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文讨论。
上面的分析还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古典音乐录音里,并不是每时每刻声音越大听起来效果就越好的。电平不应该大的地方,我们就不能因为想“使声音听上去更刺激和使细节更容易被听见”而刻意把电平增大。
而FDS版就是犯了这样一个错误:的确在A处,电平调得这么大,在一般器材上听起来似乎弦乐的线条感比较突出,并且各类细节的声音也大一些。但问题是原本电平不应该大的地方,你硬要以这么夸张的程度去提高它,那么这将必然会导致声音的密度感、质感、音场的正确还原等等方面会因此受到扭曲和损害。实际听感也证实了这一点:FDS版在A处,弦乐的声音听上去比较刺激,但是我们能明显感到它里面的“虚”和“薄”,甚至有很轻微的“尖”的感觉,总之就是觉得不自然。至于音场的还原——那就更加不用讨论了,连乐器之间音量大小的搭配都扭曲了,音场哪能正确?尤其是在管弦乐队全奏的那段,FDS版的音场是有点让人不敢恭维的。
古典音乐CD里面类似上述FDS版的做法现象目前并不少见,这也难怪为何这么多朋友会抱怨手中某些CD的声音不够自然,他们的确是有道理的。回看DG公司引以为豪的一点:它家的录音工程师,是要求同时具有专门的音乐艺术方面的训练和专业的录音技术技能,便可知DG的高瞻远瞩。所以,一位混音工程师只有在精通管弦乐团的相关知识、作品的内涵等基础上,才有可能制作出真正HiFi的录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