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快乐并痛着 [复制链接]

查看: 18216|回复: 142
21#

烧无止境 在 2006-4-21 20:26:31 发表的内容
   呵呵...是辨觉变了,因为人们的意识增加了新的理念:那画已成为绝市之品.

呵呵。烧兄说得有理。只是也有很多绝世之品无人问津,我看梵高的画值钱主要还是受到广告宣传的音响。
TOP
22#

轻舞_飞扬 在 2006-4-21 20:32:56 发表的内容
梵高最有名的就是“向日葵”这幅画他画了10多幅,每幅都可以说代表了他画的时候的心境,至于是在他死后才有名,或者这样说,他在生的时候,人们还没准备好接受他的理念吧。(看了前段时间香港台播出的《名画背后》才知道的)向日葵是梵高的最高梦想,但也可说是这个梦想导致他最终走向自杀的结局。

梵高的画这么值钱,很多是包装的因素。他的画好在哪里,还是见仁见智。有人喜欢,几千万也买(也可能是为了赚钱),有人不喜欢,看不懂,没有价值(当然价格是有的)。这是不是有些像几百万的音响呢?
TOP
23#

再说说丹拿换下JBL后,用“乐声”推的丹拿就一个字:差!声音出不来,给人没有一点力气的感觉,低音更加没有。我立即换下来,接上JBL,好听的声音又出来了。我无奈地把丹拿丢在一边,随处放,甚至老婆还拿来垫东西,把丹拿音箱弄得表面有点花,我现在后悔得不得了,太没有知识了。

我不甘心,这么贵重的音箱怎么就出不来好声音呢?我想拆开来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丹拿音箱根本拆不开。高音、中低音都是用强力胶水粘在面板上的,然后再用螺丝加固。我又想看看倒相孔,孔口有吸音棉,外面有保护盖,可惜这盖子也是打不开。我真担心,如果喇叭坏了怎么办?还好,我一直用到现在14年了,不论怎么爆棚,我只是担心功放,从不担心丹拿,这就是丹拿的强项。
TOP
24#

后来看了音响杂志才知道丹拿音箱灵敏度低,我的Contour1 MK2灵敏度才83db,要大电流功放才行,乐声功放说是100多瓦,但可能标的是峰值功率,不是电流型的,是推不动的。怎么办呢?丹拿不用吧,不甘心,用吧,换什么功放?多少钱?加上真想听到丹拿“靓丽的高音,甜润的中音,弹性的低音”,于是,睡不着觉,虚火上升,“发烧”了。
TOP
25#

结论:插板戴上套套后,对声音的改善是明显而良性的。主要是分析力有所提高,对大场面的控制及低频的细节都有所帮助。听人声口型好,更有感情。弦乐的层次丰富,给人丝丝入扣的感觉。

我想戴上套套后还有一些好处可能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比如防尘功能。现在的插板实在是太脏了,灰尘积在里面自然对声音产生恶劣的影响。所以建议各位以后买回插板后,应该第一时间给它戴上套套。
xyerji 2005-09-29 03:15
太有创意了
哈哈


needgame 2005-09-29 03:55
现在戴上套套后的蔡琴,仍然保持着先天的中音区的感染力.................


cpld 2005-09-29 04:16
哈哈~~牛


JBL8848 2005-09-29 04:22
切!


mmohoh^_^ 2005-09-29 06:15
应该用使用过的TT,听女声中音区更有感染力,同时口型会多收一点点,听起来反而更加圆润了,感觉蔡琴也“骚”了许多,变得更有女人味了。
TOP
26#

my0769 在 2006-4-23 13:29:30 发表的内容
发烧这词乱了,更喜欢爱好此词,
难道发烧到不用工作吗?

