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524|回复: 282
11#

kick 在 2006-5-9 21:05:04 发表的内容
请看连接的melody资料:
http://www.hifi168.com/av/junli/stella.htm

40Hz(-3dB)是做假还是长冲程,或多组小口径推挽?

此贴主题所述正好也是我最近才体会到,并准备付诸实践。

增加中间厚度与增加功放控制力。


是最为常见的倒相式设计,这种设计比密闭式下潜要深一些,量感也可以增强一些从而提升效率,不足之处是因为倒相部分其实是喇叭的背波,容易因相位问题造成低频混浊,而且因为低频衰减曲线比密闭式要陡斜很多,所以会造成听感上低频延伸不如密闭式的错觉。
你这对是后倒相设计,喇叭离墙的距离对低音听感影响比较明显。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12#

接楼上松香大侠:
近代的喇叭在低频制作上更加强调速度,和瞬态反映,所以倾向于用小口径喇叭来制作,其中AE是较极端的,全部音箱都用5寸半中低单元。这种小口径单元的低频因为能量集中,所以冲击力特强。
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又发现这和现实生活中听到的低频(特别是80Hz以下)的低频有很大差异,因为现实中能再生出这个频段的发声体通常发声腔体较大,而且通常会在相对稍远距离来听,所以真实环境下的80Hz以下低频会有较强的包围感而且缺乏定位感。于是又有部分发烧友又回归到15寸大纸盘的松软低频怀抱中,反应到市场上就是使用这种低音的JBL号角,天朗受到追捧。

大小口径各有所长,我们作为发烧友,不必太过强调谁对谁错,谁好谁不好,自己喜欢什么风格就选那种设计的。
TOP
13#

后倒相两路书架,离墙1.2米是合适距离,其它就要通过更换器材对比来决定了。可以问你附近的发烧同好们,把他们的后级和咸菜搬来试试。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14#

KENTRYFO 在 2006-5-10 8:45:20 发表的内容
我还认为:推挽式设计最难处理的就是瞬态!瞬态不足何来密度?


西敏寺,K2的低频瞬态很好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