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比了江河水和苏南小调2张CD [复制链接]

查看: 4207|回复: 19
11#

你在音乐厅听到的二胡和在自己家中听到的是不一样的,在家中听到真二胡声的也是声音饱满,厚实、密度很高的二胡音色。音乐厅可能由干残响比较少,所以显得单薄。
TOP
12#

aimo6666 在 2006-1-16 16:28:24 发表的内容
海-浪 在 2006-1-16 16:05:37 发表的内容
没必要最真实,而需要最好和最好听的效果。学生一般没米,用的琴不会太好。听到琴腔内的空气声那才激动呢。

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的艺术,如果录音连声音的真实都不要了,我不知道还要什么?
《江河水》是一张很好的唱片!


那苏南小调更好----我只能这么说了
TOP
13#

只能说是水平问题。
TOP
14#

这样的争论存在意义吗?
谁规定二胡的声音就必须嘶哑,单薄、沉闷?
谁规定饱满,厚实、密度很高的二胡声音就一定是后期制作的人工虚假?
完全是自以为是的争论。
难道黄江琴的二胡就不能是饱满,厚实、密度很高而被国内的唱片公司准确地收录?
难度外国人的嘶哑,单薄、沉闷就必须是二胡不变的准则?
什么荒唐道理?
我们听音乐是听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听到美妙的声音?
因为是外国人录制的,所以嘶哑,单薄、沉闷也是伟大的,因为是国内录制的,所以饱满,厚实、密度很高也是虚假的。什么狗屁道理?
荒谬!!
最鄙视这种心态。
TOP
15#

我听过一张马晓晖的《别亦难》,很有一种感动在里头!
这张深圳激光出的才5元,但非常好
TOP
16#

雨果唱片丁鲁峰演奏的《胡琴传奇》也是二胡作品中的上佳之作。
TOP
17#

呵呵,大家交流感受何必言谢呢。
其实哪张好只在于欣赏者的爱好和取向,如果每个曲目都有一个最好的版本,那经典的曲目现在的这些唱片公司就根本不需要新出碟了。
我是先买的《苏南小调》后买的《江河水》,听惯了黄江琴的刚开始听闵惠芬的就是你的这种感觉,但是听过几遍下来,特别是全神贯注地听完闵的版本后,认识就完全改变了。个人认为闵在演奏的细节、力度、速度、韵味等方面还是要高过黄的。很明显的地方就是音乐每个段落的起止,闵把握得游刃有余,时快时慢,时松时紧,有的时候还很突然,抑扬顿挫中把曲目哀伤悲痛的情感刻画的很真实,将听者一下子带到了这样的氛围中。特别是曲目刚开场那段,闵演奏的很有力度,很清晰,来的很快,收的也快,短短的几个音符就完全把伤感移植到听者的情绪中。当然,黄的水平并不低,但同样是高手,比的就是这些细节,比的就是同样的地方不同的处理罢了。相比之下,黄的开场比闵要柔一点,抒情的气氛更多一点。而且二者演奏的伴奏乐器不同,黄是用古筝伴奏,闵是用的扬琴。古筝在民族乐器中比扬琴更为悠扬一点。所以整体感觉闵的演奏版本更显悲伤。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体会,见笑了。
TOP
18#

口水耳 在 2006-1-17 2:55:31 发表的内容
这样的争论存在意义吗?
谁规定二胡的声音就必须嘶哑,单薄、沉闷?
谁规定饱满,厚实、密度很高的二胡声音就一定是后期制作的人工虚假?
完全是自以为是的争论。
难道黄江琴的二胡就不能是饱满,厚实、密度很高而被国内的唱片公司准确地收录?
难度外国人的嘶哑,单薄、沉闷就必须是二胡不变的准则?
什么荒唐道理?
我们听音乐是听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听到美妙的声音?
因为是外国人录制的,所以嘶哑,单薄、沉闷也是伟大的,因为是国内录制的,所以饱满,厚实、密度很高也是虚假的。什么狗屁道理?
荒谬!!
最鄙视这种心态。


朋友,奉劝你不必那么激动,还是多去现场听听吧!不要把二胡当作西洋弦乐来听!
TOP
19#

本人非常喜欢民乐,《江河水》XRCD版和《苏南小调》这两本碟都有,而且经常听,特别是对江河水这一曲目,也反复做过对比。从录音质量来说,在二胡作品里这两本都算是顶尖制作,《苏南小调》在雨林唱片里也算是本人的最爱之一了。但是,民乐与西洋乐是完全不同类型的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洋音乐讲究的是音乐的结构、层次等感官上的美,是实实在在的美,比如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抒情浪漫的小品等;而民乐则是讲究的意境美,用音乐来表现出虚幻的场景,让听者联想丰富,是一种“虚”的美,所以欣赏民乐要了解音乐的背景,这样才更有助于理解和欣赏。江河水是民乐的代表作,其创作背景来源一个古老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妻子在江河边等待外出久久未归的丈夫,泪水也化做江河顺着江河流淌。个人认为,在音乐演奏的把握上,闵惠芬不愧为一代大师,将这个凄惨动人的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连微小的细节也表现的很突出。特别是曲中所用的二胡,闵惠芬将之伤感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楼主所说的声音嘶哑,单薄、沉闷不正是悲伤郁闷,痛苦到极点的最真实的表现吗?!相比之下,黄江琴演奏版本对这些细节的把握就要稍逊一筹。如果论悦耳,那黄的版本的确比闵要好,但闵的确是最真实的把握音乐的内涵完全投入的演奏,二者相比,闵更能打动人心。
TOP
20#

zhm2222 在 2006-1-17 11:53:35 发表的内容
本人非常喜欢民乐,《江河水》XRCD版和《苏南小调》这两本碟都有,而且经常听,特别是对江河水这一曲目,也反复做过对比。从录音质量来说,在二胡作品里这两本都算是顶尖制作,《苏南小调》在雨林唱片里也算是本人的最爱之一了。但是,民乐与西洋乐是完全不同类型的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洋音乐讲究的是音乐的结构、层次等感官上的美,是实实在在的美,比如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抒情浪漫的小品等;而民乐则是讲究的意境美,用音乐来表现出虚幻的场景,让听者联想丰富,是一种“虚”的美,所以欣赏民乐要了解音乐的背景,这样才更有助于理解和欣赏。江河水是民乐的代表作,其创作背景来源一个古老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妻子在江河边等待外出久久未归的丈夫,泪水也化做江河顺着江河流淌。个人认为,在音乐演奏的把握上,闵惠芬不愧为一代大师,将这个凄惨动人的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连微小的细节也表现的很突出。特别是曲中所用的二胡,闵惠芬将之伤感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楼主所说的声音嘶哑,单薄、沉闷不正是悲伤郁闷,痛苦到极点的最真实的表现吗?!相比之下,黄江琴演奏版本对这些细节的把握就要稍逊一筹。如果论悦耳,那黄的版本的确比闵要好,但闵的确是最真实的把握音乐的内涵完全投入的演奏,二者相比,闵更能打动人心。


谢谢,分析的很理性。
2张CD里共同曲目有3首。都是2胡里的最经典的。

不过我还是认为饱满厚实更有味道,也更能打动人心。HIFI性上,黄江琴的也绝对占上风。

如果黄江琴也去国外镀镀金,顺便录个音,出个CD,估计肯定不是40元了。

《胡琴传奇》谁要是有想出的话可以联系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