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复制链接]

21#

感觉大禾花的音质没有楼主说的那么差呀!再加上有价格的优势,封面设计遵循传统,非常漂亮.所以我是绝对的喜爱并支持大禾花版的死硬份子.
最后编辑wyfatpig
TOP
22#

喜欢DG的大禾花
TOP
23#

大荷花的价格对的起它的音质!
TOP
2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5#

DG的禾花系列封面设计的确很漂亮,忍不住要赞一个。。。
TOP
26#

有总比没有好,呵呵
TOP
27#

支持DG的大禾花
TOP
28#

没有100K以上的系统,老版新版一个样!千万不要盲从!
TOP
29#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阿格里奇弹巴赫不知lz听过么,大荷花的音质巨好,可能有些稍微差些,但不能一概而论的。
TOP
30#

回复: 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quote] 原帖由 VRMLSite 于 2006-3-1 20:10:00 发表
“大禾花”是DG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一个系列,“大禾花”的英文是“The Originals”,在台湾叫“大花版”。也有些人说这个系列的正确叫法是“大师原版系列”。

“大禾花" 的英文是"the originals”,楼主这水平,啧啧.............
TOP
31#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也比较过小克莱伯老版正价贝5和大禾花,还有ARCHIV平洛克正价四季和大禾花版,那区别真的好大。层次、纯度、质感那是巨大的差异呀!有不少朋友说换线如换机,但我还没试过任何一根线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差异!包括几根二手都一两万的牛线。
TOP
32#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系统调整好的话就会集中在音乐本身, 虽然有区别但不会去注意, 系统每调整好的话会把一些问题放大的. 我买老版纯粹是为了原来的包装和质感. ;P
TOP
33#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系统好的话,听什么都好听。
TOP
34#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举一个个人的经验:哈斯基尔的莫扎特钢协各有一张DOCUMENT系列(黑色封面那张旧版)和大禾花版,很多朋友都有这两张CD吧,其中的钢琴奏鸣曲K280是同一个录音,旧版的琴声相对模糊,很平,而大禾花的琴声却玲珑浮凸,颗粒鲜活欲滴,真是脱胎换骨!从此对大禾花刮目相看,也不再相信那些人云亦云的言论了。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对比一下;P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35#

回复: 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哈哈,老话再提,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空口无凭,我就比较了这两张。
差异还是存在的,但大禾花好像和楼主说的相反,声音反而雄浑,饱满,有冲击力,可能是和录音电平略高有关系,音场也略微靠前,但颗粒感变粗了一点。
正价大黄标,声音非常细致,平衡极好,特别是线条感棒极了,比起大禾花略微张扬的声音显得颇为内敛,音乐味十足,很耐听。这种声音取向非常符合我的审美。
喜欢什么样的声音和个人喜好有关,几乎所有的再版片录音电平好像都提高了,这样一来,感觉音场扩大了,冲击力强了,容易先声夺人。但同时这种做法也是音质变粗劣化的杀手,也就是说是以牺牲音质音色为代价来换取空间感和规模感,增加一点HIFI味道。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36#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个人还比较过其他的一些大禾花,觉得普遍的声音是变细致了,润泽了,质感和线条感清晰了,感觉音色还是没有牺牲的 ,可能是具体个案不同吧
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编辑江月 最后编辑于 2008-03-31 17:56:32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37#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一份价钱,一份货!
人人心知肚明.
TOP
38#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现代录音科技是日新月异的.
CD声音肯定新的好!
可这与我扪买到手的"新片"没必然直接关系.

原来模拟时代在制造CD时候,
唱片公司用工用料很足的.
从内到外,是相当认真的制作包装.

而现在的唱片公司,尤其是环球,EMI造的CD,
那是是拼命偷工减料.
说是买的进口古典CD,
拿在手上看看,
粗糙的让人想骂娘!

这样的"新""老"CD来PK,
是眼与手直观就能分辨优劣的.
还有何良心到处叫嚣说新的好

历史的历程与生命历程一模样,
都有生老病死这过程.
而且,最关键的是人,
机器再发达,还是不能代替主体的人.
指望古典唱片的压片与包装"越来越好"是无稽之谈.
至少当下依然看不出现唱片公司有进取心态.

一句话:
那个特定的,不可重复的,制作精良的,散发着浓郁艺术气息的古典唱片时代,一去不返!
TOP
39#

回复: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生产时间超过10年的CD不值得买,错过的CD宁听“原版”的APE(CDR)
漏了个“年”字
最后编辑高进低出 最后编辑于 2008-03-31 22:41:38
TOP
40#

回复: 请各位谈谈对“大禾花”这个系列的看法(着重谈音效)

原帖由 高进低出 于 2008-3-31 18:57:00 发表
生产时间超过10的CD不值得买,错过的CD宁听“原版”的APE(CDR)


这也有些绝对了. 其实反倒是在版的可能出于利润考虑在成本上控制的比较厉害, 环球和EMI对于新出版的正价系列还是很重视. 许多新人的唱片录音相当不错, 只是我们太沉迷于老一辈的演奏家身上. 记得有一次在KL的唱片店古典部正在放一张DG新推的新人的小提琴(实在忘了谁了, 本人也属于太沉迷于老一辈的演奏家这类的), 录音非常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