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壮家汉
老浦东
松香味 在 2005-11-28 11:48:02 发表的内容 这一点是说对了,IC功放外围电路简单,你能考虑到这一点很不错。普通的印刷线路板就不是这样简单了,除了你说的微电阻,分布电感、分布电容、高频辐射、低频磁回路效应等都要考虑。
松香味
老浦东 在 2005-11-28 11:22:38 发表的内容 考虑了好久,还是冒着挨砖的风险,把这个帖子发一下。印刷线路板以其优异的特性而为现代电子仪器所广泛使用,它的优越性是无可置疑的。但人耳又是一个极精密的感觉器官,很多仪器无法测定的声音效果,人耳能轻易的辨别(只要你的耳朵没有给MP3耳机和工业噪音摧毁掉)。对于一般线路设计工程师来说,一条直线就代表了零电阻,线路板设计师也把细细的铜箔作为连接线,不会再去考虑这条细铜线的电阻到底是多少个毫欧姆,也不会考虑这个微电阻在电路的不同部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很多发烧友和细心的发烧工厂早已研究过这个问题,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如加厚铜箔、用粗线甚至铜管、铜排来做接地线和电源正负连线,基本上都能有很好的效果但音响这个东西是必须追求极致才能达到比较完美的。很多人就是差了一口气,比如有的功放在直流电源进线用了很粗的电线,但仅仅是连到线路板为止。而线路板到大功率管引出脚这一段就不去考虑了,而恰恰是这一段铜箔的微电阻使得功放推力大受影响。很多200W的功放推不好丹拿箱,应该说铜箔板是祸首。有的朋友会笑老浦东又在胡说八道了,但只要想一想,大名鼎鼎的PHLIPS公司在数码功放上一定要采用连线而不是铜箔来连接大电流部分,BB公司在产品技术指引中也一再强调滤波电容要尽可能靠近IC功放的引出脚。我就是仔细看了他们的介绍再实际试验才下这样的结论的。下面附张图片,是功放IC的照片,我的功放IC是直接用粗线连接到滤波电容和正负电源的。所以虽然只有40W的输出功率,但可轻易的驱动任何传说中难推的音箱。发这个帖子是想和DIY友进行友好的交流,大家畅谈体会,既然DIY大家就都想弄出好声音来,我这个人对技术不保密,因为我的技术也是从网上、杂志上偷师学来的。[upload=jpg]Upload/2005112811172657033.jpg[/upload]
songeagle
千机变
胡思
老浦东 在 2005-11-28 13:30:32 发表的内容 胡思 在 2005-11-28 13:28:30 发表的内容 支持!按EMI/EMC规则布线,可少走很多弯路。(与时俱进,按现在的规则)胡思兄,能不能介绍的再详细一点呢?我一直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希望胡思兄能够不吝指教。
胡思 在 2005-11-28 13:28:30 发表的内容 支持!按EMI/EMC规则布线,可少走很多弯路。(与时俱进,按现在的规则)
ele-tube
胡思 在 2005-11-29 9:46:02 发表的内容 指教不敢当。只是知少少扮代表而已。看现在的欧美机的地线走法与几年前或十年前的比,可看出地线的演变。
皇者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