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Orfeo新出的小克莱伯1982年演奏的《贝七》怎样? [复制链接]

查看: 3074|回复: 12
1#
请各位大侠评价一下。
最后编辑小狗和和
分享 转发
TOP
2#

这是小克莱伯自己最满意的录音,他的录音本来就很少虽是贵了点,但买了听完觉得非常值,现场录音非常有气氛,听CD层的录音很好,SACD层没有机没听,不要以为有了他大禾花的贝五七就不用买了,非常不一样的,买了后你会将大禾花的贝七扔一边的,
TOP
3#


好想买,但Orfeo真不亲民,只出SA,贵价啊!
TOP
4#

http://spaces.msn.com/audio100/blog/cns!794DF421A04E9872!1256.entry
TOP
5#


不知刘兄又怎样评小克03年那张“田园”呢?
TOP
6#

DG这张贝七录音发蒙,混浊。
TOP
7#

rossi 在 2006-3-30 13:55:35 发表的内容
这是小克莱伯自己最满意的录音,他的录音本来就很少虽是贵了点,但买了听完觉得非常值,现场录音非常有气氛,听CD层的录音很好,SACD层没有机没听,不要以为有了他大禾花的贝五七就不用买了,非常不一样的,买了后你会将大禾花的贝七扔一边的,

和DVD版(PHILIPS)比呢?DG的真是不怎么样.
TOP
8#

还是贴出来方便:

初听ORFEO版的小克莱伯《贝七》

初听之下,该版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首尾两个乐章速度快。这个1982年5月的现场录音是小克莱伯目前问世的全部三个《贝七》中,第一乐章耗时最少的一次。第四乐章,小克莱伯同样风驰电掣,但比1983年在荷兰与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的那次多用了6秒。而后者是笔者所收藏的所有这一曲目录音中末乐章耗时最精简的一个。与卡拉扬高速度中依然不乏精密计算的风格不同,小克莱伯棒下的这版《贝七》完全显现出他那狂放、激情、潇洒的风格。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卡拉扬快的紧张而丰满,小克莱伯却在迅捷中依然透出一份松弛和洒脱,这与他对节奏的掌握和乐队音色的塑造不无关系,而他与生俱来的对旋律流畅性以及声部控制的自如把握,对于《贝七》这样一部作品而言,同样显得难能可贵!

其二、录音好。此前我一直认为,DG为克莱伯录制的那版《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是其至今所有录音中音效最好的,但ORFEO的这个《贝七》颠覆了我自己的这个观点。在声音风格上,其与ORFEO多年前发行的那个由同一大师指挥且口碑极佳的《贝四》相一致(毕竟这两个曲目都出自1982年5月3日的那个现场音乐会,而且均为模拟录音,估计出自相同的原始母带)——虽有轻微的背景噪音,但录音细节可谓分毫必现。在后期制作上,这个全新制作的《贝七》音色上显然来得更为漂亮,弦乐尤其细密而犀利(特别的一点是该录音采用的是AAD模式,而早年的《贝四》采用的是ADD)。虽然我无缘享受SACD的曼妙,可仅从CD层的音质听来,无论是声音的饱满度、层次感还是音场的宽阔程度,都令人比较满意,整体平衡感也相当优秀。

和1993年发行的那版《贝四》一样,这个《贝七》的最后也收录下了来自观众席的掌声和欢呼声。可能是由于当时那两场音乐会的主题是悼念一代指挥大师伯姆,所以观众在最后的音符落定之后显得很斯文,但数秒钟后铺天盖地的欢呼声突然不绝于耳地回响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起初那一刹那的沉寂是因为很多人被小克莱伯的演奏惊呆了……
TOP
9#

播不好DG是器材的问题,DG是古典录音的标准。只有播好DG才是HIFI,否则只是音响而巳。
TOP
10#

fsyfsyfsyfsy 在 2006-3-30 20:09:57 发表的内容
rossi 在 2006-3-30 13:55:35 发表的内容
这是小克莱伯自己最满意的录音,他的录音本来就很少虽是贵了点,但买了听完觉得非常值,现场录音非常有气氛,听CD层的录音很好,SACD层没有机没听,不要以为有了他大禾花的贝五七就不用买了,非常不一样的,买了后你会将大禾花的贝七扔一边的,

和DVD版(PHILIPS)比呢?DG的真是不怎么样.


PHILLIP这张DVD要用DVD机音频数字输出两声道PCM到解码器上效果才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