

兄台的声音平衡大气是很大的优势,而且还换成了densen的功放,
应该肯定地比原来山水的声音更精致、细腻。尽管现在还是在隔山买牛,但是,我相信现在的声音相比原来肯定是明显显得金贵了。
对了,音箱架架的螺丝收紧到什么程度,扭了2圈?3圈?如果没有收紧,中频的饱满感肯定还是不理想的——小提琴的腔音,相对于单拿的听众5号来说,尽管功放控力更高,如果没有这一段规整的谐振,很难搞出来,如果搞好了这一段,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俄。下来的,对于这个箱来说,就是高频段的规整,估计有由于分频器设计而形成的高频延伸不足,不过这提法也许不准确,是来自bm15专业箱的经验,据说民用版问题不大(但加磁块的做法,对于您来说,绝对应该试,最起码能够知道高频延伸还有没有潜力可挖)。
    据了解,nan23兄还不算是一个diyjs而算是diyer,具体声音没有听过,希望在高频段的反应也非常良好。
    反正,要退出低频的速度感、重量感,以兄的功力不会有问题,恐怕参考一下楼主的思路,这“韦感”出来以后可以惊为天人的。
TOP
37#

壮家汉 在 2006-4-30 20:01:58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4-30 19:13:00 发表的内容
lampad8 在 2006-4-30 18:56:40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兄好记性!还没呢,没有找到小磁铁
几时有空再来指点一下啦,小弟又换了点器材,呵呵

当日在你家里听到的一对老款单拿c5(?)被推得天翻地覆!甚为惊叹!但是脚架和线材等成为了进一步调声的瓶颈。不知现在的系统状况如何?
——哦,不要在这谈了,否则影响楼主的思路就不好意思了。

KENTRYFO兄照说吧,不碍事。

你当然希望大家都谈了,你可以偷懒了嘛!哈哈
TOP
38#

对于不同音响器材,泛音决定论并非唯泛音决定论。
相位传真论虽非唯相位传真论,但最终,对于具体的音响系统来说,实际上却唯相位传真。
——以上这些可以通过音响一切由振动开始的角度去理解的,但震动这个东西太复杂,太抽象。这个时候还是先实战好点.......


另外,相位传真兄之所以长期大谈相位传真,直到最近我也是才刚领会:在电器设备中,特别是目前的放大电路,波形的不整、所谓的失真实在太多,而实际上由于是由电能主动式传递信号(或者将信号放大与能量传输两个过程同时在此进行),其电能的主动性决定了在喇叭推动空气之前,相位失真是最最主要的失真(当然,电路设计错误或器材损坏其次)——由于电路中存在大量的震动转换界面!这是决定性的。
TOP
39#

jazzkid 在 2006-5-1 2:00:27 发表的内容
lampad8 在 2006-4-30 23:28:33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4-30 22:44:37 发表的内容
[quote]lampad8 在 2006-4-30 22:15:34 发表的内容
[quote]KENTRYFO 在 2006-4-30 19:13:00 发表的内容
[quote]lampad8 在 2006-4-30 18:56:40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兄好记性!还没呢,没有找到小磁铁
几时有空再来指点一下啦,小弟又换了点器材,呵呵

当日在你家里听到的一对老款单拿c5(?)被推得天翻地覆!甚为惊叹!但是脚架和线材等成为了进一步调声的瓶颈。不知现在的系统状况如何?
——哦,不要在这谈了,否则影响楼主的思路就不好意思了。



呵呵,是听众5,   兄说的对,线材已全部更换(见签名),系统声音更平衡大气了.

不信线材作用的朋友欢迎来听一下

兄台的声音平衡大气是很大的优势,而且还换成了densen的功放,
应该肯定地比原来山水的声音更精致、细腻。尽管现在还是在隔山买牛,但是,我相信现在的声音相比原来肯定是明显显得金贵了。
对了,音箱架架的螺丝收紧到什么程度,扭了2圈?3圈?如果没有收紧,中频的饱满感肯定还是不理想的——小提琴的腔音,相对于单拿的听众5号来说,尽管功放控力更高,如果没有这一段规整的谐振,很难搞出来,如果搞好了这一段,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俄。下来的,对于这个箱来说,就是高频段的规整,估计有由于分频器设计而形成的高频延伸不足,不过这提法也许不准确,是来自bm15专业箱的经验,据说民用版问题不大(但加磁块的做法,对于您来说,绝对应该试,最起码能够知道高频延伸还有没有潜力可挖)。
    据了解,nan23兄还不算是一个diyjs而算是diyer,具体声音没有听过,希望在高频段的反应也非常良好。
    反正,要退出低频的速度感、重量感,以兄的功力不会有问题,恐怕参考一下楼主的思路,这“韦感”出来以后可以惊为天人的。[/quote]


KENTRYFO兄分惜非常正确!!    我的系统换上日立喇叭线后高频延伸非常华丽高贵,要感谢NAN23兄

有空再来我家,我给老兄听(天方夜潭),很毒的,呵呵



[/quote]



日立喇叭线?請問什麽型號?

[/quote]
可能是用日立的电源线diy的。
TOP
40#

SMERT 在 2006-5-1 6:41:37 发表的内容
从头看到12页,还是没怎么明白。

假如现在有一套器材,比如Marant SA15+Simaudio I5+B&W 805S,房间面积30平米,如何制造低频泛音让人听上去低频非常饱满有有力呢?

楼主遇到了表述的难题了。希望通过实战例子过渡写作灵感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