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爱乐简表 [复制链接]

查看: 7240|回复: 46
11#

scfan 在 2005-12-14 8:14:54 发表的内容
听不出肖邦的优雅和伟大不知道是谁的悲哀!


谁的悲哀都不是。 我们就事论事,不要因为这个图表引发到对听者的趋向。每个人的喜好肯定不同。你尽情像Chopin兄那样评说肖邦李斯特的优劣,欢迎。

李斯特和肖邦的取向很不一样,性格身世都大相径庭。所以可能一部分欣赏李斯特的朋友会和肖邦有些距离。我和曼兄属于此列典型大概。我基于一个更简单的理由,李斯特更加随性自然,我对其夸张地技巧倒不是很热衷,而且弹起来只能望而生畏。他的旅行岁月是我最挚爱的,里面很多慢乐段随性的游弋简直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了普罗柯菲耶夫。所以我认为他的开创性是空前伟大的。
肖邦我听他的练习曲,叙事曲和跟我本人有些特殊瓜葛的第三奏鸣曲慢乐章。他的两首协奏曲在管弦乐方面的处理似乎的确让我觉得他更在行的还是钢琴,尤其配器方面,色彩,空间很难用交响来形容,其实更多的像个室内乐,不如换成钢琴三重奏也许更合适。

再一点个人感受:李斯特的和声相比特别阳光,也特别顺手,于是可能就是随性的由来。我每次弹两人的作品时感觉是十分明显的。


尽管如此,两位天才经常都有很多灵光闪现的神来之笔,就完全凌驾于也许是我们共同的总体感受之上了。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12#

其实肖李对我而言也只是浪漫星系里的两颗行星而已。估计我未来几年里的主要兴趣和目标还是在能够基本了解当代的状况。前几天有位朋友在我的黄色区域里添加了很多陌生而似乎很令人惊奇的名字,这个永远充满意外,魔幻而又异常丰饶的黄色世界实在令我坐立不安,迫不及待的要去探险。我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流星,瞬息万变,趁年轻,我还是喜欢跟着去飞。

而肖邦,莫扎特,舒伯特,舒曼等等很多人则在那里静静的永远耐心的等着我, 大可泰然的悠然期间,于是等年纪大了再说吧。

不过没准儿自己年纪越大,口味会越怪甚至越低,让我想到今天刚看的《无极》的大导演,陈凯歌同志。
TOP
13#

chopin 在 2005-12-16 10:34:25 发表的内容
《无极》我看了。说实话,这部片子没有给我震撼,我甚至有些失望。不知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过于观念化的艺术。《无极》就多少给我这样的感觉,虽然电影语言很漂亮,可讲述的方式太小儿科,并且,不自然。我也越来越烦陈凯歌同志。貌似探索,其实却隐藏了一种自以为是,真理在握。高高在上的对生活的傲慢。一句话,基本上成了被宠坏的牛逼男人。靠,扯远了。


接着扯,说实话,陈凯歌让我太失望。这是一部很幼稚的电影,手法,即便是他仅有的视觉部分也实在太不成熟,甚至和老谋子的差太远。那些数字特效幼稚得很,这给好莱坞看了只会耸肩一笑。另外其电影音乐平淡无奇,似乎每个类似的场面听到的音乐总是一样的,没有任何新意。

不过那里面张白痴的扮相还不错,那个日本人的汉语还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