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快乐并痛着 [复制链接]

查看: 18235|回复: 142
41#

圈内流行音响评论家“发烧语”技术特性全解释(3)
18.声音发散:声音不结实,焦点虚,主旋律不突出,混响过大,中频欠缺,频响不均匀,听觉上感到声音凌乱分散。

19.声音发哄:低频中频某段夸张,有共振,频响不均匀,混中央委员太长,例如混响使用不当,就会有一种哄哄的“浴室效应”,在300Hz提升过多也会产生哄的感觉,影响清晰度。

20.铜皮声(或称金属声):中高频某段突出或在谐振峰,频响不均匀,失真大,欠阴尼,瞬态响应不好。质量不好的动圈传声器或高音扬声器,在听觉上常常会感到音质硬,且伴有一种铜皮声,俗称为金属声。

呵呵。学问大吧?
TOP
42#

想发烧也不容易。先学习发烧用语(转):
圈内流行音响评论家“发烧语”技术特性全解释(1)
翻开音响杂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音响评论家的评述文章,尤其是现在,有关“发烧”的文章很多,里面使用的音质评价术语多种多样。尽管我国声频工程界已将有关主观音质评价的诸多方面(包括音质评价术语)进行了规范,并上升为国家标准。但在如今的音响发烧热潮中,发烧友们常常有自己的一套主观音质评价“发烧语”,因其语言生动形象,发烧味足,在发烧圈内十分流行。初入发烧圈的朋友,对发烧界的一些“发烧语”,要么似懂非懂,胡乱套用;要么浑不解,不明白到底是怎样一个意思。即使已有一些资历的发烧友,对一些音质评价“发烧语”的含义及技术特性也不是十分清楚。鉴于此,研究一下这些音质评价“发烧语”的含义及其技术特性就显得很有必要。只有明确了这些“发烧语”的含义,大家才能更好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进一步弄清楚这些“发烧语”的技术特性,在自己动手制作音响设计才可以自如地掌握音质设计,在选购音响设备时,才可以根据其技术特性来想象音色,购得适合自己口味的音响设备。

现将一些常见的关于音质评价的“发烧语”归纳如下,并简述其技术含义。

1.声音有水份:中高频混响足量,频响宽且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失真小,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份。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发干,干涩。

2.声音柔软:低频段频响展宽,低频、中低频也得来,高频段无峰值且高频段下降。混响适当,失真小,阻尼好,在听觉上感到柔软舒适。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硬。

3.声音明亮: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频、中频成份适度,高频段量感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谐音上较慢的衰变过程,混响适当,失真小,瞬态响应好,听感明朗、活跃。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糊,灰暗。

4.声音厚:低频及中低频量感强,特别是200~500Hz声音出得来,高频成份够,声能平均能级较高,混响合适,失真小,声音厚实、有力。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单薄。

5.声音清晰(清澈):频响宽且均匀,整个频带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小,混响适度,瞬态响应好,中低频段适度,高频段没有噪声和失真,并能出得来。语言可懂性高,乐队层次分明,声音有清澈见底之感。
TOP
43#

音响为什么贵?大家都知道,贵就贵在零件成本以外,主要包括设计和调音,其中又是调音技术占了音响贵的最重要的理由。因为设计的电路别人可以模仿,材料别人可以购买,很多音响厂家也是买市场上的零件。如有报道说某某外国著名厂家用惠威喇叭生产出HI-END音箱,靠的就是调音技术,使人不得不相信音响调音技术的奥妙无穷!所以,音响贵得有理,你还学不到,只能出大价钱买了。
发烧友都深信,任何东西都可以改变音质。不相信这点就不是发烧友,就会被发烧友排挤在外。于是,一段线、一块布、一个鸡蛋、一张纸、一个橡皮圈、一个避孕套等等都是调音的宝贝,都会使声音变甜、密度变大、音场变宽、定位变清。呵呵。有意思吧。
后面还有更有意思的。。。。。。。
TOP
44#

有人不知怎样才会发烧。
有一个网友问:
有谁有一个包让自己发烧的方法...???
问题补充:我住马来西亚这里是没有四季之分的...!!!

