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怀念周总理———周总理逝世30周年祭!!! [复制链接]

查看: 54118|回复: 163
71#

摘几首76年天安门诗抄,纪念敬爱的周总理

京城处处皆白花,风吹热泪撒万家。
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一夜春风来,万朵白花开。
欲知人民心,且看英雄碑。

故园风雨几经年,大厦撑持靠擎天。
心志光明同日月,功勋盖世重河山。
倾城人哭哀声震,漫地花飞白雪翩。
空有如涛伤心泪,神鹰高逝永不还

碑,傲立苍天真神威。清明日,落在鲜花堆。
碑,迎送倾盆泪雨飞。英灵在,来年更光辉。
碑,刺破青天更雄伟。千万载,年年春风吹。

少壮扶老弱,街市倚栏杆。
万民敬肃哀泣,不知北风寒。
恸悲震天撼地,灵车驶动何忍,轧碎我心肝。
求阻挡不住,恨哉八宝山!
声已嘶,泪流尽,哭苍天。
长安道上西驶,一去不复还。
怎忆当年载舞,曾迎宾友元首,此路仰慈颜。
何处寻总理?忠魂遍山川。
TOP
72#

wakeuptony 在 2006-1-7 2:01:52 发表的内容
上面是『十里长街送总理』视频的高速下载链接

请问怎样将这个视频保存在硬盘中,想有空多看看,谢谢!
TOP
73#

http://www.nuoy.com/down.asp?id=14552&downid=16
TOP
74#

上面是『十里长街送总理』视频的高速下载链接
TOP
75#

魔帅 在 2006-1-6 0:10:15 发表的内容

2006年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我们大家都来纪念他。

经过百年磨难,中国人头一次可以这样去面对世界!

1974年6月1日 最后一次离开西花厅



周总理逝世后,遗体静卧在鲜花翠柏中,被党旗覆盖,他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为中华之崛起”的人生诺言…………



纪念最伟大的人----周总理

介绍最珍爱的照片《伟人周恩来》
(编辑)

     这张不朽的作品《伟人周恩来》肖像摄影出自著名的意大利摄影家乔治.洛蒂之手。1973年1月9日,周恩来总理从所住的医院乘车到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访问的意大利外交部长梅迪奇等意大利外宾。随同梅迪奇部长访华的意大利《时代》周刊摄影记者乔治.洛蒂,在其他摄影记者抢过镜头之后,周恩来正要起身请梅迪奇部长到宴会厅之时,提出要为周总理拍照的要求,周总理欣然同意了,这当儿总过不过两分钟的时间,而且就在那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周总理还相左转过身去同工作人员说了两句话。没有功夫多加思考和调度,也来不及测光。这位从来不用闪光灯的摄影师,凭借多年实践的经验和练就的娴熟技巧,目测了室内现有的光线之后,以八分之一秒快门速度和F2.8光圈,敏捷地拍下了两张底片,而从中选出的一张,就是当今世界摄影史上使用率创记录的这张底片。
    运用光线语言,增强作品的感情色彩,是摄影艺术创作的长处之一。摄影家们创作的许多佳作,多与他们发挥摄影艺术的这一特长有密切关系。乔治·洛蒂喜欢把自己称作“用光线抒情的诗人”。他所拍摄的周总理病中的那张照片,就是用光与情调和谐统一的范例。他别具匠心地运用了自然光,同时又调动了色彩语言,使整个画面充满鲜红的红橙色,连总理穿的那件人所共知的灰色的制服亦带绛红色,这就易使人联想起总理火红的革命一生。他还大胆地将周总理处理在深暗的背景之中,正是这深暗的背景告诉我们,无情的病魔给总理带来了不可抗拒的灾难。而那巧用的后侧光,则把身处逆境的总理的刚毅风貌,以及炯炯有神的目光,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这一作品充分显示了光线艺术语言的特殊功能。就以用光与情感相结合,以光表情,以光抒情而论,这一作品亦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
    在国际摄影比赛中,乔治.洛蒂拍摄的这幅照片《伟人周恩来》曾同时获得新闻人物奖和摄影艺术奖。
最后编辑东湖涛声
TOP
76#

我心中的圣人,永远怀念你!
TOP
77#

[upload=jpg]Upload/20061715494728886.jpg[/upload]
这就是那张照片
TOP
78#

wakeuptony 在 2006-1-7 1:02:12 发表的内容
温总理,您跟周总理比,是有几分形似,还是有几分神似呢?!

悲叹! 怀念!


如果不是这样如何更显出周总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人?
相信多数过而立年的人也会为周总理而感动,
永远怀念周总理,以周总理为楷模,处身立世,不偏不倚,不为非作歹.
TOP
79#

怀念
TOP
80#

sorry,似乎此链接已经失效。。。。
用google搜索一下“十里长街送总理”,相关视频很多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