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里赫特的艺术DVD(本打算一句句翻译出来,已有位兄弟全文译出,... [复制链接]

查看: 2897|回复: 23
11#

第二部

对俄国的大艺术家们而言,斯大林的去世升起了铁幕,西方世界开始了解他们。像奥伊斯特拉赫、吉列尔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等等。李希特成为传奇人物,但他要到一九六零才获准到西方演出。当年,他首度赴美巡演,六场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精彩绝伦,其效果不亚于重磅炸弹。同时他的曲目库日渐庞大,几乎囊括所有钢琴文献。
(布鲁诺.蒙桑容 法国电视导演、采访人)
***********
演电影
***********

我曾演过一个小角色,是在影片《作曲家格林卡》里面。我演李斯特,这部电影面面俱到,反映了格林卡所处的时代。里面有普希金、托尔斯泰。影片大获成功!

影片中我根据《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中的进行曲主题即兴演奏,格林卡进来时,我刚好结束。这个场景拍得很美妙,很漂亮,很有效果的一段插曲。
***********
赴美演出
***********
我几乎没去成。我甚至想下错车,我就是不想去! 我想有意赶不上火车,这样美国之行就会泡汤。

(李希特的妻子尼娜:"他对去美国演出毫无热情,尤洛克,美国的演出经理,他每年都要来莫斯科。他老是问起李希特,他们总是对他说:'李希特病了,他没法去。'
有一天,我们意外撞见他,尤洛克很惊讶:"你不是好好的吗 健康极了!"
奥伊斯特拉赫与康德拉欣,一直在恳求中央委员会,他们说:'让李希特去吧!
当我们出国时,他们首先问的总是:李希特什么时候来? 这让我们很尴尬。最后他们决定,让李希特出国演出。这是赫鲁晓夫亲自作的决定。)

我第一次去美国,克格勃给我派了个"贴身保镖"。小伙子看上去很正派,他的老板,是一个在列宁格勒的家伙,指示是:看住,跟着他。有一次,我要去芝加哥的博物馆,在门背后,我发现了这个叫安纳托利的小伙子。他很窘,嘟哝说:"是他派我来的!
是他!"
"你的任务就是演奏!" 他老是对我这么说,我被搞得神经紧张,变得慌慌张张的。
(采访者:"你可是获得了巨大成功!" )
可能吧,但我发挥得很差,真的很差! 弹了大把的错音! 我受之有愧。
(尼娜:"音乐会结束,空前成功!就会有一大群人涌到后台来。但他自己会很不开心,他会说:
'瞧,这就叫成功!可我感觉不行,他们什么都不懂,根本没听懂!")
我不喜欢去见那些名人,但总有那么多的会见。

(尼娜:和明希合作时他很激动。在排练结束后,斯拉瓦过去吻明希的手。我觉得明希毫不惊诧,他很有风度、很朴素地接受了。对了,还有奥曼迪。他们见了很多次,在一起合作演出。奥曼迪总说:"斯拉瓦,你该留下。你干嘛要回去,移民吧!"
斯拉瓦对我说:"他们怎么都这样劝我? 可我在家感觉很好!" )
我觉得美国单调划一,到处一模一样,我不喜欢那里。
(尼娜:霍罗维茨邀请他去,他说他们相处得不错。然后是阿图尔.鲁宾斯坦)
(鲁宾斯坦的回忆:他弹得棒极了!
我特地从欧洲赶过去,那时李希特已经开了三场音乐会了。我对"伟大的李希特"非常好奇,就去听他的音乐会。他演奏了三首拉威尔的曲子,不可思议!
声音美得出奇!
我以前从没听到钢琴会弹出这种声音,简直就像另一件乐器。我当场掉了眼泪。李希特是个音乐巨人,悟性超人,他演奏钢琴,而钢琴也回应他,他和钢琴一起歌唱。)
***********
音乐哲学
***********
学得快其实很容易,难的是要从容不迫,同时还要朴素! 我拿起一页谱子,除非我掌握了,我绝不弹下一页,然后再一页页往下弹。
(尼娜:他对别的钢琴家说:"一天练三小时 绝不要多!" 他们问:"那么你自己呢,斯维托斯拉夫.特奥菲罗维奇?" 他说:"同样,三小时!"
但他有时候一天练习十到十二个小时!)
胡说八道! 十二小时? 不可能!
也许有时候当我尽快赶一首曲子,比如,普罗柯菲耶夫的第七奏鸣曲,在最后几天我也许会练得多一点。但平时,不会! 十二小时? 从来没有过!
(古尔德的回忆:我向来认为音乐表演者可分两类: 其一努力开发乐器性能,其二反之。第一类诸如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 -
李斯特、帕格尼尼,-直到后来以魔鬼技巧擅胜的大家。这类音乐家致力发掘他们和乐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第二类音乐家试图超越演出的魔力,在他们和乐谱之间创造幻景,以此来帮助听者领会音乐精义,听众与其说被演奏者所吸引,不如说更关注音乐。我确信在我们时代,第二类演奏家的典范是斯维托斯拉夫.李希特。事实上,李希特所做的是在听者和作曲家之间插入他的强力个性,就像某类连接环,以此他向听者揭示作品,往往给予我们意外的崭新视点。)
舒柏特的《G大调奏鸣曲》是我最钟爱的舒柏特奏鸣曲。我第一次演奏舒柏特的奏鸣曲,老辈份的教授们对我说:"舒柏特? 太让人反胃了!
舒曼就好得多嘛。" 很多人说:"这家伙是疯了吧?"
可我不是为观众而演奏,我只为自己演奏,如果我乐在其中,观众自然也会乐在其中。我只想演奏伟大的音乐。
演奏会后,古尔德到后台来他说喜欢我的演出,但仅指我个人而言。问我是否愿意交流彼此对舒柏特的见解?

