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 在 2006-1-14 12:17:08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6-1-13 16:18:38 发表的内容
我正在怀疑,既然已经在帖子里露了相,总会烧到我头上来的!刚看罢6页帖子,天神兄终于烧上来了,点名要我谈这套组合。
其实这套组合从开始到今天已经修修改改的有5-6年历史,阿佳能够坚持着我在他开始设计制作之前给他的劝告:原则「不到认为已经真正的成熟的时候,千万不要草卒地推出市场。」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阿佳这套自己设计和制作的组合,包括了许多部件的改良与零件的进补:
1. 5路分频音箱的线路的确十分复杂,数学上的计算已经够烦恼了,还要考虑及零件的选择是不是能够回放出好听的声音,这就更烦上加烦!单元之间的音色匹配、单元之间的频段过度有无峰谷…,能够得出整体平衡的曲线,必须经过不断的零件更换与聆听测试,设计和制作者的耳朵对声音的认知不准确,是没法设计出好声音的音箱来的。
这对音箱到今天为止,我还是觉得未能达到我收货的标准的。我认为音箱低频的分析力已经有,但量感和气势却远远比不上我的那对Consequence。这并不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是多数曾经在我音室聆听后,再聆听阿佳这套自己设计和制作的组合的发烧朋友们共同的感言。在这里,我强调或者音室的声学处理上低频遗失了会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我音室聆听系统还加上了一对相当高档的超高音单元,因此谐波、余韵、残响等时间因素恰到好处!谐波、余韵、残响等音色,大概是阿佳音室聆听中所缺少的东西 2. 前级:自己设计及试制的全平衡式真空管机。阿佳对平衡式功放有特殊的爱,认为平衡式性能优越性强出非平衡式功放很多。记得刚开始设计时,阿佳说:前级一定要用真空管机,而且是纯平衡式输出。我说:现在这个问题在音响界中仍存在争议,还未有人敢作定论。而且半导体平衡式功放比较容易做得较好,真空管机平衡式功放就比较困难,如真空管的挑选配对、真空管运作时间之间的性能稳定确保……都是极之影响回放出来的声音的因素。
后级:4 x Krell The Class A Series,经过自己改良。 待续。
| 陈老师,很感谢您的解答。不过我又有个疑问,佳哥的音箱自娱应该没有问题的,但是从您的回复中得知这对“倍大提琴”还要推向市场,而用四台像发电机般的KRELL后级推动还要再次改良才能推动的箱子,真的有市场吗?我想这对箱子比您的至尊还要难推难调试吧(特别是相位问题)?小弟见识面狭窄,望陈老师赐教,再次感谢! |
阿佳的毅力、耐性、钻研精神、永不言败、完美主义观点等等,都是令我十分钦佩的,我敢说在我居住的小镇里,对音响和聆听音响的认知方面,只有我和他是彼此心里不存芥蒂、能够豁达逸兴遄飞的能够推心至腹无所不谈。尤其是感性的对聆听音响的认知方面彼此心里的共识相同,谈话间提出某方面的话题时,只需要谈上几句,彼此便可以心神领悟,令我觉得与阿佳谈话是最省力的。
上文所说的只是我的比较性听感,其实发烧友谈到听感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主观成份,有先入为主的某种程度偏见。我曾经怀疑过他所采用的Eton低音单元是不是本质上声音偏硬,没有那种松容大度的风范,我与阿佳讨论了,他否定了。
低频不够充沛方面,与天神兄的感受相同,假如回放效果不能满足我要求的原因是由于音箱,我看多数是单元相位之间的问题,据我所知,音箱内部的构造并不复杂,封闭性的内腔只有三个,因此,无论音箱的内外,都会产生相位重迭或抵消的情况。要不就是产生在聆听环境里了。因为这个装潢得美仑美奂的音室,多数是利用对称式凹凸波浪形的反射,这种凹凸波浪形的反射没有将声音音波变得凌碎,经过多次反射后很有可能同一频率的声音音波,仍然会有产生相位重迭或抵消的情况,致令低频不够充沛。
当一个人离成功的距离并不很远的时候,每每会产生一种成功人士独特的成就感,当赞赏言辞多于批评的时候,这种人以自己的理论封闭了外来批评,从此便只能停留在当前的成就上,不会再有进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