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发烧”之路(9月22日新图) [复制链接]

查看: 47393|回复: 287
211#

音箱后墙各用了一块0.5米*1.2米的板,用于处理中高频,对低频的处理也有不错的作用。

[upload=jpg]Upload/2006541533447692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5415335851589.jpg[/upload]
TOP
212#

六、爆棚
试听时我选用了《龙迹》中的第一首“第一交响序曲”、《04年香港高级视听展原音精选》中的第十首“沉船”片段,播放“沉船”片段时的表现要比“第一交响序曲”好,爆棚时清晰度、乐器群的分离度、层次感非常好,但是播放“第一交响序曲”是乐器群齐鸣时感觉还是有点混,有轻微的占位现象,毕竟是书架箱啊,来播放大型的交响实在是太为难它了,虽然它在中小型乐有不错的表现。

[upload=jpg]Upload/20065415543727020.jpg[/upload]
TOP
213#

横梁靠音响的一侧用几十小包玻璃纤维处理过

[upload=jpg]Upload/2006541531432248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5415315956083.jpg[/upload]
TOP
214#

一、试听软件:04年香港音响展纪念SACD《原音精选》、03年《汕头音响展纪念CD》、05年《汕头音响展纪念LPCD45》、《金响宴》、《吕思清.钟爱一生》、《四季》、《雨果发烧九》、《龙迹》等。
TOP
215#

二、人声

试听人声我选用了《雨果发烧九》的第一、二首“兰花草”(这两首实际上是同一首歌,只不过用不同的话筒拾音)、《04年香港高级视听展原音精选》的”o,helga natt/julsang”。 “兰花草”一曲特别是第二首在这里表现非常好,声音厚实,质感非常好,中气比“兰花草”的第一首要好些,甜美些;《04年香港高级视听展原音精选》的“o,helga natt/julsang”是被称着为”巨肺“的瑞典男中音演唱的,强弱音对比非常考机,我经常用它来做为音箱调整摆位后的人声定位之用,播放此曲时音箱摆位稍微不妥演唱者则有可能或成血盆大口或是向右歪嘴,甚是有趣和有用,曾为了此曲的摆位花费好长时间,定位感不错,丝毫不会有发散和定位飘的的感觉,基本上将ATC SCM-12的出色的中频表现出来了。当然为了获得更深、更阔的声场、低频的分析力、离箱感和服务的范围,音箱的摆位摆成大于45度,交叉点在皇帝位前,造成人声的位置较低,基本上是在眼睛平视线之下,这只能说是妥协吧,有得有失,当然这样得多于失了。

[upload=jpg]Upload/20065415493617861.jpg[/upload]
TOP
216#

dave 在 2006-5-4 17:40:03 发表的内容
好文,受教了,特喜欢ATC的中频,去年换箱时曾作为首选,后来机缘巧合买了P3,现看LZ文章感慨啊


tiger246 在 2006-5-4 18:07:27 发表的内容
好文...........



多谢鼓励!
TOP
217#

好文,受教了,特喜欢ATC的中频,去年换箱时曾作为首选,后来机缘巧合买了P3,现看LZ文章感慨啊
TOP
218#

隆宇的电源插座和隆宇的电源处理器!

[upload=jpg]Upload/2006541537128401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5415372760264.jpg[/upload]
TOP
219#

     经过几个月的狂煲、不断的换线、调整器材的摆位和音箱的摆位,系统基本进入了应有的状态,春节后我经常去那(真不好意思,每次去*兄那总是坐皇帝位,*兄只能在旁泡茶了),每次都能感觉出声音不断的变好,从他的话里也不难看出对现在器材非常满意,我想,发烧友为何乐此不疲,究其原因就是在玩的过程当中得到乐趣,陶醉于音乐之中。

    罗嗦了这么多,相信各位对*兄的为人、器材、线材、环境、电源都有一定了解了,那整套丹麦王子顶级推ATC SCM-12的表现如何呢,且听我细细讲来。

[upload=jpg]Upload/2006541545357142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5415455125715.jpg[/upload]
TOP
220#

好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