发烧友是一边工作一边发烧。
TOP
27#

各位,发烧有时很有意思吧。呵呵
TOP
28#

有一个事情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从技术上看比音响复杂得多、所用材料比音响多得多的电视机,再贵也不过几万块钱,而且换代、降价非常快。我打开过很多CD机、功放、音箱,怎么算成本都高不过电视机。譬如音箱,按照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喇叭单元、分频器零件、连线、箱体等,价格还不到成品音箱的五分之一。上海东迅仿进口音箱套件甚至表示音质基本相同。也很多发烧友在仿制进口功放、摩进口CD机、功放等,但往往得不到“发烧界”的肯定。
电视机为什么卖不出天价?我认为是因为电视机的品质好坏很容易被消费者鉴别。不论你宣传电视机的图象是多么清晰靓丽、甜润优柔、汗毛毕现、技术是多么先进、调整是多么精湛,没有用,买家一看就知道图象好不好、清不清。
我有一次去买电视机,服务员很热情向我介绍索尼的液晶电视怎么怎么好,是第7代了,100多万象素高清,采用世界先进的什么什么技术。我问他:为什么图象会有拖尾现象(一般人都看得出来),他只好说,所有液晶电视都会这样,还不够成熟,以后肯定会解决。我后来看等离子电视还行,就买了。
TOP
29#

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啊!
大家来乐一乐!
k7788 2005-09-29 03:08
---------转贴!!!!!!!!!!!!!!!!!!!!!!!!!!!!!!!!!!!!!!!!!!!!!!!!!!!!!!!!!!!!!!1

这些日子,看到有关“上环”的试听报告不少,心想这HIFI世界真是奇妙,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用的油性笔,还是一枚小小的棋子,无论是几本书,还是一个带磁性的环环,都能让声音起到这样有意思的变化。于是忽发奇想,不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套套,是否也能对声音做出一些良性的改善。
我决定先试一下对电源的改善。
于是我拿出了这个套套。这个套套是平价货,如果真的有效果的话,我想再试一试诸如杜蕾丝这样的名牌。


[upload=jpg]Upload/20064231037467199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4231038568836.jpg[/upload]
最后编辑老烧42度
TOP
30#

把套套往插板上套需要非常小心,这些套套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么结实。我套第一个的时候,不小心给弄破了。这是第二个,还好,套进去了。
然后把OBL电源线插到插座上。一切做起来都非常简单。
我用来试机的是大伙常用的试听碟:《白头佬》《蔡琴—机遇》和我最钟爱的格鲁米欧演奏的巴赫小提琴奏鸣曲BWV1014——BWV1023

先试了《白头佬》。这张碟最难过关的一是开始时大提琴齐奏时,低频会有嗡嗡的声音,我听过很多很高档的器材,在这里都过不了关。我的斯大林相对来说,表现算是好的,但也不能完全避免。这回一出声我吃了一惊,那嗡嗡的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换来的是极有力度的大提琴在低音区的质感,我第一次在我的系统里听到如此有质量的超低音,太爽了!
《白头佬》另一个难点是对乐队的控制力。火爆但不能失去队形,这是考机的关键。套上套后的《白头佬》,乐手之间的位置交代得更清楚了,队形非常有序,不会乱作一团,不过,感觉上音场好像也有点往后退了,没有原来那种朝你扑过来的感觉。
很多朋友都应该注意到了,在这曲目约30多秒之处,有一个细微的“搭”的一声,像是谱架上什么东西碰了一下。可能由于细节更丰富的原因,这个声音比原来要响一点。

再听蔡琴。(这张碟不是试音我很少听。)我非常留意一开始部分的钢琴表现,但是没听出有什么变化。等到蔡阿姨一出声,我立刻感到了明显的变化。蔡的声音最迷人的中频部分,以往在同样强调中频的厚度和浓郁的器材上——比如我的斯大林和欧博CD都是如此,容易出现口型略大的情况。我选择较秀丽的YBA前级,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现在戴上套套后的蔡琴,仍然保持着先天的中音区的感染力,同时口型收了一点点,听起来反而更加圆润了,感觉蔡琴也“骚”了许多,变得更有女人味了。

到了我最爱的小提琴。这张格鲁米欧的巴赫虽然录得不错,但远远未达到发烧级,但却是我平时听得最多的碟。我拿它来试音,也是因为我对声音的变化更有把握一些。
我的器材听小提琴,可以说是各项指标中最令我满意的一环。戴上套套后的格鲁米欧又会是何种表现呢?
小提琴声悠扬地从我的斯大林中飘了出来。我把耳朵竖起,捕捉着它们敏感的变化。与原来相比,现在的小提琴声可以用“丝丝入扣”来形容,因为它变得异常地有层次感,细致、线条分明,听上去仿佛置身于一个布局雅致精细的音乐氛围里,却不会有过于锐化的那种凌厉。此时的巴赫,让人觉得更加“巴洛克”了,那种声音与音乐所要表达的境界,几乎融为一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