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环境尺寸限制声音那些频率的还原(怎样初步计算你的环境里完... [复制链接]

查看: 20326|回复: 151
11#

不知录音时话筒离“乐器”有多远?

暂不考虑两倍半的来历。
现在假设低频声是真乐器发出的,那么录音时话筒离乐器够不够两倍半波长以上的距离?如果不够,说明记录的声音就不“不完整”了,重播出来的声音就更加不“不完整”了。那么不管在多远的距离来听,谈完不完整还有意义?
TOP
12#

明白人都知道,这里并不是要讨论怎样录音的问题,而是关于hi-fi的问题。既然录音时就“不完整”了,后面还能完整?
其实我只是对“吵耳朵”的现象发表一下见解而已。
TOP
13#

松香味 在 2006-4-11 13:29:16 发表的内容
......

下面只对“近场”和“远场”的概念,引用一段文章来解释。
《音响技术与声学原理》 罗永超博士
( 5)各类不同的音场
当一个纸盆扬声器接受了从功放传过来的信号后,纸盆就会作出前后的摇动,当纸盆向前推进时,纸盆撞击到它前面的空气分子,在纸盆前面的空气就会增加压力,这些分子就会继续向前推进,碰撞它们前面的空气分子,造成轻微的高气压。当纸盆向后退时,纸盆前面的空气分子就会产生轻微的真空,然后这些分子会跟着纸盆的后退,造成这里的空气有轻微的压力减少。但我们不要忘记,空气是有弹力的,但在纸盆前面的空气是刚刚被纸盆的动作摇动,不能达到空气本身的弹力,这时我们便要看这频率的波长,声音是要直到离开纸盆的距离有2.5倍波长时,这些空气才发挥出造成声音的弹力。例如一个100Hz的频率,它的波长是3.44米,所以声音要离开纸盆2.5×3.44米=8.6米之外,才是真正的这个100Hz的声音。如果用10OHz来算,离开纸盆的距离还没达到8.6米就为 lOOHz的近音场,而超过8.6米才是100Hz的远音场。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远近音场呢?很多时候在一队乐队中的电贝司手,他往往都不了解近音场的效果,而在他的电贝司音箱上,有一个均衡旋钮就是写着贝司(Bass) ,正是这乐手的称号。电贝司手通常会站在离开电贝司音箱不远的地方做演奏,如果他站在近音场时,有时会觉得低音不足,就会把这Bass的均衡旋钮尽量调大,但听众在他们的位置就会听得到很强烈的低音,很多时候造成不好的效果。这些强烈的低音也会跑进歌手的话筒,如果调音师因为觉得歌手的声音不足够时,就会把歌手这一路的声音提高,但也同时把电贝司的低音量也提高了,调音就遇上了困难。电贝司的最低E弦是41Hz,但因为拾音器是放在弦的末段,所以41hz第一个谐音82Hz才是主要的电贝司低频率,82Hz的波长是 4.2米(344m/s 除以82/s=4.195m),所以差不多要离开电贝司音箱 10米左右才是这82Hz的远音场,而因为电贝司手不会站到离开他的音箱这么远的距离时,他听到的声音只是近音场,而不是听众所听得到的声音。所以我们当说到扬声器的远近音场时,最主要是注意到频率及它的波长,而不是单纯看离开音箱多远就是等于远或近音场,最主要就是记得我们当欣赏音乐时,是要在远音场的位置,而不是在近音场的位置。




我们知道,常说的带宽一般都是以-3dB作为分界线的。

请教松香味兄,2.5倍波长这个结论有没有理论上的支持? 也就是说2.5倍波长是以什么声学量、什么数值为依据的?

电贝司手的这种听觉现象应该属于声辐射指向性的问题吧,怎么能说明这个问题?
TOP
14#

有理论上的支持,是不是可以拿出来?

首先,一个声音的大小是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总体体现。120Hz以下的低频虽然没有了方向性,但它的各次谐波该有方向性了吧。这样贝司手就少听了各次谐波的能量,所以他才觉音量不够。这不是指向性的影响吗?
TOP
15#

对不起。

我只是想知道关于远近音场的另一种说法为何与传统的结论不同而已,不说就算了。
TOP
16#

不好意思了,借用KENTRYFO 兄的回复表达了。
KENTRYFO 在 2006-4-7 19:38:01 发表的内容
哎.......看来还是信心不足啊!是否松香味老兄对论坛上朋友们的探求精神缺乏信心?
TOP
17#

关键是那个定量的结果,2.5倍是如何来的。
比如带宽-3dB是以功率下降一半为准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