(古尔德:我第一次听他演奏,是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一九五七年五月。他以舒柏特最后一首奏鸣曲开场,《降B大调奏鸣曲》,有史以来最冗长的奏鸣曲之一,而李希特又以从未有的慢速演奏,使其更为漫长。

我愿坦白陈言两件事,其一,也许不太合常理,因为我本人并非舒伯特音乐的表述者,我觉得其音乐中的反复结构棘手费解,我往往在其中精疲力竭。我忍受着这首漫长的舒伯特奏鸣曲。后来发生了什么?一个小时之后,我已陷入一种昏昏欲睡的恍惚状态。我所说的舒伯特的反复结构被遗忘了,我先前认为仅起装饰作用的音乐细节,如今显然成为音乐的组成基础,我至今仍对这些细节记忆犹新。对我而言,这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容事物的合体:用一种自发的即兴来揭示深刻精密的内涵。正像我后来聆听多款李希特录音时所感受到的那样,我亲身见证了一位无比强大的交流者,他们以音乐铸造我们的时代。)
我在黑暗里演奏,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听众也能更好地聆听音乐,有什么好看? 演奏家? 他的手吗? 用不着! 他的脸部表情? 干嘛?
什么都不需要,只表现作品,表达出作品中的音乐。谁会需要看呢?
(采访者:人人都说你只演奏你喜欢的作品? )没错。(为什么?)因为我很自私。
有些人写文章说,我临时取消演出的习惯比我的音乐会更加出名。这些耍笔杆的! 的确,我生病时会取消音乐会,他们就说我反复无常。

不是那么回事!我不是取消,我只是推迟。在巴黎,有过场音乐会,在苏联大使馆举行。那儿有架斯坦威钢琴,调音师去那里检查后说:"这钢琴根本没法演奏。"
于是,我取消了音乐会。大使照常漫不经心,没加注意。音乐会当天下午五点,他打电话来: "观众都到场了,我该怎么办呢? 自杀吗?"
他总算说动了我,于是我去了,也许会很糟。我以勃拉姆斯《第二奏鸣曲》开场,整场音乐会还算过得去,称得上是我当年最好的一场!
在美国,他们让我去挑琴,有整整一打钢琴! 这就是我弹不好的缘故!因为我觉得我从来挑不对钢琴,我挑不来钢琴,从来不会!
挑钢琴就像选择命运,说的容易做的难。为音乐会挑钢琴很有害,会让你士气消沉,我向来把这种事交给调音师。试来试去,根本没用!这应该是调音师的活。就像圣彼得,只要心诚,就能在水上走;如果心不诚,就会沉没。
伊古穆诺夫有次对我说:"你压根儿不热爱钢琴!"我回答:"也许如此 我更热爱音乐。"我有时在糟得可怕的琴上会弹得很好。
(采访者: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琴? )
我想要的总是没有,关键是在音色。雅马哈有这种音色,就是"极弱" (pianissimo),
最微弱的弱音,是最勾人魂的,不是极强,而是极弱。
(尼娜:
"他在早期音乐会上弹得很粗糙,加上他当时脾气暴躁,往往就会弹得震天响。后来他逐步开始注意音色,如今他的音色已进入朴素单纯的理想境界,越来越自由。他是花了不少时间,才达到神奇的美声(Bel
Canto)。")

