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南管/南音, 中国真正的古典音乐之一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
4058
|
回复:
31
南管/南音, 中国真正的古典音乐之一
[复制链接]
查看:
4058
|
回复:
31
发送短消息
UID
67406
精华
0
james0430@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亮亮
亮亮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35
积分
13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9-16
亮亮
论坛学士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3 17:13
|
只看楼主
新华网福建频道 2005-09-19 15:52:24 :
“有女怀芬芳,步东厢。娥眉分翠羽,明眸发清扬。”昨晚,厦门艺术剧院的舞台被布置得分外典雅朴素,享誉世界的台湾汉唐乐府经典剧目——南音乐舞《艳歌行》在此向前来厦门市参加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活动的海内外弦友及厦门观众献演。
只见台上演员操弄丝竹,弦颤管鸣:琵琶叮咚,二弦咿崴,洞箫柔和,玉笛清越,一时间,八音齐鸣,仙音袅袅……仿佛从古画里飘然而出的中国仕女,和着婉转轻扬的南音乐曲,细步款款而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娇躯款挪,莲步曼移,时光仿佛在此刻回转,引领观众进入那遥远的汉唐风尚。
台湾汉唐乐府于1983年由南音名家陈美娥创办。1996年,汉唐乐府创造性地将深邃悠扬的南音古乐与典雅脱俗的梨园科步相融合,创作出南音乐舞《艳歌行》。近十年间,《艳歌行》美轮美奂的汉唐遗韵不仅倾倒了海内外南音迷,更惊艳欧美歌剧舞台,为古老的南音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7406
精华
0
james0430@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亮亮
亮亮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35
积分
13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9-16
亮亮
论坛学士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3 17:18
|
只看楼主
千百年來,南音隨閩南裔族移民而流佈海外,台灣、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香港等地區,凡有閩南人地方即有南管古樂之遺響。當地士紳出錢出力,延續南管禮樂傳統於不墜,為華夏正聲之保存,民族淳樸風氣之維繫,做出歷史意義之貢獻。
八十年代初,大陸結束文革災難,重整學術研究陣容,大量發掘上古文物,尤其戰國曾侯乙鐘磬之出土,中國二千多年前的律制、音階重現,在有稽可考的證據下,南管的文化地位突顯,其古老性遠在明、清戲曲之前,唐宋大曲之先,甚至漢魏清商之上,研究者紛紛超越劇本、歌詞、南北曲、樂器、聲腔的片面比較,朝歷史、人文、社會、語言及音律方向,做全方位的深入分析探討。「南管音樂學」理論架構的建立,可望為唐宋以後宣告失傳的中國傳統音樂尋根溯源,復我禮樂民族之美譽。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7406
精华
0
james0430@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亮亮
亮亮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35
积分
13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9-16
亮亮
论坛学士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3 17:26
|
只看楼主
我有些图档, 请问如何上载?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7406
精华
0
james0430@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亮亮
亮亮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35
积分
13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9-16
亮亮
论坛学士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3 17:14
|
只看楼主
这里向大家介绍南管/南音, 算是我们中国真正的古典音乐之一.
