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NAXOS的海飞兹历史录音(7cd) [复制链接]

查看: 8326|回复: 50
21#

ZXW2216 在 2006-4-23 21:52:17 发表的内容
天使头版EMI多少钱??好找吗??
我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平均挣853.2
我适合买多少钱的CD??
现在失业在家,无收入,买贵的??买便宜的都要命了:)


5元的D版也不适合你买,真要命了
TOP
22#

scfan 在 2006-4-23 13:07:24 发表的内容

朋友你的音响系统是什么?你听的EMI老卡大无又是什么版本?要知道老参考和现在的再版中价犹如云泥之别!

昨天在朋友的Watt/Puppy上听UK老版EMI参考,直逼LP,老卡的力度、变化、分句精彩之极,顶级大师风范

任何LP都有磨损,用LP转的CD,只能是造假修饰!且不论,LP比母带,比都不要比!


天使头版EMI多少钱??好找吗??
我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平均挣853.2
我适合买多少钱的CD??
现在失业在家,无收入,买贵的??买便宜的都要命了:)
TOP
23#

scfan 在 2006-4-23 13:07:24 发表的内容
design2001 在 2006-4-23 8:37:41 发表的内容
这也不见得没制作问题,我手上的百代巴赫大无六的卡萨尔斯版和日本opus-kura版相比,虽是同一个录音,但日版制作重放效果明显更好,百代版仿佛是去肉放血的骨头,干巴巴还生硬,日版才反映出卡老的风采,生机盎然。。。虽日版底噪大,百代版降噪很好,但比较起来,百代差的多了,不过这也是比较了才发现,原来我的一个朋友还说卡老拉琴就是这么古拙、力度。。。哈哈,完全不是那码事!不知这个日版是否也是用LP转录的???那样百代就真的太不争气了,还有母带在手上,都玩不过小日本??。。。


朋友你的音响系统是什么?你听的EMI老卡大无又是什么版本?要知道老参考和现在的再版中价犹如云泥之别!

昨天在朋友的Watt/Puppy上听UK老版EMI参考,直逼LP,老卡的力度、变化、分句精彩之极,顶级大师风范

任何LP都有磨损,用LP转的CD,只能是造假修饰!且不论,LP比母带,比都不要比!



即是著名的大烟斗版,120双中价,百年纪念版(非伟大录音,但也用过ART处理),老参考版我也下过APE听,感觉对比起来还是不尽人意。。。:)
TOP
24#

录音母带在EMI手里,似乎也没有借给NAXOS,请问NAXOS用什么手段做出比EMI参考更加好的音质?用YY的吗?[/quote]


很多朋友都误解了,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其实四十年代以前的历史录音是不存在什么母带的,因为磁带还没有发明,所以无论EMI参考还是NAXOS都是用当年的78转唱片翻录成CD,这在两者的CD封底都注明了,还注明了翻录工程师,所以两者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才有了对比的可能,故翻录的效果就取决于所用的设备和工程师了。
当年EMI参考大行其道时,就有很多朋友抱怨其声音干和闷,其他一些小公司如PEARL就做得比EMI好,最明显的如史纳堡的贝多芬钢奏全集,现在大部分老参考已成绝版,很多人又对其怀念起来了,
我就是在听了NAXOS的历史录音后,清空了很多老参考,比如卡萨斯的大无,很多人觉得声音象锯木头,NAXOS版就没有这种效果,还有对比过海老的西贝柳斯协奏曲,布殊的春天奏鸣曲,梅纽因的爱尔加协奏曲等,都觉得EMI参考有点闷和刺耳,NAXOS则自然悦耳一点。当然了,这只是个人感觉和口味,仅供参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习惯口味,所以这个问题也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
话说回来,历史录音再好也好不到哪去,只要投入于大师们创造的音乐世界中,这点区别是微不足道的,还是静下心来好好领略这丰厚的历史遗产吧。
TOP
25#

偏题了,哈哈!
听过几个参考系列,实在令人失望,所以,现在除了YLJ以外,我是不买参考和20世纪伟大两个系列的东西的。
TOP
26#

江月 在 2006-4-24 10:59:50 发表的内容
录音母带在EMI手里,似乎也没有借给NAXOS,请问NAXOS用什么手段做出比EMI参考更加好的音质?用YY的吗?



