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05年度收片散记 [复制链接]

查看: 24623|回复: 122
21#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钢琴协奏曲和弦乐交响曲

聆听门德尔松的作品是极其有限的,无非是《仲夏夜之梦》、《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两首钢琴协奏曲、《无词歌》及一些管弦乐作品、序曲等;之前我从未听说有这样两部作品,看来我的孤陋寡闻足令我汗颜数度了。
[upload=jpg]Upload/200512150413612099.jpg[/upload]
如前所述,我是在对这两部作品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拿到这张廉价唱片的,这也是我收这张唱片的最根本的原因。既然无所知,好奇是必然的;而幸运之神则又一次对我有所眷顾。这两部作品好听极了,特别是小提琴、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温馨、祥和,洋溢着难言的宁静之美;美得令人不忍!
TOP
22#

莫扎特第22、24号钢琴协奏曲

佩莱亚在Sony录制的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全集是我收的第二个“全集”套装唱片,但在所收的晚期作品的几个单张中独缺第22号钢琴协奏曲;现在终于将“缺”补“全”了。
[upload=jpg]Upload/2005121413532945136.jpg[/upload]
拿到这张唱片很有些阴错阳差。原本是要找傅老录制的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不想却只有这张莫扎特了。当时还心生犹豫,当得知曲目后还是决定拿下了。一来嘛,是为了将上面提到的“缺”补“全”;二来也想探究一下傅老心中和指下的莫扎特。记得有这样一种说法:莫扎特的作品所体现的境界和精神与东方文化(尤指中国文化)是最为契合的,果如是的话也不足怪;毕竟人类在精神的层面应该是相通的,这无关于文化间的差异。
TOP
23#

卡特里耶里的两部单簧管协奏曲

卡特里耶里应该是贝多芬同一时期的作曲家了,我对其却知之甚晚;那应该是在去年年末了,当时拿到了收录有他一首单簧管协奏曲和一首长笛协奏曲的一张唱片。
[upload=jpg]Upload/200512150364335493.jpg[/upload]
尽管与贝多芬生于同一时代,卡特里耶里却只活了短短的35岁;这又是一位短命的天才。截止到目前我能接触到的他的作品,只两张唱片上收录的三首单簧管协奏曲和一首长笛协奏曲;这就够了,这足以让他步入杰出音乐家的行列。顺便说一句,用单簧管那醇美的音色表达波希米亚的田园气息是再合适不过的,作曲家就出生在那里。
TOP
24#

[upload=jpg]Upload/200512150435133749.jpg[/upload]
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应该是我听得最多的交响曲之一了,同一曲目的唱片相对而言也收得不少了,可见到这张唱片后气息却为之一窒。当时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之前我只在资料里见到过这张唱片,我以为它只能出现在我梦里了。法国的指挥执棒法国的乐团演绎法国的作品;这太神奇了,堪称天作之合。
(未完待续……)
TOP
25#

[upload=jpg]Upload/2005121515152222272.jpg[/upload]
傅老的肖邦为很多爱乐人所称道,究其根本应该是因为傅老深厚的人文修为及对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因而使得他对作品的把握和处理有一种独具魅力的韵味吧。我不敢妄言傅老在阐释这些作品时一定就融入了些什么,可谁又能说一定就没有呢?对了,傅老演奏的这两首协奏曲美极了,录音也好极了;这也是在说前面提到的那张傅老指下和心中的莫扎特的。
TOP
26#

肖邦的作品

在浪漫派作曲家中,我听的最多的是肖邦;在肖邦的所有作品中,我听得最多的是夜曲和钢琴协奏曲。这种情形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而我也总是很容易就沉浸在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浪漫诗意之中;尽管我是个极其不浪漫又与诗意无缘的人。
[upload=jpg]Upload/2005121515121082696.jpg[/upload]
年内的确计划要再收一套《夜曲》的,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曲目之一;但计划中的并非波利尼的这套,那时我还不知道有这样一套唱片。记得他在录制第一钢琴协奏曲时曾录制了几首夜曲,却不很喜欢他的处理方式。感觉冷冷的,过于硬了;少了些浪漫和诗意。而今的这套,我以为是很出色的。清丽、细腻,情感丰富;虽然少了几缕清风的摇曳和月色的朦胧,但并不缺乏诗意和浪漫。这是一版有些“明亮”的夜曲。
TOP
27#

勃拉姆斯的四首交响曲

收齐勃拉姆斯全部的四首交响曲应该是去年的曲目拓展计划了,可直到不久前这个计划才得以完成。其实无他,因为我固执地坚持就要收克莱姆佩勒录制的这一套。
[upload=jpg]Upload/200512168361912626.jpg[/upload]
虽然固执绝对算不上什么优点,这次固执的后果还算令人满意。克莱姆佩勒演绎的德奥曲目一向是很出色的,这个套装也不例外。架构、气势、感情、细节,该有的都有了;全然忘了这是上世纪中叶的录音,而且有的曲目竟是单声道的录音。除了四部交响曲外,这套唱片还包括《海顿主题变奏曲》、《学院节日序曲》、《悲剧序曲》及《女低音狂想曲》;勃拉姆斯的重量级管弦乐作品这里几乎全有了。
TOP
28#

理查•施特劳斯是继李斯特之后的交响诗创作的大家,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交响诗这种音乐形式的终结者。他一生创作了七首杰出的交响诗作品,而被命名为《家庭交响曲》和《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两部作品与交响诗这一题材也难脱干系。
[upload=jpg]Upload/200512168375632369.jpg[/upload]
与其说《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一首交响诗,倒不如说这是一部杰出的交响音画;施特劳斯将阿尔卑斯山从日出到日落的景象描绘的惟妙惟肖。据说施特劳斯曾宣称可以用音乐描绘任何现实的或抽象的场景,辛诺波利指挥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录制的这张唱片让我觉得此言不虚。
TOP
29#

[upload=jpg]Upload/20051216839437012.jpg[/upload]
我不知道阴郁、忧伤和暴烈是不是作为一个民族的特性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中了,但我总是能从这个民族一些最优秀的音乐家的作品中感受到这种情绪的存在;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柯维奇……。有人说肖的《第五交响曲》实际上表现的是抗争,虽然采取了比较隐蔽的方式,唱片上收录的这首《第十交响曲》则是这种抗争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将其明朗化了。这张唱片上还收录了一部交响组曲,篇幅不长却别具魅力。两部作品都是现场实况录音,尽管相差近30年,但音乐的鲜活、生动却毫无二致。如果有一天你碰巧“遇到”这张唱片,还是别错失的好。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TOP
30#

古琴算是我最喜欢的乐器之一了,而琴家之中我尤爱管平湖先生。苍劲古拙的琴声,清雅旷远的意境;每每聆听,恍然间若遗世独立,尘嚣尽扫,物我皆忘。
[upload=jpg]Upload/20051217973695763.jpg[/upload]
遇到这套唱片应该是数年前的事情了,当即是收了一套的;谁想其中的一张有很明显的缺陷,似乎还属普遍现象,只好忍痛放弃。一别数载,夙愿终于在年初得偿,欢欣之情确实难以言表。虽然这套唱片中的琴曲并不难寻,但管先生的演绎令我难以忘怀;尤其是《流水》、《广陵散》两曲,我以为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自然也是最合我心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