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一台“四喇叭”加上一盒从复旦外语系一位教授那里转录来的磁带。演奏者就是这五位中的郑京和。对于当时就能随便哼出“四大”主题的我来说真是不小的惊喜。当然,当时只是觉得好听,也想不到什么版本比较。特别是第二乐章过渡到第第三乐章那段,那种欲罢不能、恋恋不舍的感觉,每次都让我有种回肠荡气、流泪的冲动。
个人认为郑京和的表演朝气蓬勃、热情奔放,充满了一种纯情,比她的师兄帕尔曼温囤水似的要好很多,尽管她技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0多年前在南京第一次听到海飞兹老爷子的CD。第一乐章开始,我的脑海里好象浮现一幅图画:被雾气笼罩、凄凉的苏格兰城堡。那种苍凉的感觉不时地会浮现。海老的演奏速度虽然比郑京和快,却也不乏激情,更让人有种很“酷”的感觉。
奥依斯特拉赫的演奏很大气,如行云流水。第四乐章第一段比较慢,第一次听还有些不习惯呢。接下来象海浪一样阵阵踊来的音乐,或轻或重,时而委婉的轻诉,时而抑扬顿挫,使听者的心随之起伏。。。。。一曲终了,我忍不住鼓起掌来。
[upload=jpg]Upload/2005112013404831767.jpg[/upload][/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