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喜欢的一些水星唱片及一些相關的历史简介---- [复制链接]

查看: 36680|回复: 151
121#

有这么一说,同期的RCA和MERCURY的声音风格相比,好比一个坐中排,一个坐前排?不过像水星那张夏布里埃的西班牙,定位结像很好啊。

----------->水星的麥克風就掛在指揮頭上,RCA在略後一點..
我想水星片聽多的話會有一定的心得,我前文有一直強調光在不同的音樂廳錄的效果就差別不小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水星唱片都是这样,像罗梅罗的阿兰胡埃斯就有很好的定位和结像,那张谢林的克莱斯勒的就有点问题。

-------->謝林的我在第一次聽時就覺得錄音距離太近,不過定位不佳的現象沒有很刻意注意到..另一張幾乎同時期的philips的就正常多了..
TOP
122#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12 14:33:36 发表的内容
wayned 在 2006-4-12 11:43:01 发表的内容
我一直觉得水星的录音在定位和结像方面稍差了一点。或者说是差一口气,可能是我器材的问题。


有这么一说,同期的RCA和MERCURY的声音风格相比,好比一个坐中排,一个坐前排?不过像水星那张夏布里埃的西班牙,定位结像很好啊。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水星唱片都是这样,像罗梅罗的阿兰胡埃斯就有很好的定位和结像,那张谢林的克莱斯勒的就有点问题。
TOP
123#

两家公司虽然都是用“三点”式的立体声录音方案(AB式的改进形式),但具体运用时却有所不同,RCA是用三支指向式麦克风来录音,MERCURY用三支无指向性麦克风在较近距离录音。
一个很少被提及的现象是MERCURY在不同的地点录音时风格的变化不大,而RCA的早期立体声录音则可以比较容易听出不同录音环境的差异。
在实际聆听中,RCA的录音以绵密的中频和坚实的低频见长,富于肌肉感,因场两侧宽阔,堂响较丰富;MERCURY以微弱的细节和凌厉的高频泛音见长(越高的频段随距离的延长衰减越明显),声音直接而且质感强烈,但“环境声”的影响相对较少,更偏重于“骨感”。
有意思的是,在音响器材中也有类似不同唱片公司间录音风格的差异。
TOP
124#

那么按照邝版的意思,可以用器材的风格来中和两大录音公司的录音风格。
TOP
125#

reiner_fans 在 2006-4-8 19:41:34 发表的内容
wayned 在 2006-4-8 16:17:05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48161649151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481616141788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4816162473197.jpg[/upload]
看看这张水星的版本,那位前辈介绍一下


這個是屬於Philips自己發行的,記得好像是沿用LP封面的,
這應該在1990年水星商標正式發行之前philips自行發的.
估計發行張数曲目不多,我只看過幾張這種的

聲音你覺得跟後來的水星相比如何??(我朋友說水星的比較好,因為請到當年的法恩夫人Cozart回來協助轉錄,然後幾乎以全系列來發行)

比较后的感觉是,同样的曲目,Philips的声音厚度要好于水星,但是感觉音场的距离较远,而水星的鲜活度和直接感要好于前者。
TOP
126#

wayned 在 2006-4-13 10:10:48 发表的内容
那么按照邝版的意思,可以用器材的风格来中和两大录音公司的录音风格。


器材基本上要再變動的機率已經不大,不太可能一直試或換..
換句話說,就是要屈就於唱片的錄音風格??
有點本末倒置..
最后编辑reiner_fans
TOP
127#

但是我认为A7的低要求摆位,说明了它音场和定位的容易性,而且我用人声、爵士或独奏的片子,定位相当精准,最大的特点现场感非常好。特别是RCA Living stereo  的录音,简直就是为它设计的。[/quote]

以水星或RCA系列片,基本上聲音的壓縮不是很多,都是盡量保持原味的..
配上同是那個時期的A5,A7可說是適得其所..
A7,A5記得好像是當時播電影用的"家用版".吧.
TOP
128#

dr kuang 在 2006-4-13 1:28:25 发表的内容
两家公司虽然都是用“三点”式的立体声录音方案(AB式的改进形式),但具体运用时却有所不同,RCA是用三支指向式麦克风来录音,MERCURY用三支无指向性麦克风在较近距离录音。
一个很少被提及的现象是MERCURY在不同的地点录音时风格的变化不大,而RCA的早期立体声录音则可以比较容易听出不同录音环境的差异。
在实际聆听中,RCA的录音以绵密的中频和坚实的低频见长,富于肌肉感,因场两侧宽阔,堂响较丰富;MERCURY以微弱的细节和凌厉的高频泛音见长(越高的频段随距离的延长衰减越明显),声音直接而且质感强烈,但“环境声”的影响相对较少,更偏重于“骨感”。
有意思的是,在音响器材中也有类似不同唱片公司间录音风格的差异。


我也說說我一點經驗,
RCA在芝加哥錄的片.那音場是"橫寬"大於"縱深",大鼓的堂音很好,可輕易反映出芝加哥管絃樂廳的形狀.音色我覺得中頻較好,比較有特色..音色也相當溫暖.
在Boston的音樂廳縱深度比橫寬度要好,弦樂及打擊樂器高頻音色比芝加哥好,也兼具溫暖...大鼓形體較大,總體而言高頻段比芝加哥好.

當然這只是大概心得,有時他們會換不同型號的麥克風來配合不同的曲目錄製.及隨著錄音器材的變化..這都有影響的....
TOP
129#


对,所以玩A7就是享受现场感和音场的还原。[/quote]

效率很高哦,,有100DB吧,還是10幾..很好推動.
最近常常聽"老喇叭".....滿有趣的,搭配的學問很深...
TOP
130#

reiner_fans 在 2006-4-13 22:28:46 发表的内容
比较后的感觉是,同样的曲目,Philips的声音厚度要好于水星,但是感觉音场的距离较远,而水星的鲜活度和直接感要好于前者。


還是不同...呵呵.
A7這種大系統定位應該是沒有小喇叭精準的..
我有聽過應該不錯的...
可是我聽過的搭配是什低音及高音號角忘了...是用845管機推的,,
呵呵,,驚天動地的...印象深刻....[/quote]
但是我认为A7的低要求摆位,说明了它音场和定位的容易性,而且我用人声、爵士或独奏的片子,定位相当精准,最大的特点现场感非常好。特别是RCA Living stereo  的录音,简直就是为它设计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