有一次,普罗柯菲耶夫说起他最心爱的作曲家是海顿。我也很崇敬海顿,他的作品多么鲜活!我实实在在告诉你:我喜欢海顿甚于莫扎特。而其它钢琴家呢?他们常常忽视海顿,这多么可惜!

我都把莫扎特忘光了,是不是我脑子出了问题?这很可怕,我根本记不起来了。如何来演奏莫扎特?有谁能弹好莫扎特吗?演奏莫扎特的秘诀是什么?没有答案。同样的乐句在海顿和贝多芬那里再简单不过了,但在莫扎特写来就难得可怕,是难极了!我还没找到演奏莫扎特的窍门。
我不喜欢被弹滥的音乐,比方说肖邦的那首"葬礼"奏鸣曲,简直让我作呕!
虽然这是一个天才之作。我有太多其它作品想去弹,总比去弹人人都弹滥的曲目要好。不包括室内乐在内,我有八十首保留曲目。我以前习惯背谱演奏,但现在不这样了(李希特晚年都是看谱演出)。首先,这样更加诚实:你要按照谱子精确演奏,但你不可能记住谱子上的所有指示,于是,人们就开始所谓"演绎"。我坚决反对!
(采访者:你的诠释经历过演进吗? )
如果有,我也注意不到!
我从未怀疑过:正道只有一条。为这个简单的理由,我总是仔细阅读谱子,任何曲子只有一种诠释方法。库特.桑德林这样说我:"他演奏得很好,但读谱更好。"
(采访者:为何你不经常和乐队合作? )
他们是要排计划的,而我却不行! 他们总说:"五年之内。" 计划! 到处是计划!
也许这样不太公平,但在俄国只要他们想听我演奏,就会取消交响音乐会,让我上场,而这里(西方)却不可能。
我从不订计划,我随时准备在任何地方演奏。哪怕在学校,没有报酬。我也不关心是否在大音乐厅。他们总说我爱在小场子演奏,完全不是!
大的音乐厅总是被订满,当我想去演奏了,他们早就排了菲利普.昂特蒙!
如果事情都预先安排好,我总会让它泡汤。如果我自问:明天如何? 这样,那样,都行! 鬼知道我三年中会干啥!
我很喜欢一个画家,他在俄国很出名,罗勃特.法尔科。他有次对我说:"绘画中最难的一种技巧" - 我觉得在钢琴上也一样 -
"就是画一个完美的圆。" 我曾去他那里上过几节绘画课。他当时说:"当你用双手同时画两个圆时,反而容易画得匀称。"
这在钢琴上道理一样:一切都要匀称。他还说:只有当你刻苦劳作之后,那一刻才会来临,就如同水终于烧开一样,那才是最要紧的一刻。
***********
合作
***********
我常和穆拉文斯基合作勃拉姆斯,可他总想排柴可夫斯基协奏曲。穆拉文斯基,多伟大的指挥家!
你们都听过我和他合作的那个录音(指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
那么和卡拉扬的那个版本呢? 那里面有个大错! 就在第二乐章:华彩过后,呈示部反复,他一直保持那个音,不给我起拍。这家伙顽固透顶!
卡拉扬有时也有奇思妙想,比方说他指挥的马勒。可是在三重协奏曲(贝多芬)中他却严苛极了!
那次录音简直像打仗:卡拉扬和罗斯特罗波维奇是一帮,而我和奥伊斯特拉赫一伙对着干!卡拉扬感到奇怪,为什么我总看上去闷闷不乐?因为这其中有些挺浅薄无聊的事情,奥伊斯特拉赫也不开心,而罗斯特罗波维奇总想出风头。卡拉扬对速度判断有误,我不喜欢这速度,奥伊斯特拉赫也表示反感。就是在第二乐章,罗斯特罗波维奇觉得排够了,卡拉扬按照他的一贯作风说:"行了,这样没问题!"
我说:"不行,让我们换个速度。" "不,我们还有更要紧的事 - 拍照!" 在那张讨厌的照片里,他装腔作势,而我们像白痴一样在傻笑! 真恶心!
那天他是这么回答我的:"我可是个德国人。" 我说:"那我就是中国人了!"(在欧洲的漫画中,中国人通常被画成咧嘴赔笑的样子。)你怎么会喜欢这种人呢!

