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最头疼的是音响系统里最薄弱的环节--音箱。
华代“聆听一号”介绍一
1、 喇叭单元不好选
国内的质量还过得去的,就那么几个牌子。国内以前几个老牌子先已经不再做HI-FI DIY市场了。只有银笛还有在邮购,个别型号的指标还过得去,而且网站上列出的型号是10年都没变。国光早就做国外的OEM、ODM了,自然看不上很小量的HI-FI市场。南京早就倒闭了,剩下的是清仓货,其实南京的指标都不行,实际测量的Qts太高了,不适合做倒相箱。惠威已经不再推当初引起轰动的S系列。个人感觉其中S系列性价比最好,但也要150元以上。其实指标也不见得非常好。音响界内部早有定论。
台湾的TB嘛,也拿过几对,自己DIY音箱,结果试听下来,一是功率不够,二是谐振频率Fo偏高。
小日本的Fostex,价格又偏高。更不说Scanspeaker、Exel等欧美进口喇叭单体。
值得注意的是,喇叭假冒的很多。
2、 箱体质量不高。
自己买材料嘛,省钱了,但是外观就不敢有什么要求。叫外面的木工师傅嘛,现在又有几个木工好的师傅,而且熟悉音箱的木工。即使外面购买的箱体,也存在中纤板板材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硬度不够,一打螺丝就滑牙,恐怕以后声音一大,喇叭都可能掉下来。
3、 分频器
分频器其实很重要,分频电容虽然贵,但是咬咬牙还是可以买得起。没有LCR电桥和绕线设备,那电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买现成的嘛,恐怕跟喇叭配套的还不多。市面上所卖的“佳讯”等牌子,实际上就是乱搭配。 设计分频器不是简单的分频点频率和几dB交叉点而已,更多的是对喇叭曲线的修正,使整体频响曲线能得到优化,并符合人耳的听感。
4、 接线盒或接线柱
一般市面卖的都是偷工减料,要不好一点的,也是贵得离谱。现在原材料价格都飞涨,还能企求奸商们能对你发慈悲吗。
5、 最重要的是,没测试设备,光靠耳朵是不够的,而且是很慢,往往要听上很长时间,凭经验去判断哪些该改进。其实,一般的科学做法是,先用仪器测试,保证其客观指标,再通过耳听,精心调整,满足主观指标。而这个条件,只有从事音响行业或跟音响行业有关的人士,才有这样的机会。
6、 市面上性价比好的成品箱不多。即使指标好,价格也是贵的很。商场所卖的几百块、上千块的国产和假洋鬼子音箱,又能有真正好声音呢?
以上经历,我想,绝大多数发烧友都有同感,老烧友就体会更深了。经过努力,我们推出“聆听一号”落地音箱能满足囊中羞涩发烧友的心愿。
[upload=jpg]Upload/200642513525542780.jpg[/upload]
http://www.huadai.cn/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