很多朋友都误解了,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其实四十年代以前的历史录音是不存在什么母带的,因为磁带还没有发明,所以无论EMI参考还是NAXOS都是用当年的78转唱片翻录成CD,这在两者的CD封底都注明了,还注明了翻录工程师,所以两者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才有了对比的可能,故翻录的效果就取决于所用的设备和工程师了。
当年EMI参考大行其道时,就有很多朋友抱怨其声音干和闷,其他一些小公司如PEARL就做得比EMI好,最明显的如史纳堡的贝多芬钢奏全集,现在大部分老参考已成绝版,很多人又对其怀念起来了,
我就是在听了NAXOS的历史录音后,清空了很多老参考,比如卡萨斯的大无,很多人觉得声音象锯木头,NAXOS版就没有这种效果,还有对比过海老的西贝柳斯协奏曲,布殊的春天奏鸣曲,梅纽因的爱尔加协奏曲等,都觉得EMI参考有点闷和刺耳,NAXOS则自然悦耳一点。当然了,这只是个人感觉和口味,仅供参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习惯口味,所以这个问题也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
话说回来,历史录音再好也好不到哪去,只要投入于大师们创造的音乐世界中,这点区别是微不足道的,还是静下心来好好领略这丰厚的历史遗产吧。[/quote]

但我还是觉得参考版海菲茨的西贝柳斯小协听感觉好于纳索斯呢,不论是在细节、还是整体感或琴声的质感,我都觉得参考版的这个录音要好得多,反而是纳索斯听起来整体较闷、细节更是不清楚,很明显的!
TOP
27#

design2001 在 2006-4-24 13:16:27 发表的内容
算了,你这么说就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必要了,对比如此明显都视若不见,还有什么好说的?别告诉我你没有百代和日版这两个版本。。。参考的东西是不错,你再听听日版再说吧。。。累!


很多低级器材上容易讨好耳朵的都是修饰得很假的CD,反而会把一些很高保真的录音反映得很干很涩,那是器材的问题而非录音。老兄避而不谈器材,莫非羞于见人?
TOP
28#

scfan 在 2006-4-24 9:54:39 发表的内容
design2001 在 2006-4-24 0:06:13 发表的内容
即是著名的大烟斗版,120双中价,百年纪念版(非伟大录音,但也用过ART处理),老参考版我也下过APE听,感觉对比起来还是不尽人意。。。:)


朋友,APE就别在这里献宝了,别告诉我你用耳机听的(K1000及以上级别耳机除外)


算了,你这么说就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必要了,对比如此明显都视若不见,还有什么好说的?别告诉我你没有百代和日版这两个版本。。。参考的东西是不错,你再听听日版再说吧。。。累!
TOP
29#

最大问题是EMI有混音,因此有种听起来“自然”的感觉。Naxos的音色更饱满,色彩更丰富。记住,Naxos是完全没有混音的,这样才能把声音做最大可能的保留。
TOP
30#

mickxia 在 2006-4-24 11:44:56 发表的内容
说得太好了,楼上的。老是听一些人说参考系列老版的声音怎么怎么接近LP,怎么怎么温暖,声音活跃似跃然纸上,恐怕带有物以稀违规的吵作嫌疑。


呵呵,吹嘘参考系列接近LP就不对了,应该接近78转才是最“保真”的,据闻78转唱片的声音还原小提琴别有韵味呢!
另外,78转的翻录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象EMI和NAXOS,都用了CEDAR降噪系统,因此基本听不到炒豆声和其他噪音,但音乐的还原是否“保真”,就难说了。另一种是象MUSIC&ART、PEARL、BIDUFF
等公司,则最大限度保留了78转唱片的原汁原味,不作任何修饰,连劈啪的炒豆也奉上,喜欢哪种就看个人的口味了。
所以嘛,无论EMI还是NAXOS都很难说谁比较接近原版,还是别费这个神了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