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二马就是我 在 2006-4-19 22:04:11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4192233986272.jpg[/upload]
设计喇叭与设计扩大机是二回事,Charles Hansen怎么会在离开Avalon喇叭公司以后,不继 续往设计喇叭的路子走、而改行设计扩大机呢?其实,Charles Hansen原本就是学电子的, 现在只不过是学以致用而已。既然现在是学以致用,那么以前设计喇叭时是学非所用吗?毕 竟,设计喇叭牵涉到电子的部份并不多。Charles Hansen回答虽然设计喇叭不同于设计扩大 机,材料物理与声学的成分多过电子。不过他从学生时代起就对自己装音响很有兴趣,且累 积不少经验,因此对于设计喇叭与扩大机一样在行。当然,他的这番话没有人不相信,因为他已经用Avalon Ascent喇叭以及Ayre V-3后级、K-1前级来证明一切。
像他的V-3后级,虽然才 100瓦,而且机身不大,但是却重25公斤。在这部后级的面板上看不到电源指示灯(让我觉 得不太习惯),只有中间一个小拨杆开关。这个拨杆开关并不是电源开关,而是接通功率级 的开关,因为它的电源开关在后面,只要插上电源线之后,就随时让机器保持温机状态。还 有,他在这部后级的电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一个主变压器、二个副变压器、二个扼流 圈),这也是花钱花在刀口上的具体例证。此外,在机箱顶盖里侧,特别印着V-3的线路以 及调整说明。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原厂维修数据是这样处理的。由此再度透露出Ayre的与众不同。
或许读者看到这里会问:既然扼流圈这么好,为什么时下的扩大机都不用呢?原因之一是高 质量的扼流圈很贵,原因之二是目前流行大容量滤波电容,而且整流子也能够承受瞬间大电流,没有迫切需要使用扼流圈。原因之三是扼流圈大部分只能用在像前级或小功率后级之类 耗电小的机器上。所以,目前除了少数坚持古味的厂家之外(而且几乎都是真空管机),已经很少人使用它了。
在此顺带一提,Ayre的后级每声道输出100瓦,而且用了那么大的变压器,怎么它也使用扼 流圈呢?我想读者们会有这个疑问。请注意,它总共有一大二小三个电源变压器,大的应该 是供应功率级,小的供应二声道的输入级。那二个扼流圈就放在小变压器上面,我想它们应 该是属于输入级的扼流圈,而不是功率级用的。所以基本上,它的扼流圈还是用在耗电小的 地方。
看到这里,您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无论是任何的小节Ayre都不曾马虎过。甚至连那个遥控 器,Ayre也跟Jeff Rowland一样,是自己以金属车成,而不是去外面买现成的塑料制品。握 着沈甸甸质感十足的遥控器,虽然上面才只有三个按键(大声、小声与静音),但是心中的满足感却远胜几十个按键的遥控器。
经过这番说明,我想您一定已经了解,虽然K-1前级与V-3后级的体积不大,外观朴素。但 是,它们所下的功夫绝对超出您的象。写到这里,我更确定这二个产品无论是外观内在,都是Charles Hansen内涵的具体表现。
像Ayre这么认真设计生产的产品,如果声音表现平平,那不是要让许多人伤心吗?不要忘 了,在论坛第81期上,张典齐医师就已经写过V-3的评论,并给予极高的评价。我自己那时 也听过V-3,也非常赞同他的看法。现在,为了写K-1的评论,我又向代理商借了V-3回来, 搭配着K-1使用,看看这种整套西装的表现如何。同时,我还拿我的MBL 6010、DRG NA-2前 级来与K-1比较。到底K-1的表现如何?别急,现在我要开讲了。不过开讲之前,有一项很重 要的事情要提醒您:由于K-1的单端(RCA)输出是反相输出,所以如果您不是接V-3后级的 话,要把后级的喇叭接端红、黑对调(二声道都要),这样才能维持绝对相位。当然,如果 您用的是V-3,由于它的单端输入也是反相的,就不必将喇叭线对调。
您知道K-1的声音特质像什么么?像自由车选手。通常自由车的选手个子不高,但身材匀 称、肌肉非常结实,且无赘肉。而且,它的长程耐力与瞬间爆发力都异常惊人。如果您将这种形象移到K-1的声音上,就会发现它是一种音像非常凝聚结实,声音密度非常高、声音的色彩非常饱和而不偏色,对比非常强而不灰、层次解析力非常高而不模糊的表现。整体感觉,它是一种非常纯的声音表现,几乎不含杂质。这种特质不仅是发生在K-1身上,同时也是V-3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