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作业:艺术的境界——从傅聪演奏的《德彪西前奏曲与练习曲全集... [复制链接]

查看: 8558|回复: 46
21#

(三)关于钢琴前奏曲
     我拿到的这个奖品其实是天艺公司发行的《钢琴诗人傅聪传奇录音系列》
的其中一张,唱片中收录了德彪西前奏曲24首中的18首,另外6首前奏曲及12首练习曲被收录到《德彪西前奏曲与练习曲全集之二》中。
    点评唱片之前,觉得有必要和大家说说钢琴的前奏曲这一体裁,前奏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纪,当时是曲鲁特琴或管风琴作为一种“开场白”式的即兴演奏而来,常用和弦与走句交织而成,起到引入“正题”的作用。音乐巨匠巴赫等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体裁。这一时期前奏曲总的来说,仍具有引子的特点与即兴的手法。前奏曲通常是短小而精悍的,各个时期不同的作曲家所写的前奏曲较之他们其他体裁的钢琴曲,无疑是凝练的。正因为前奏曲这种结构短小而形象集中的体裁特征,作曲家们常常将前奏曲成套,成组的构思创作或集册出版,使前奏曲兼具了钢琴套曲或钢琴组曲的特点。通常作曲家选取民间音乐精华、优秀素材、生活感受深刻的事件、画面以及对某技法的偏爱而作,表达了同一形象、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而德彪西的两套钢琴前奏曲集几乎是他钢琴作品特征的缩影,是集风格和技法之大全。在其中,德彪西的朦胧、神秘而虚无飘渺的印象派风格和独特、新颖而富于色彩的和声技法得到了很好的集中体现,所以前奏曲是我个人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裁,也非常向各位发烧友们推荐。
TOP
22#

第四首 暮色中的声音和芳香,中速。这是前奏曲第一集中的杰作,曲子是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句作为曲题,用忧郁的圆舞曲调写成,傅聪将玄妙的和声关系展示的相当的清晰。

[upload=jpg]Upload/200511161553574525.jpg[/upload]
TOP
23#

(一)我看傅聪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傅聪的大名,还记得在读中学的时候,第一次拜读了《傅雷家书》,应该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同时对我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使我懂得了学习音乐不单单仅仅只是音符的表达,而是有很多音乐之外的学问。不过那个时候对傅聪的认识仅仅是肤浅的,更多的是一种概念上的了解,对于傅聪真正的音乐上的认识并不太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大学的我开始聆听了一些傅聪的唱片,知道他对肖邦、莫扎特、德彪西等的诠释是他的强项,尤其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再伴随着傅聪被聘请为我校的名誉教授,每学年来讲学两次,听过一些他的大师课后,对他的认识及了解更进一步加深了,他对音乐的理解、热爱、执着都深深的震撼者我,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表演专业的教育是否走入了一个死胡同中呢?时常见到我们年纪青青的选手们在国际上获得了无数青年比赛的奖项,但是这些人成年后成为大师的又有多少呢,我们训练出来的难道只是一些只会演奏各种技巧的机器人吗?许多得奖选手的文化素质低的令人吃惊,这的确是一个困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界的一个重大命题,同时也引出我给这篇作业的标题《艺术的境界》,身为文艺工作者的我来说,对于艺术的境界是什么其实是我无法企及但又试图想去了解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傅聪先生所拥有的音乐技术+音乐理论知识+中国文化底蕴+丰富的生活阅历+对音乐的热爱所达到的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一种艺术的至高境界,我想这样的一种境界也会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
TOP
24#

以后不敢乱报名了
TOP
25#

专业与专心!值得学习!
TOP
26#

哇!太专业了
TOP
27#

STATE OF THE ARTS!
谢谢音乐书生老师。
论坛继续期待你的大作!
TOP
28#

真是没见过象GIESEKING那样弹西风所见的
太恐怖了!!!!!
TOP
2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0#

第八首 棕发少女(又译作"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极为安静的,丰富优美的表情。这段前奏曲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了,是根据法国的诗人利勒的诗集《苏格兰之歌》写成的,叙述的是坐在苜宿花开的山坡上,对远方恋人的歌颂。
很喜欢傅聪对这段乐曲声音的控制,触键的感觉特别的棒。

[upload=jpg]Upload/2005111716274171426.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