台灣「南管」即福建「南音」, 最早可追溯到晉公元308年,五胡亂華時,衣冠士族遷徙至福建閩南,因地處邊陲,不再飽受烽火。後世因而得以安居繁榮。惟泉州 因地理經濟優勢,不改其俗固守漢語,得而保存己消失中原內地之傳統音樂、舞蹈、 戲劇、民俗等文化藝術,備受達官貴人,豪門望族之維護珍惜,亦廣受民家百姓的尊崇與喜愛。
「南管」音樂,最先流行於福建省以泉州為中心的社會,隨後流傳到澎湖、臺灣本島,以及東南亞的華僑社會。最先原不稱「南管」,而依特性及使用樂器,陸續有「絲竹」、「五音」、「南音」、「郎君樂」、「郎君唱」等名詞。在閩南及東南亞一帶,都因它以絃樂---琵琶為主奏樂器,因此大部分稱為「絃管」。在臺灣獨稱為「南管」,是相對於傳自大陸北方的「北管」,二者同為臺灣民間傳統音樂的主流。「北管」音樂激越昂揚,高亢的嗩吶、喧闐的鑼、鼓、響盞,吹奏出它熱鬧豪邁的音樂風格,很容易被接受,因此,早期農業社會裡,廣泛地被用在婚喪喜慶的場合。相較之下,「南管」音樂則較含蓄婉約,清麗典雅,充滿了古樂之風。在臺灣,南管盛行的地區,都是文風鼎盛,繁華富庶的古老城鎮,如鹿港、臺南,學習者大都是儒雅的文士,因此,曲韻注重頓挫,唱詞唸白口法講究,更將傳統的禮教融合在音樂的表現上。
南管」採取合奏型態的演唱形式,譬如「上四管」從唱曲、管絃的簫、二絃,到彈絃的琵琶、三絃,至少要五人才能形成一個彈唱個體,如果加上「下四管」及「玉噯」,那就要十個人了。 喜彈此調的人,通常互稱「絃友」。幾位絃友聚在一起,往往就可以組成南管社團,由其中一人「開館」後,絃友就擇定「館邸」,經常聚眾練習,另有一部分只出資贊助,不參與演奏,稱為「站山」,也有稱作「靠山」的。南管樂團奉「郎君爺」為祖爺,這位大仙就是十國後蜀後主孟昶,他曾被宋太祖封為「郎君大仙」。樂社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行祭拜儀式敬拜祖師爺,並邀集社中子弟及其他曲館的絃友,共聚一堂排場演奏,以樂會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7406
精华
0
james0430@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亮亮
亮亮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35
积分
13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9-16
亮亮
论坛学士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3 17:23
|
只看楼主
我记得第一次在广播听到南管时, 感觉到那种惊为天人的美感,让我对我们传统音乐作了重新评价. 那时电台里放的唱片竟然是法国Harmonia Mudi所发行的唱片, 我们的音乐得不到自己的重视, 当时一班人马还远到法国去录音! 令人汗颜!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7406
精华
0
james0430@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亮亮
亮亮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35
积分
13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9-16
亮亮
论坛学士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5 11:01
|
只看楼主
漢唐樂府成立于1983年,由南管名家陳美娥創辦於台北。秉持重建南管古樂於中國音樂史學術定位之宗旨,深入經典追本溯源著述立論,並培訓音樂演奏演唱及演藝人才,為日益式微薪傳不易的南管界,注入新血活力。以明確的學術目標、深遂的文化精神、民族的音樂特質,古典的藝術內涵、粹練的唱奏演技,造就漢唐樂府沉蘊優雅的清新風格。
茲為保存民族傳統文化資產,於1994年執行「南管指譜大曲全集」錄製計劃,歷年所錄製之散曲賞析,演奏專輯亦於先後1990年~1995年獲得教育部頒發傳統音樂類團體「薪傳獎」,及行政院新聞局頒發最佳製作人、最佳唱片、最佳演奏、最佳演唱等五項「金鼎獎」。
1996年首度推出汲取傳統南管樂曲與梨園科步精髓改編的古典樂舞--豔歌行,豔驚四座,也奠定了以深邃悠揚的南管樂音與典雅脫俗的梨園舞蹈為基礎,在既成的傳統架構中注入現代劇場元素的可能,企圖以旺盛的創作活力及編排手法,融合傳統與當代的文化對話。
二十餘來漢唐古樂蜚聲國際,足跡遍及世界各國高級學府,屢獲歐、美、亞地區國際性重要藝術節、大劇院之邀演,頗受佳評。
2000年應邀參加「法國里昂雙年舞蹈節」獲媒體評選為「最佳舞蹈評論獎」
2003年八月在美國林肯中心戶外藝術節的演出,被「紐約時報」藝術休閒版權威舞評家珍妮弗.丹寧(JenniferDunning)評選為「全美年度風雲榜最佳舞作」的榜眼(榜首為「雲門舞集」)。
珍妮弗.丹寧形容:
「我向來避免用『迷人的魔力』這樣的字眼,但有些時候不用這個字,實不足以形容。」
與各國頂尖現代舞團風格相較,漢唐樂府以傳統南管古樂及典雅梨園科步,所焠練出的—梨園樂舞,實現了古典與前衛並俱「立足傳統、再造傳統」的文化理想,成功地塑造具有普世美學價值觀的表演藝術新典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7406
精华
0
james0430@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亮亮
亮亮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35
积分
13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9-16
亮亮
论坛学士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5 11:06
|
只看楼主
汉唐乐府官方网站:
http://www.hantang.com.tw/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6529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MBL1521
阿庄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797
积分
6186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6-02
MBL1521
论坛博士后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5 17:20
|
只看该用户
