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終於這次把海非茲4張美版的小協搞定了--兼試聽--- [复制链接]

查看: 12138|回复: 95
21#

checkey 在 2006-4-20 11:03:13 发表的内容
reiner_fans兄:
有劳把购买CD的网站地址帖一下吧,拜托了!


收短信,你可能要費心看一下了....

能在四哥或當地買還是比較好的...找不到才考慮向外.
TOP
22#

海老4张协奏曲俺2张再版高价+2张Living Stereo,偏偏那4大小协是Living Stereo版的,至今仍然感觉不爽

没有和高价版的同曲目比过,就Living Stereo版的勃拉姆斯小协和高价大红印版的布鲁赫小协比,勃小协的录音要差很多,发闷发混,明显不在一个级别上。

所以请教莱纳粉丝兄,这次你收的4张里面勃小协和布鲁赫小协录音比较有高下之分吗?[/quote]


高价版也刚到还没听,,我只有比了一下2张80s同曲不同版本.
但我前几页有预估了,红印高价版的也大概是偏向中频,音色不太可能跟80s一样.跟living stereo版也应该相差有限.如果红印有使用UV
22BIT 新转录技术哪可能声音改变较大,可惜并没有.

就您最后一段说的拿布拉姆斯及布鲁赫来比,我想应该拿”同曲目”但”早晚期不同版本”来比会比较有意义,毕竟上述2首录音师(时间),地点,指挥,乐团都不一样.

我自己不是海迷,他的片也不是很多,一直想好好比一比,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TOP
23#

望七了 在 2006-4-20 12:36:07 发表的内容
好厉害的收藏!!


哇--真折煞小弟我了..!!!. 本坛深藏不露的DX太多了,我只是献丑了.

原本孤寂的心已经沉寂已久,是来这后被刺激的,不知是热情还是什么,让我唤醒了一些,在之前好些年都没买什CD了...
到这后不到几个月估计买了200-300片,比我90年代中后时疯狂多了..
有心就应该买的到,没什厉害不厉害的....
TOP
24#

海老4张协奏曲俺2张再版高价+2张Living Stereo,偏偏那4大小协是Living Stereo版的,至今仍然感觉不爽
没有和高价版的同曲目比过,就Living Stereo版的勃拉姆斯小协和高价大红印版的布鲁赫小协比,勃小协的录音要差很多,发闷发混,明显不在一个级别上。
所以请教莱纳粉丝兄,这次你收的4张里面勃小协和布鲁赫小协录音比较有高下之分吗?

[upload=jpg]Upload/200642012182685146.jpg[/upload]
下午大致听了共5个圖中版本.(基本上SCFAN兄大致上都点出来了,我补充一点)

先说布拉姆斯小协,我听了living stereo"美版"及"德版",都是无ifpi码的.还有80s版的.
我想三版一起说好了,老实说三版录音转录都很一般般,三版只要乐团在齐奏时的音色呈现相当糊而老旧的声音,也就是说在弦乐高频的细致度及泛音都相当不足,解析也不够,只有在少数乐器伴奏时的乐段稍微好一些.
三版的主要问题在于伴奏比起来就是差在高频的细致度方面,我个人认为排序为80s->德版->美版.
在海的琴声方面三版差别不大,主要是海的拉琴的实体感比较呈现在喇叭后一些,不是很有立体状的站在喇叭后一点点的位置拉琴.前后的位置当然对运弓或拉琴的细节听起来会有差别,只要显现出来站前面一些那细节就好多了,但高频泛音相对会少一点.
其实海的琴声至少要被突显出来,RCA以他为主打的唱片都卖得很好,据说RCA为了礼遇他,在录音时总是喜欢把麦克风摆在很靠近他琴的位置..这样造成了琴音太直接,琴箱泛音…等等都减少了,琴声也较干一点.技巧性也许听看的更清楚,但琴的美声也少了点,这是很可惜之处.

此外,我想这也是录音的问题,非战之罪也.这让我想起了在莱纳在芝加哥录的有些片,不管是交响或管弦乐方面都有些这个情况在,但又些片又不会如此.
音乐厅的声学条件如反射音,音乐厅的形状….等等,应该占了一部分的关系,又录音时的麦克风摆设位置及型号的不同,也有相当的关系.一时只能想出这么多了,大伙不妨自己比一比.

--------------------------待會補布魯赫的
TOP
25#

再来是布鲁赫,我比了80s版及高价红印版,
这2版我觉得差距比上述的大一些,80s版的伴奏音场较宽,音场也较后面一点,乐团齐奏时冲击力较小听起来也较轻松点,乐器分离度也较好.
海的独奏位置较靠后,琴声听起来比较美一点,但细节比不上红印的.

红印版伴奏音场窄,齐奏时感觉会挤成一团,音色较紧感觉不好,乐团几乎没什层次 ,但其音场较靠前,海的位置3D形体感很好琴声细节也很好,感觉他的高度就跟他的身高一般高…彷佛站在你面前似的.这个红印板好象要特别强调他的技巧而量身制作的调整.或许琴声是最重要的
综合这几版的独奏琴声我个人都是感觉麦克风摆的太近.这也有可能印证了我说的RCA为了礼遇海而把麦克风摆的很靠近他的琴的说法.又此片在伦敦近郊的三大著名录音场所Walthamstow Town Hall(水星在此也录了不少)
又有Wilkinson操刀,但我觉得没有达到他在decca的水准.或许转录时动了很大的修改.

在最前面几页时我说过了,要详加比较的话,没有很专注而在短期内听个几十次的话,很难兼顾完全,我自认无法做到这点,这次只是我个人简单而基本的试听,算不得准,参可一下即可.
TOP
26#

SINATRA 在 2006-4-20 22:27:55 发表的内容
老R,我今天也看到了,哈哈[upload=jpg]Upload/200642022275256771.jpg[/upload]


沒狗印?? 你想買5.1時到四哥那還有狗印的..
狗印比較可愛...Nipper  hehe..
TOP
27#

基本上,RCA這幾張在芝加哥的伴奏音色,如果以較嚴格的眼光來看,是不太及格的.Boston的音色比較秀麗會好一些.
但一切的一切還是難撼動海大師的權威.
最后编辑reiner_fans
TOP
28#

SINATRA 在 2006-4-20 22:44:44 发表的内容
和您的一样的,怎么没有,看坐左上角,难道我曲解了?


難道我眼花花?? 紅印裡還有隻"小白狗"呢??
TOP
29#

[/quote]

雖然不久前買了一張美版的.
但前天忽然看到這張,也不能免俗把他拍回來...
聽了一次,感動不大,,,有待努力聽聽他的琴藝,錄音沒有想像中的好.

[upload=jpg]Upload/200642122353956827.jpg[/upload]
TOP
30#

望七了 在 2006-4-21 11:35:58 发表的内容
不好啦,有人中毒啦!!


呵呵,中了CD毒,是吧??
,這下要買上買到,才能"CD"到病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