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坛十分高深,形而上来,形而上去,精彩且热闹.我当时想插话来着,又觉得想得不够成熟,于是稍理思绪,另开一帖.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是我听过的最无趣且不当的比喻,反过来的比喻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猜测这对互相吹捧又不知所以的比喻借鉴了伟大的达芬奇捍卫绘画时说过的话:如果诗人吧绘画比作"哑巴的诗歌",画家可以说诗歌是"盲人的绘画".显然,达芬奇的话尖锐得多,也有趣得多.
不过anyway,大家都承认音乐是流动的了,说回达芬奇,这位全才可谓八宝全书缺只角,那只角就是音乐.他抱怨(也许是畏惧)音乐的"消耗性",音乐一经演奏,便不复存在;所以音乐是重复消耗的"令人生厌"的东西.据此可以认为,音乐也许是最早的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了.
在100多年前那只著名的小狗学会听音筒之前,这种流动性从未收到挑战.演奏无法复制,不亲历现场=与音乐隔绝,此等式对于演奏者或玩票者同样成立.或许直到50多年前,这种流动性仍未收到太大挑战,历史录音更多的表达了一种保留音乐成果时的妥协.
直到录音跨过了"入耳"甚至是"悦耳"的界限,音乐开始变得凝固,版本开始堆积与积压(积压的最新成果就是大量的浪费,倾倒于鸭绿江,流入自鸣钟);部分人们同时开始抱怨演奏艺术的停滞与倒退,包括拜罗伊特与萨尔兹堡的情形.上述两件事情是否有因果关系,暂不费笔墨讨论,总之音乐好像突然不流动了.
此种凝固事态,发展到如今的现场录音要用一个"LIVE"来标示,以别于STUDIO录音,EMI甚至写过"LIVE STUDIO RECORDING"这样的标示,费了我不少思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伪标示",所有的演出都是LIVE的,所有的唱片都不是LIVE的,就是这么简单.
鄙人以为,音乐当然无改其流动本质,只是我们(特别是两岸三地的,与欧洲音乐演出脱节的,往往陷于"被动的唱片主义"的人士)被唱片遮了目,不是一张唱片,而是很多很多唱片,就像<十面埋伏>里很多很多的飞刀.
最近本坛在讨论演奏家再重复演奏古典音乐的经典作品还有无必要,演奏家的开拓性在哪里等等问题,我觉得犯了两个小小的概念错误.其一,是把"再现音乐"等同于"录制音乐";其二,把"指挥家"等同于"伟大指挥家".如果一个三流指挥混迹在某小城市,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出唱片,一辈子只演德奥传统作品,你怎样与他探讨开拓性?
肖邦说过:他从不用同样的方式演奏同一支曲子;我现在觉得这句话有点玄.即使存在,那也是物理性的,回到了"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的命题.
不录唱片就不会有压力,因为不会有痕迹,保守也好,开拓也好,他都是再现着音乐.真正压力大的是金字塔尖的人物,比如英国嬉皮士拉图爵士,当他拼命开拓时,舆论大叫离经叛道;当他回归经典时,又被斥为演绎上"没有开拓性".这是一对很大的矛盾,不到甩棒走人那天不会化解.
听了很多唱片,发现越来越多的唱片是为演奏家而录的,对于曲目的开拓性已经毫无帮助,越来越多的"生日纪念专辑"算是一个明证.所以不妨暂时抛开唱片看看音乐本身,也许她的流动性与开拓性从诞生以来就不曾泯灭.
恕我自己抽自己耳光,今晚我想听听斯克里亚宾的时候,还是蹲在唱片堆里找啊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