呵呵,我老家的,有“东方音乐瑰宝”之称![upload=jpg]Upload/2005112517202067559.jpg[/upload]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6529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MBL1521
阿庄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797
积分
6186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6-02
MBL1521
论坛博士后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5 21:35
|
只看该用户
弘扬国粹,拥戴民乐![upload=jpg]Upload/200511252131813872.jpg[/upload]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6529
精华
6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MBL1521
阿庄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797
积分
6186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6-02
MBL1521
论坛博士后
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6 17:22
|
只看该用户
南音
2005 年06 月27 日 | 文章来源:泉州文化局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疾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
南音相传形成于晋唐,五代时期即公元十世纪中叶传入泉州一带闽南地区。由于南音古乐历史悠久,因此在闽南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南音的故事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泉州安溪人李光地在朝廷当宰相。他让闽南五位南音妙手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典雅优美的南音,皇帝听了非常高兴,赐封他们为“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并赐赠曲柄黄凉伞和金丝宫灯。志趣高洁的南音艺人不愿留在京都做官,仍然回到故乡寄情丝竹。从此南音誉满四方,备受人们的推崇。这也就是历代相传的《御前清曲》的故事。在李光地的故乡安溪县湖头镇,人们可以看到其祖居的一副对联:“绮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令人怀想当年南音繁盛兴旺的情景。
据学才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意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式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阒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一尺八寸,延用唐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多年前日本“尺八”演奏团来泉州访问,就是自称要来“尺八的故乡”寻根觅源的。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弹奏时采用横所以然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级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拍板与唐发前的“节”相同。南音工尺谱独特的记谱方式,反映了2400多年前曾侯乙编钟铭文所记载的乐学理论。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著名音乐家赵沨赞叹“南音是一部活的中国音乐史,从乐器、律制等多方面都可以追溯到晋唐时代,故而继承、保存它,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南音被誉为‘伟大音乐’确不虚传,因为它是灿烂的东方古老文化的精华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光荣和骄傲!”而在外国朋友的心目中,南音不但被视为“全世界最古的音乐”,而且是一座沟通中外人民感情交流的友谊桥梁。许多外国客人来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的南音之乡,对这种绚丽的南音艺术称赞不已;不少外国留学生还特地赶来泉州研习南曲,并且把这种“象仙乐一般神奇美妙的音乐”介绍给本国人民。
人们不能忘记,作为中华艺术瑰宝的南音,千百年来得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有许多 艺术家为之呕心沥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南音艺术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南音工作者倾注心血,辛勤耕耘,使南音艺术的发掘整理、表演水平和理论研究获得新的可喜成果。尤其是《中国泉州南音集成》和《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等书籍的编纂、出版,更展示了南音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探索不尽的研究价值。通过历代南音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南音艺术得以薪传不息,发扬光大。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3
4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HiFi乐趣
软件交易
硬件交易
器材用家专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