网友们的回答:
让自己发烧很简单啊```穿着短袖衣到家里淋湿``然后就这一身到外面吹风```然后就是不换衣服的睡觉```就能感冒``要不就是都想些事情让自己感觉很无力也可以``那也要看的抵抗力强不强了```

去吃很不洁净的食物,甚至是变质的,当时就能让你发烧

冬天穿短袖上外面转一圈去

热水泡澡!! 光着身子在窗台吹风~~~

先让自己上火,然后让自己睡眠不足,此时,在凉凉的夜里洗个热水再马上到阳台上吹凉风,就OK了。
但,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孝之始也;功成名就是孝之终也。你还是……

发烧啊,很简单,让自己任何一个部位感染都可以。
哪怕很小的感染都会发烧的。这是人的免疫能力啊。

要说怎么制造感染呢,简单,拿刀割自己一下,然后止血不消毒,碰点脏东西,很快就感染了,然后不管,很快就发烧了。而且伤口得到处理的话,发烧很快就好了。

好奇怪的问题,你是不是现在已经发烧了?

你要去追护士啊?
流感就会导致发烧啊
最近禽流感不是很流行吗,你去找只死鸡......
后面的不用我教你了吧

呵呵发烧有意思吧。
TOP
45#

关于搭配,发烧理论很多,说法也很多。我认为,一般音乐爱好者不必太相信那些搭配理论,作用不大。但我的体会是,功放和音箱的搭配必须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功放的功率和音箱的灵敏度。譬如我的单拿音箱,灵敏度很低,用小功率小电流的功放音质肯定差。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买那些“靓声”的低灵敏度音箱,避免在功放上花大钱(我就吃了这个亏)。至于那些以搭配为乐,以绝招为荣,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发烧友则另当别论了。哈哈。
TOP
46#

音响系统也是遵从一分钱一分货的常识。我听过五位高烧级发烧友的系统,有30万级,有15万级,10万级,有5万级,有2万级,虽然各有千秋,但音乐感、舒服感、临场感方面还是有差别的。不论你怎么调整、搭配,都离不开器材的价格因素。
我原来也相信通过线材的选择可以在不改变其他设备的情况下,大幅提升音质,在听完大家的系统后,我现在持否定的态度。在音响系统中,重要性较低的就是线材,影响音质最大的是音箱。线材有一定的素质就行,有钱了先按顺序提升一下音箱、功放、音源。
我现在用的系统是5万元级,音箱是单拿,CD、功放都是音乐传真A5,线材是八达的,信号线、电源线、音箱线加起来值1200元。我也试比较过多种单件5000至8000元的线材,反复比较后认为,音质、音色是有些变化,但不是很大,不值得我花那么多钱,我又不是钱多得无处花了。
TOP
47#

我被音乐(歌曲)感动得流泪是在十多年前的出租汽车上,当时,出租车上正在播放一手歌,当时也不知道谁唱的,也不知道歌曲名字,可是那歌词一唱出来,那旋律一放出来,我不知不觉流泪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离别的滋味这样凄凉......如果早知道是怎样,我不会答应你离开身旁......”后来到处打听,才知道歌名叫《我怎么哭了》。
这首歌会引起我的共鸣是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触景生情。后来,音响升级再升级,也没有这种感觉了。
最后编辑老烧42度
TOP
48#

我以前炒股票的时候,也是非常相信那些炒股书籍的,因为都是大师写出来的,经验多的很,希望通过刻苦学习,也成为炒股大师,通过炒股发大财,赚钱烧音响。结果怎么样,问问股民都知道。那些书是炒股炒到倾家荡产的“大师”写出来的,只是为了赚稿费糊口,我们还真相信了他,他出书发财了,我们用他的办法亏钱了。哈哈。
TOP
49#

大家来说说,发烧友嘴里的 速度是指什么?[upload=jpg]Upload/200642417445495105.jpg[/upload]
TOP
50#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6-4-24 13:35:47 发表的内容
玩音响的人必然喜欢音乐不一定只局限在古典或者爵士等等比较难理解的音乐,但是为什么好多音响爱好者,不惜动用一部跑车的价格来购置高级音响,还有DIY音响爱好者他们弄了一堆元件装了一台机器足可以买一台好的音响器材了,说白了也就是对美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点,文化和消费观念的不同可以直接反映在购置音响器材,所以就有了高价与底价之争,这场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我的观点是什么样的音响都可以用来听音乐,但是为了更好的欣赏音乐还是买好一点的音响,前提不要透支消费,量力而行。

老兄说得实在。不过很多人花了那么多钱,也是不知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追求“水中月,镜中花”,只是相信了那些大师的吹嘘。你最后那句话说得最好。可是,正在发烧的人是不会这样想的,往往会为了实现那虚无的“天籁之音”,不惜代价升级音响,最后精疲力竭才不得不降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