我很喜欢布里顿的音乐,我听过许多他的杰作:《麻鹬河》、《阿尔贝.埃林》,后者我还演出过,还有《旋螺丝》。我们是好朋友,在一起弹两重奏。我们在阿尔德堡现场演出过,双钢琴奏鸣曲(莫扎特),我和他只排练了三次,的确排得很少。

一次在奥德萨歌剧院前,当时街灯还没亮,我和一个人擦肩而过。他直直瞪着我,眼睛里一片茫然,呆滞无神。我认出他是肖斯塔科维奇,打心眼里不舒服。我知道他的歌剧,

当时谱子已经出版了。作品里有股让人作呕的粘合剂的味道。他在场我就有点发怵,膝盖在打颤!
他很古怪:神经兮兮的,但认真得要命!是个大天才,却古怪极了,像个闷葫芦。他几乎是疯疯癫癫的。我不疯,我很正常,我只是有时希望我是疯的!
(尼娜:"肖斯塔科维奇第一次来我家,斯拉瓦对我说:'当代的柴可夫斯基来了'。")
我们很快成了熟人,可还称不上朋友,后来才成了朋友。那时我和奥伊斯特拉赫首演他的奏鸣曲。

了不起的小提琴家!他是最棒的!我父亲介绍我们认识时我才只有十二岁,他已经快十七岁了。他那么优雅,那么英俊,同时又和蔼可亲。后来我去听他的音乐会,什么样的发音啊!几乎举重若轻!没有多余的动作。奥伊斯特拉赫和我合作过多次,勃拉姆斯、弗兰克……
在对弗兰克的演绎上,我们有些分歧:他觉得这是客厅音乐,而我觉得这是部神奇的作品,有普鲁斯特的笔触。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我们录制的勃拉姆斯和普罗柯菲耶夫很不错。

(尼娜:和费舍尔-迪斯考合作就没这么简单了,对斯拉瓦来说很麻烦。这是因为费舍尔-迪斯考个性极强,斯拉瓦也是如此,他们总是很难合拍。他们举行的音乐会妙不可言,他们似乎都超然物外!)

这个人简直是个奇迹,无以伦比,不可置信!和费舍尔-迪斯考合作很难,他对歌词的苛求无以复加,想要和他保持和谐一致,他的伴奏者一定要稍稍等他一点。他的发音句读无比惊人,演绎沃尔夫则相对容易些。无论在交往和音乐上,我们都度过了非常美妙的时光。
如今,安德烈.加夫里洛夫是一个国王。他很幸运,总是能自得其乐!
这是健康的标志。不过倘若他能再谦逊一些,他会更加快乐。我们合作录制了亨德尔的组曲。当朋友们在听这张唱片时,我让他们猜这是谁弹的。很多人都会搞混。就连我自己,有时也会听不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光凭听,我甚至觉得加夫里洛夫弹得更有意思,尽管李希特弹得毫无瑕疵。(这套亨德尔组曲后来被EMI收入廉价小双张的"强音"[FORTE]系列中发行)
***********
退休
***********
尽管我脾气不小,但我其实性子很冷,对自己总是有客观超然的看法。

如今我力不从心了,它已不在巅峰状态,无论脑子还是听觉都衰退了。可我还以为状态一流,而它已经一去不返了。我的听觉已经抓不住调了,我害怕再演奏了。现在我退休了。

我觉得很厌烦。我总体上讲的还是生活,而不是音乐。人生有太多的烦扰,世事纷繁。我讨厌我自己,就是这样。
TOP
12#

[upload=jpg]Upload/20064921182351646.jpg[/upload]

这个还有CD出版,法国philips出版。是精选集
里赫特的艺术3CD
产地:法国Made in france by PMDC
出品:philips


曲目:
CD1
①-④ schubert:piano sonate no.18 ( D894)
⑤ prokofiev:piano concerto no.5 op.55
5.Vivo
⑥ schumann:piano concerto op.54
1.Allegro affettuoso
⑦ schumann:Fantasiestucke op.12 no.2 "Aufschwung"

CD2
① prokofiev: vision fugitive op.22 no.4 Animato
② bethoven:piano sonate no.12 op.26
3.Marcia funebre
③ chopin:etude op.10 no.4
④ liszt:piano sonate in B minor
1.Lento assai-Allegro energico
⑤-⑧ prokofiev:piano sonate no.6 op.82
⑨ tchaikovski:piano concerto no.1 op.23
1.Allegro con fuoco
⑩ beethoven:piano sonate no.23 op.57
1.Allegro assai

CD3
① rachmaninov:piano concerto no.2
1.Moderato
②-④ haydn:piano sonate no.52 Hob XVI
⑤ beethoven:piano sonate no.31 op.110
3.Adagio ma non troppo
⑥ brahms:piano sonate no.2 op.2
3.Scherzo:Allegro
⑦ schubertiebeslauschen D 698
Dietrich Fischer-Dieskau,baryton
⑧ wolfer Feuerreiter
Dietrich Fischer-Dieskau,baryton
⑨ chopin:etude op.25 no.11




[upload=jpg]Upload/20064921484238138.jpg[/upload]
图片001

影片开始苍老消瘦的里赫特出现在画面上
[upload=jpg]Upload/20064921485740390.jpg[/upload]
图片002
richter:“让我们先听普罗可菲耶夫”吧

[upload=jpg]Upload/20064921521895530.jpg[/upload]
图片003
里赫特演奏普罗可菲耶夫第五钢协现场片段



我有如此好的记忆力,以至于无法忍受。我旅行到过很多城市,我遇见过五十来人或诸如此类的情况,他们的名字全印在我心里,我全都记得,这简直是一种折磨!还有我相识的人!以及相识的相识!每当我开始旅行,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在每个城市都是如此,无论在俄国还是西方!

除了数字,我根本记不清数字,甚至我自己的地址也记不住。除了在Odessa:Nejinskaia大街2号15单元(里赫特幼年居住在奥德萨的住址)。还有那些姐妹们 - Alexandra和Olga Vassilievna........

[upload=jpg]Upload/20064921523743807.jpg[/upload]
图片004
他们我全记得!
最后编辑ttsoo
TOP
13#

VRMLSite 在 2006-4-9 21:38:54 发表的内容
ttsoo 在 2006-4-9 21:20:39 发表的内容
先上这些,我正在边看片子,边截取图片。比较费时间,大家等我在跟帖后再看。谢谢。


等您的好帖,我先来给大家做详细介绍。


下文呢?呵呵
TOP
14#

强贴,先顶
TOP
15#

VRMLSite 在 2006-4-9 21:52:15 发表的内容
李希特自述

下文……


李希特自述的最后一句话至今仍让我感觉像一个谜,一个性格独特的大艺术家在临死前一年对摄像机说的却是:“我讨厌我自己,就是这样。”



他不在乎钱的,所以最后比较惨。

好象他还是同性恋。
TOP
16#

[upload=jpg]Upload/20064922173368802.jpg[/upload]

上图为影片结束时的最后画面。

全文完。
TOP
17#

呵呵。我正在一句句的翻译呢,VRMLSite既然有现成的。我就不跟帖了。抛砖引玉。呵呵。
TOP
18#

先上这些,我正在边看片子,边截取图片。比较费时间,大家等我在跟帖后再看。谢谢。
TOP
19#

都一样啦。我是一句句的翻译,慢点。而且不专业。还是VRMLSite兄,直接帖完吧。
TOP
20#

这么多小提琴家,这么多歌唱家,我感觉都各有特色,叫我说出一个最喜欢的小提琴家和歌唱家,还真不容易,以前叫我说出一个最喜欢的钢琴家我也说不出,但自从知道里赫特以后,毫无疑问,对于我最喜欢哪个钢琴家这个问题,答案就是:里赫特!!!

钢琴家能说出一个最爱了,提琴家和歌唱家还没有这样的一个最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